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58年參加北京曲藝團,任曲劇隊樂隊伴奏員。1961年考取中國戲曲學院戲曲音樂系插班生,1963年畢業。畢業後回北京曲藝團先後任曲劇隊、曲藝隊樂隊隊長、音樂設計、團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北京卷》、《中國曲藝志·北京卷》編委。1986年調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中國戲曲志》編輯部,先後任編輯、編輯部副主任,《中國曲藝志》特邀編審、出版責任編輯。1993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從事戲曲聲腔劇種史、戲曲音樂及曲藝史、曲藝音樂研究。在《中國戲曲志》編纂過程中,參與組織並參加了全部30卷書稿的審稿活動,負責“音樂”部類書稿的審讀和編輯加工,並為《廣東卷》等7部書稿之責任編輯。審閱書稿約3000餘萬字。其間,對全國戲曲劇種的音樂,從每一種格式、每一支曲牌到每一劇種音樂結構形態的確定,均做了仔細鑑別,並對戲曲音樂的名詞術語,記譜方法等進行了規範。作為《中國曲藝志》的特邀編審,已參加了10卷書稿的審讀,完成了江蘇等4卷書稿的出版責編,審閱書稿約1000餘萬字。其間,從曲藝史實、曲藝志體例的貫徹到該書之版式等均提出過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多被採納。鑒於在志書工作中的貢獻,97年獲文化部頒發的國家重點藝術科研項目編審成果一等獎。
曾於1991年赴美國參加“北美中國演唱文化研究會”91年年會,並訪問了達特茅斯、哈佛、柯比、維爾曼等大學,在年會上及幾所大學做了“中國農村的戲曲”的演講;1996年赴台北等地參加了“中國音樂的傳統與未來”研討會,在會上發表了論文《戲曲、曲藝音樂結構研究之現狀及其影響》;1997年赴香港參加了“粵劇音樂國際研討會”,會上發表了論文《試論廣東粵曲音樂的曲藝化進程及其對廣東粵劇音樂發展的影響》。
取得成果
發表的專著論文有:《藝海沉浮》(27萬字),中國曲藝出版社1986年出版;《說唱藝術簡史》(合著,為其撰寫了第六章清代曲藝的再度繁榮,1萬8千字),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出版;《從八角鼓到北京曲劇》(1萬1千字),《戲曲研究》89年第29期;《新興劇種音樂建設研究》(1萬4千字),《戲曲研究》94年49期;《屬於劇種、人物、演員的音樂》(3千字),《文藝報》92年9月18日第3版;《論落子腔系》(9千字),瀋陽音樂學院學刊《樂府新聲》99年第1期。94年曾為93級戲曲碩士研究生、戲曲理論進修生開設“地方戲音樂結構”課程,授課40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