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如斯

萬古如斯屬於一個成語,讀音:wàn gǔ rú sī,詞義:萬古,萬世。形容經歷的年代久遠。如斯,如此。斯,代詞,意為“這”,表示語境中所指的事物。書面語有:情之所鍾,萬古如斯。

目錄
基本含義

釋義:

成語

萬古如斯

注音

wàngǔ rú sī

釋義

萬古,萬世。形容經歷的年代久遠。如斯,如此。斯,代詞,意為“這”,表示語境中所指的事物。

用法

用於書面語
如:情之所鍾,萬古如斯。

萬古wàngǔ

1.猶遠古。 《宋書・顧覬之傳》:“皆理定於萬古之前,事徵於千代之外。” 晉 葛洪 《抱朴子・勖學》:“故能究覽道奧,窮測微言,觀萬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戶庭。” 明 陳子龍 《謁禹陵》詩:“萬古終河洛,其咨永不忘。” 
2.猶萬代萬世。形容經歷的年代久遠。 【詩例】唐 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二:“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清・田蘭芳《可憐 痛仲方(袁可立孫)》:“鳳舞鸞歌身到處,可憐萬古隔荒煙。”阿袁(即陳忠遠)《雷鋒七十周年誕辰祭》:“行年七十易相逢,廿歲捐軀雪不封。總為助人私念息,春風萬古說雷鋒!” 【文例】《北齊書・文宣帝紀》:“� 高洋 �詔曰:‘朕以虛寡,嗣弘王業,思所以讚揚盛績,播之萬古。’”明 李贄《與梅衡湘書》:“若我邊彼邊各相戕伐,則邊境常態,萬古如一,何足掛齒牙耶!”艾青 《蘆笛・笑》:“如能撿得那樣的一顆淚珠藏之枕畔,當比那撈自萬丈的海底之貝珠更晶瑩,更晶瑩而徹照萬古啊!” 
3.死亡的婉辭。 唐 裴羽仙 《哭夫》詩之二:“從此不歸成萬古,空留賤妾怨黃昏。”參見“ 千古 ”。 相關詞語: 萬年枝 萬目睽睽 萬眾萬形 萬戶侯 萬竅

如斯 rú sī

解釋:如此。斯,代詞,意為“這”,表示語境中所指的事物。如斯:像這或像這樣。 出處:《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此處“如斯”中“斯”代指河水永不停息流逝的樣子。 明 郎瑛《七修類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苟謂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此處“如斯”中“斯”代指前文所言之事。 郭沫若 《黃山之歌》:“ 峨眉號稱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此處“如斯”中“斯”代指“峨眉號稱天下秀”。

編輯本段釋意

《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在江邊上看著滔滔的江水感嘆說:“這世間的人不顧修身續慧命,只為追逐名利前仆後繼的就像這江水一般的,挾老死病苦晝夜不停的奔勞。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有個背景,故後人多用來指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苟謂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明朝的郎瑛在《七修類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說:“如果說每件事都像這樣,我真的無法相信啊。”(註:”吾未之信矣“為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句,即為”吾未信之矣“)郎瑛:(1487--1566) 明文學家。字仁寶,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讀書廣博, 撰有筆記《七修類稿》。另有《萃忠錄》、《青史袞鉞》,已不傳。 郭沫若《黃山之歌》:“ 峨眉 號稱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郭沫若在《黃山之歌》中如是說:“峨眉山號稱是天下最為秀麗之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這樣。”

編輯本段人名

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林語堂的長女林如斯,因婚姻不順而患有輕微精神病,1971年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她的宿舍里自縊身亡。少年時隨父親浪跡歐美,但不忘故鄉仍獨自回到祖國。1943年回國參戰在昆明軍醫署林可手下服務。 林語堂共有三個女兒:如斯,太乙,相如。與林語堂創作的小說《京華煙雲》中的木蘭,莫愁,目蓮對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