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萬神廟是古羅馬人膜拜眾神的廟宇,曾是現代的結構技術出現以前世界上室內空間跨度最大的建築,建於120年—124年,平面呈圓形,頂部大穹頂直徑達43.3m,頂端高度43.3m,穹頂中央開一8.9m直徑的大圓洞,頂光照亮神廟內部,顯得宏偉壯觀並帶有宗教神秘氣氛,穹頂以混凝土澆築而成,底部厚6m,頂部厚1m,為減輕自重,穹頂內表面形成格線狀方形凹格,同時也起著一種裝飾的作用,大廳中心地面微凸,以白色大理石為主拼成圖案,支撐穹頂的牆厚達6.2m,沿牆均布7個壁龕,正中為一個大門廊,門廊有三排列柱,柱身用紅色花崗石,柱頭以白色大理石製成,採用科林斯柱式,形象莊重肅穆。
建造與改建
為了紀念早年的奧古斯都(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埃及豔后),由奧古斯都大帝的女婿、屋大維的副手、曾先後三任羅馬總督的馬爾庫斯·維普薩紐斯·阿格里帕於公元前27 年主持,在羅馬城內建造了一座廟,獻給“所有的神”,因而叫“萬神廟”。公元80年被焚毀。後來最喜歡做建築設計的阿德良皇帝(117~138年在位)把它重建(120~124年)。到3世紀初,又由盧丘斯·塞蒂繆斯、塞韋魯斯和卡拉卡拉兩個皇帝改建。公元655年被拜占庭皇帝康斯坦士二世(Constans)搶去。羅馬皈依天主教後,萬神廟曾一度被關閉。公元609年,教皇博理法喬四世將它改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到了近代,它又成為義大利名人靈堂,國家聖地。
建築特點
萬神廟 採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後的萬神廟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的代表,它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萬神廟平面是圓型的,穹頂直徑達43.3米,頂端高度也是43.3米。按照當時的觀念,穹頂象徵天宇。穹頂中央開了一個直徑8.9米的圓洞,可能寓意著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種聯繫。從圓洞進來柔和的漫射光,照亮空闊的內部,有一種宗教的寧謐氣息。穹頂的外面覆蓋著一層鍍金銅瓦。(公元8世紀時,教皇格里高利三世(GregoryⅢ)用鉛瓦覆蓋)
穹頂的材料有混凝土,有磚,混凝土用浮石作骨料。大概是先用磚沿球面砌幾個大發券,然後才澆築混凝土的。這些發券的作用是,可以使混凝土分段澆築,還能防止混凝土在凝結前下滑,並避免混凝土收縮時出現裂縫。為了減輕穹頂重量,越往上越薄,下部厚5.9米,上部1.5米。並且在穹頂內面做五圈深深的凹格,每圈28個。
牆厚6.2米,也是混凝土的。每澆築1米左右,就砌1層大塊的磚。牆體內沿圓周發8個大券,其中7個是壁龕,一個是大門。龕和大門也減輕了基礎的負擔。基礎深4.5米,底厚7.3米。基礎和牆的混凝土用凝灰岩和灰華石作骨料。
萬神廟門廊高大雄壯,也華麗浮艷,代表著羅馬建築的典型風格。它面闊33米,正面有長方形柱廊,柱廊寬34 米,深15.5 米;有科林斯式石柱16 根,分三排,前排8 根,中、後排各4 根。柱身高14.18米,底徑1.43 米,用整塊埃及灰色花崗岩加工而成。柱頭和柱礎則是白色大理石。山花和檐頭的雕像,大門扇、瓦、廊子裡的天花梁和板,都是銅做的,包著金箔。直徑為43.3米的萬神廟大圓頂的世界紀錄,直到1960年才被在羅馬所建的直徑達100米的新體育館大圓頂打破。
外牆面劃分為3層,下層貼白大理石,上兩層抹灰,第三層可能有薄壁柱作裝飾。下兩層是牆體,第三層包住穹頂的下部,所以穹頂沒有完整地表現出來。這大概是為了:第一,減少穹頂的側推力的影響;第二,把牆加高,體型比較勻稱;第三,當時還沒有處理飽滿的穹頂的藝術經驗,也沒有這樣的審美習慣。
神廟本身正面也呈長方形,平面為圓形,內部為一由8 根巨大拱壁支柱承荷的圓頂大廳。這個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頂 直徑43.3 米,正中有直徑8.92米的採光圓眼,成為整個建築的唯一入光口。大廳直徑與高度也均為43.3米,四周牆壁厚達6.2 米,外砌以巨磚,但無窗無柱。據說,萬神廟是第一座注重內部裝飾勝於外部造型的羅馬建築,但原有部分青銅與大理石雕刻失之於外國掠奪或移用於後建的羅馬建築,外部的瑰麗紅石也已不翼而飛,失去昔日的風采。現唯神廟入口處的兩扇青銅大門為至今猶存的原物,門高7米,寬而厚,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門。
歷史用途
大廳四壁神龕供奉著天主教聖人,廳中有多座祭台。右面開始第一座上有聖母給聖尼各老顯聖的畫像。第二座祭台上有聖母領報像,為名畫家梅樂索的傑作,其左右還有兩尊天使石像,由貝尼尼雕刻。第三座祭台因壁畫剝落,無從考證。祭台後面是義大利開國皇帝埃馬努埃爾陵墓。第四座祭台上有羅西雕刻的聖亞納與聖母童年時的塑像。第五座祭台名為“仁愛聖母”。
在正中祭台之後,還有“十字架祭台”和“聖母石像”祭台,後者下面則是著名畫家拉斐爾墓,簡單而又樸實,上面刻著他的好友、大主教本博為他寫的碑文。墓兩側有兩個小壁龕,曾置有拉斐爾及其未婚妻瑪麗亞·比必娜像,現已不存。由石像祭台往前,是意王翁貝托與皇后瑪爾蓋里塔陵墓,由沙可尼設計。這裡還有聖女依尼斯祭台和聖若瑟祭台,後者供有聖若瑟石像,是羅西1550 年的作品。在左右牆上還有耶穌聖誕與“三王”來朝壁畫和聖若瑟夢遊與逃往埃及的浮雕等。
雖然萬神廟是獻給所有的天神的,它也曾供奉過古羅馬最偉大的兩位英雄的銅像,即愷撒和奧古斯都(屋大維)。皇帝們也曾經在廟裡舉行過一些政治性的公共活動。
歷史追溯
萬神廟最初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該廟由屋大維的副手阿格里巴所建,為的是紀念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但是這座最初的廟宇在公元80年被大火焚毀,直到公元125年才由喜愛建築的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重建,並在新廟柱廊的山花上刻上了M·AGRIPPA·L·F·COS·TERTIUM·FECIT的字樣,意即“呂奇烏斯的兒子、三度執政官瑪爾庫斯·阿格里巴建造此廟”。這段文字讓人們誤以為柱廊是阿格里巴時期遺留下來的,直到1892年人們才發現柱廊所有的磚頭印記都在公元125年左右,才證實整幢建築其實都是哈德良時期修建的。
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變身為教堂的萬神廟也因此逃過了中世紀的劫難,這一時期雖然廟內的大理石和穹頂上的鍍金青銅板屢次被盜,但最終都又都重新尋獲。文藝復興時期該建築物成為了義大利建築師們殷切學習的對象;1435年,羅馬元老院宣布對該建築進行保護。
對萬神廟真正的破壞是在16世紀中葉,當教廷準備重建聖彼得大教堂時,教皇烏爾班八世將門廊天花板上的鍍金青銅板拆下來熔化,用來建造聖彼得大教堂主祭壇上的天蓋,以及聖天使城堡的80門大炮。烏爾班八世為了仿造其他中世紀時期的教堂,還下令在萬神廟門廊兩側建兩座鐘塔。這些作為都引起了羅馬人的不滿,拉丁諺語“巴波里沒做的事,巴波里尼做了”( Quod non fecerunt barbari, fecerunt Barberini)由此而來。“巴波里”( babari)就是拉丁語中“野蠻人”的意思,而“巴波里尼”( Barberini)則是這位烏爾班八世的姓氏。
不過義大利人最終還是報了仇:在為義大利第一位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造墓時,人們特地熔化了聖天使城堡的一尊大炮來做墓地裝飾,象徵性地奪回了萬神廟的青銅;而兩座鐘塔也最終在1883年被拆除。
萬神廟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就是偉人的公墓,這裡埋葬的除了維克多·埃馬努埃萊二世外,還包括了義大利著名的藝術家拉斐爾和阿尼巴爾·卡拉齊(Annibale Carracci)等人。
萬神廟今天還是義大利的一個教堂,這裡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但同時它又是世界各國遊客們競相參觀的對象,以及建築史上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