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亞來路

葉亞來路是是為紀念開發吉隆坡有功而命名。

概述

是為紀念開發吉隆坡有功的甲必丹葉亞來而命名

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有中國人漂洋過海到達馬來半島。華人的足跡早已成為馬來西亞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華

吉隆坡的葉亞來路吉隆坡的葉亞來路

人先賢名字命名的街道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有報導稱,馬來西亞14個城鎮中,以華人名字命名的街道達77條,但也有人說,現在早已超過了這個數字。
不少是歷史名人 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以華人先賢命名的道路達數十條之多,包括葉亞來路。

在馬來西亞的大部分地區,以華人名字命名的街道都用馬來文書寫,但東馬沙撈越州的詩巫市卻有不少華人路名以中文書寫。而在“貓城”古晉,甚至以其他族裔有功人士命名的路名也附上中文字。這是因為這兩個地方在早期興建時,華人發揮了很大作用。現在,華人在當地的比例很高,而且在經濟政治領域有很大影響力。

吉隆坡的由來

馬來西亞是世界產大國,吉隆坡有世界“錫都”之美譽。吉隆坡的誕生和錫礦業的發展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十九世紀中葉前,這一帶一片荒蕪,莽莽叢林、蚊蠅孽生、瘴癆蔓延、野獸出沒。1857年,廣東省惠陽籍華僑葉亞來等87

吉隆坡的開埠功臣是一個華人,叫葉亞來吉隆坡的開埠功臣是一個華人,叫葉亞來

名華僑駕駛小船,從馬來半島西海岸溯巴生河而上尋找“錫米”。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水土不服,使得在最初的一個月內,就有初來乍到69人病死他鄉或被野獸戕害。倖存的華僑仍然矢志不移繼續找礦,並又從老家招來150名華僑協同勘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不懈的努力,他們終於在1859年找到了錫礦,並於同年投入開採,很快運出了第一批錫礦石。與此同時,葉亞來等人在巴生河畔選擇比較乾燥而又便於小船停泊的位置,建起了兩排以棕櫚葉鋪頂的茅屋和三間簡易的“錫米”貨棧,這便是吉隆坡的雛形。這裡正是巴生河接納其支流鵝麥河的地方,從錫礦上衝下來的尾砂淤積於河床中,在年降雨量高達2000至3000毫米的當地,遇上雨季,暴雨經常引起河水泛濫,以致泥濘不堪。當地土著人稱此為“瓜拉隆坡”,由馬來語“河口”和“泥濘的”組成,意為“泥濘的河口”。它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當地的自然環境原貌。這就是吉隆坡名稱的由來。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出,吉隆坡城市興建和發展,它譜寫了一曲我國華僑葉亞來等人飄洋過海、篳路藍縷的創業史

華人貢獻

在馬來西亞,廣東惠陽籍華僑葉亞來(1837~1885)被當地公認為吉隆坡的奠基者,在吉隆坡城市興建上可謂功垂千

葉亞來(Yap Ah Loy)葉亞來(Yap Ah Loy)

古。正如J.M格利克在《早期吉隆坡歷史》一書中所介紹的:在1855~1885這一時期,吉隆坡的歷史與其最偉大的中國甲必丹葉亞來的名字是不可分割的。1885年,葉去世後,全市一片悲慟,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當地政府和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功勳彪炳的名人,將鬧市區最早形成一條街命名為葉亞來路(Jalan Yap Ah Loy),並建有葉公紀念碑和葉氏宗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