弟子拜師
2007年9月1日上午,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收葉怡均為弟子。在拜師儀式上,師徒均表示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締結的緣分,要為弘揚評書藝術而孜孜以求。葉怡均告訴記者,她非常喜歡古老的評書藝術。兩三年前通過大陸相聲演員結識了田連元,並為田連元的人品藝德和田派評書魅力所傾倒。2007年四五月間,田連元應邀到台灣進行藝術交流和講學活動,葉怡均一路相陪,並表達了拜田為師的意願。田連元最終應允,葉怡均成為田連元第4個入門弟子。
田連元,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現任遼寧省曲藝家協會主席。14歲拜師學唱西河大鼓,兼練三弦。 自1964年至今,他先後創作、改編、整理、演出了現代評書小段《新的採訪》、《沒演完的戲》、《賈科長買馬》等,長篇評書《歐陽海之歌》,傳統評書《孫臏與龐涓》,《調寇》等。1985年以《楊家將》首開電視評書連播之先河。近年來,他成為各地電視評書主要播講人,先後播出了《楊家將》、《水滸》、《包公案》、《隋唐演義》、《津門傳奇》、《小八義》等長篇評書。 田連元在繼承評書藝術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大膽致力評書藝術的改革創新,形成了獨具一家的風範,被譽為“立體評書”。 已經好多年未收弟子的評書大師田連元,在瀋陽收台灣中生代相聲主力演員及編導葉怡均為弟子成為了遼寧乃至全國曲藝界的一件大喜事,但對於田先生來說卻是經歷了一番比說一部評書還要難的抉擇。目前忙於為電視台綜藝節目創作短篇評書、撰寫評書叢書、錄製評書光碟的田先生,昨天從瀋陽回到北京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害怕評書成為名利的工具,他有點不敢收徒了。
為自作序
葉怡均女士為自己的新書《說相聲》作的序自序葉怡均老聽人說,為別人作序容易,寫自序難,這話如今我算是領教了!想來想去,還是說句心裡話吧!猶記二十年前我初學相聲時,要蒐集一點研究資料真是困難重重,現在雖然方便多了,但想全盤認識相聲卻依舊不易,而我有幸參與了台灣相聲的關鍵時期,並親身接觸各地的菁英演員,觀摩了許多佳作精品,遂興起了為同好搭橋鋪路的想法,也把個人心得作個總結。相聲起初是為娛樂而作的表演,其規模簡陋,難以規範,長期以來社會地位低下,又不易記錄,很少人有興趣研究,直到近幾十年,它從下里巴人的玩意兒脫胎換骨為文藝形式之後,那些口傳心授、行之有年的師訓、行規才逐漸被歸納整理公諸於世,此後人們說它是一門語言藝術或幽默藝術或民俗藝術等,都對!
不過,直接用“藝術”一詞來解釋相聲容易混淆了“相聲”與“相聲藝術”之間的位階,因為並不是所有的相聲作品都具有藝術價值,甚至大部分的相聲表演並不具任何藝術性,是故,我寧可先從它的本質說它是“口語滑稽的個人伎藝表演”中的一種!“伎”是古字,兼指某種技藝與擁有那種技藝的人,表現出兩者不可切割的關係;在中國,“口語滑稽”有綿長的歷史,“個人”也一向是傳統藝術最核心的審美對象,相聲千錘百鍊的結果,造就出一個以藝人“本人”為中心的表演、創作與審美系統,引人興趣的是這系統與其形式之間相因相生的巧妙關係,而在這個獨特的系統里,除了技巧外,更耐人尋味的是不可替代的個人風格及其“筆妙墨精”、“格高思逸”的趣味,它與傳統的文化美學隱隱相應;
而本書就是為了展示這個“小而美”的系統,探索它的自圓性。寫書三年,獲得家人、師友的幫助甚多,點滴在心不及細數,謹借一角道句感謝,謝謝林谷芳、洪孟啟、蔡欣欣、蘇桂枝、朱之祥、李殿魁、賴聲川、薛寶琨、倪鍾之、包澄潔諸位教授惠予指導,感謝姜昆先生慷慨襄助,謝謝前輩先進:馬季、吳兆南、常貴田、李金斗、李建華、韓蘭成、張志寬、魏文亮、侯長喜、李伯祥、陳欣、思格林、黃德和,還有老友劉增鍇、郭志傑、傅偉諦、高維洋、林文彬、陳慶升不吝賜教;感謝倫彰、淑美、鳳翎、月菱辛苦校稿,謝謝陳湧泉、李文華、魏鍇、蔡名雄、中國相聲網、台北曲藝團、表演工作坊、春禾劇團、吳兆南相聲劇藝社提供照片,感謝董陽孜老師題字使本書增色許多,也再次感謝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提供出版的機會。此外,我特別紀念已故的雙親、陳逸安老師和在我寫作期間往生的王以昭老師和新光兄!
若是他們能看到這本書的出版,不知有多高興啊!最後,我引E.H.Gombrich《藝術的原理》的一句話:“幾乎所有最傑出的藝術家都成長於這個根基穩固的傳統之下,因此我們更不應該遺忘那些身份較卑微的大師們,他們從工作場裡習得其技藝的原理。”盼望讀者了解,就是因為早先那些刻苦認份的老藝人們,才有了相聲乃至於相聲藝術,才有了本書及其他許多有關相聲的書,在此我謹向他們致以最高的敬意,並祝願相聲能夠代有人才、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