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清嘉慶《長山縣誌》記載有三處:“一在滕州,一在鄒縣西南十里,一在本縣。”
萬章墓三處各是:
一,在滕縣之南的萬村。明萬曆十三年《滕縣誌 古蹟志》載“《齊乘》雲‘萬章墓,在滕州南萬村’。《通志》雲‘在鄒縣西南十里。’非。”
萬章是孟子的高足弟子,稟賦聰明,勤奮好學,才華橫溢,能言善辯,常向孟子提問求教,與同窗公孫丑協助老師孟子著《孟子》七篇。
傳說萬章曾在滕南一帶講學,傳播文化之功業,深受當地文人歡迎,死於本地後,眾弟子特意為其修墓建冢,隆重埋葬。
滕縣南舊有萬村,為萬章後人所立。
滕州萬章墓,今已失處,待尋。
位置
二,在鄒城西南5公里的北宿鎮後萬村東,林地南北100米,東西60米,有古柏46株,多為清代所植。
清道光九年(1829年)建享殿3間,殿內原有萬章牌位,已殘毀。 享殿後為萬章冢,高2米,直徑5米。光緒《鄒縣續志》載:“明成化時,縣令張泰於村東訪得萬章墓,此村即萬章故居,或其子孫聚居於此,故村以萬名。”
三,在淄博市張店區衛固鎮大河南村東南,封土高約15米,直徑約120米。據傳墓前原有墓碑1塊,現已無存。清嘉慶《長山縣誌》載:“戰國先賢萬章墓在衛固鎮南六里,在萬盛莊西北三里,其墓甚大,國朝初年,有山賊劫礦刨土至槨,土雖合,而成坎”,即此。
位於鄒城市城西南5公里的萬村正東。墓地呈長方形,總面積3200平方米,有古柏46株。前為小神道,中有享殿3楹,單檐硬山式建築,前有廓,後有門,殿內曾設放萬章牌位,後損壞。後即萬章墓冢,高2.2米,徑6米。
清光緒十八年《鄒縣續志》載:明成化時鄒縣縣令張泰在萬村東訪到萬章墓。萬章林墓系明代成化年間修築。1985年,該墓被公布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11月,鄒縣文物保管所對該墓陵園及享殿進行勘察測繪,並編制出維修方案。
歷史
據清嘉慶六年辛酉(公元1801)重修《長山縣誌》記載:“戰國先賢萬章墓,在衛固鎮西南六里,在萬城(盛)莊西北三里,其墓甚大。國朝(清朝)初年,有山賊劫礦,刨土至槨(guō),土雖合而成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知縣孫衍培土勒碑。”又記:“萬章冢,一在滕州,一在鄒縣西南十里,一在本縣,向收入《新城縣誌》中,誤。”《齊乘》一書也有“萬章,滕州南萬村有墓”的記載。
據查:長山縣知縣孫衍,字宰之,號醒碞(岩,yán),系浙江嘉善人,康熙五十四年至雍正元年(公元1715—1723)在任。
據民國22年(公元1933)《重修新城縣誌》記載:“萬子冢在曹村東山中,相傳為萬章墓,高如丘阜。”又載:“先賢萬子,名章,齊人,孟子弟子。宋景祐(公元1034—1038)中立孟廟,以萬章配享。政和五年(公元1115)封博興伯,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從祀孔子廟庭。”並且還進一步作解釋說:“按,萬子墓,在邑東南曹村東山中,而長山(縣)志亦載之,蓋新城(縣)地,本長山所分,舊屬長山,分縣後則屬新城矣。前志未載,今補。”
萬章系古齊國人,姓萬名章,是亞聖孟軻的大弟子和得意門生,傳說今桓台縣周家鄉萬家村就是他的故里。他曾經跟隨孟子去遊說齊宣王,當其時,各國互相攻伐,合縱連橫,都在講究變法改革,力圖富國強兵,而孟子卻致力鼓吹“唐虞三代之德”,所講述的內容不符合各國統治者的口味,於是,孟軻“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一書的第五篇即“萬章”篇。
傳說
萬章曾在花山之上讀書,曾在鐵山一帶講學傳播文化之功業,據舊志記載:清朝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二年(公元1783—1787)間,時任新城縣知縣劉大紳,得知“(縣)治東南,花(山)、鐵(山)兩山間有前賢萬章墓,歲久荒圮(pǐ),單騎往返百餘里,訪得其處,為封土立石(碑)。”
建國初期,萬章冢南面確實遺有石碑,上刻“山鐫先賢萬璋之墓”等文字。被人推倒跌斷後,又被衛固鎮西尹村一曹姓農民運走,作了院門基石。1984年6月28日,萬章墓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史載:劉大紳原籍雲南寧州,在任期間,不僅從政節儉,而且尤其審慎獄訟,他與南七約中石橋村廩生王秋水系至交。傳說當年有一位恃強欺弱、且在朝中有強大靠山的豪紳,誣陷一文弱書生,劉大紳將書生無罪釋放,豪紳以“不理朝政、貪贓枉法”之罪上告朝廷,皇上降旨,罷職遣戍,革去劉大紳縣令,擬將其發配黑龍江!
一向為官清正的劉大紳,深受全縣人民擁戴,於是百姓自發集資,捐金請贖予以營救:在縣城的十字路口放三個笸籮,徵募銀元,一日三滿,而後,推舉仗義執言的廩生王秋水,找到濟南巡撫鐵保通融。鐵保將實情稟報皇上,劉大紳得以官復原職,實授六年。其後,劉大紳因操守廉潔,兼有才能,移青州府同知、擢武定府同知。
王秋水,名祖昌,字子文,號西溪,別號“秋水”,能書善文,他在中石橋大橋南側建一“秋水亭”,屏居其間,讀文吟詩,著書立說。劉大紳也喜歡舞文弄墨,遂與救命恩人王秋水結為文壇摯友……
萬章墓的形成,神話傳說是“二郎擔山攆(趕)太陽”留下的遺蹟,雖然故事不可信,但編得卻頗生動:在遠古時期,天空有十個太陽,炙烤得田地龜裂,禾苗生煙,民不聊生。玉皇大帝派二郎神(應當是楊戩[jiǎn])前去處置此事,讓他把多餘的太陽趕跑。二郎神遂擔山逐日,前端挑著雋家山(又稱馬公山),後端挑著蟠龍山(今稱傅家山),由東向西躍然直追。當進入衛固地界時,日將西墜,跑得也實在累了,便卸下擔子小憩,順便把鞋子脫下,將灌在鞋筒里的土磕倒出來,於是堆成了現今的“萬章冢”。等到二郎神重新抓扁擔時,卻因兩座山太重,早已沉入地下大半截,再也無法挑起了。
在舊社會,人們普遍蔑視婦女,由此借物喻事說:當年二郎神擔山逐日時,肩上擱的不是扁擔,而是用了一根苘稈(或說是一根新鮮嫩綠的高粱稈)。當其進入衛固地界時,遇見一群婦女嬉戲,其中有一位多嘴多舌的婦人,見狀而驚疑,並且開口哧笑曰:“區區一根細稈,豈能撐得住偌大的巨石,何不壓折……”話語剛出,細稈應聲而斷,兩塊巨石便跌落塵埃,形成了現今的雋家山和傅家山。二郎神既惋惜又憤慨,氣喘咻咻地罵道:“真乃是老婆嘴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哀嘆之後,無可奈何地一屁股蹲在地上,因鞋子裡面的土太多,順便磕倒出了一座萬子冢。
傳說在元朝以前,萬章冢周圍蒼松翠百柏,景色秀麗。至清代,先由李氏家族自直隸棗強遷來,選定在萬章冢南側立村居住,最初定村名為“李家莊”,後經風水先生指點說:東南方向為陽,在萬章冢之陽建村,未來必定萬世興盛。於是,李家莊更名為“萬盛莊”。據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李氏家譜》記載:“始祖自前明年間由直隸棗強遷發來長(山),一支留居於(長山)縣城之北坊,累世科第;一支爰(yuán)居於城東六十里之萬盛莊,迄今已四百餘年矣”。1801年重修《長山縣誌》中,有“尹家鄉柔字約萬城(盛)莊”的記載。
在衛固鎮和四寶山鎮的農村中,姑的丈夫稱呼“姑父”,姨的丈夫稱呼“姨夫”,但姐姐的丈夫大都不稱呼“姐夫”,而是稱“張哥”或“李哥”等。這一風俗據說與萬章冢不無關係。
傳說若干年前,該地區的百姓如果遇到紅(婚)、白(喪)公事,需要租借杯、盤、碟、匙(俗稱“窯貨”)之類的餐具時,可事先於傍晚到萬章冢前焚香叩頭,說明情由,次日凌晨即可前來借取,用完即還,再借不難。然而,有個別人家不守信用,萬子神不再往外借了。
餐具無處討借,總是諸多不便。於是達成協定:要么十個不同的姓氏,連坐擔保;要么有十個兒子的農戶,父債子還,才可以放心的出借。早年人煙稀少,村落蕭條,湊全十個姓氏很不容易,據說某村因為十缺一,拖了一位無姓無名的羊倌冒充“楊”氏,騙局最終被識破。另有一家農戶,只有九個兒子,一個閨女,於是把女婿拖來湊數,豈料,年紀最幼的小弟弟因失口叫了聲“姐夫”,暴露了真相。萬子神認為:周圍的百姓屢屢造假欺詐,缺乏誠意,不足以信賴。百姓們也從這一事件中汲取教訓:凡此而後,凡姐夫、妹夫一律稱“哥”、稱“弟”,約定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