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塔[河北臨縣]

萬佛塔[河北臨縣]

普利寺塔又名萬佛塔,位於河北省臨城縣城關東北部。是該市保存完整的第二古塔,省級文保單位。

簡介

萬佛塔[河北臨縣]萬佛塔[河北臨縣]
普利寺塔又名萬佛塔,坐落在河北省臨城縣城關東北部。據重修普利寺碑文記載:“宋皇祐三年建(公元1051年),明嘉靖二十四年、萬曆四年重修。”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是我市保存完整的第二古塔,省級文保單位。 

該塔座北向南,塔的基層磚牆上刻有974個小佛像,內壁四周磚刻佛像40個,故又名千佛塔、萬佛塔。塔內有井,井內葬有志雲異僧佛牙舍利,故又稱舍利塔。塔居城北崗南,依坡就崗,塔基為高10米、南北長28米、東西寬23米的石砌方台。塔身呈正方形,磚砌而成,高33米,九級八檐,大型飛檐斗拱,頂端有金屬塔剎,每層四角原均有玲瓏鐵鐘一掛,晚風徐徐,叮噹悠遠,“普利晚鐘”為臨城八景之一。 

沿革

一九五九年該塔遭一次雷擊,塔頂稍向東斜。
1981年國家撥款對塔身進行了維修。
1991年,塔台東壁石牆遭暴雨沖毀,省文物局撥款進行了搶修。
2001年06月25日,普利寺塔作為北宋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歷史

河北省臨城縣舍利塔又叫普利寺塔,是我國惟一保存的北宋方形密檐式仿木磚塔。普利寺建於北魏太武帝年間,距今已有1580年的歷史。唐朝時重修。北宋皇祐四年在寺內建舍利塔,因落在寺內而得名普利寺塔,明朝時曾經修葺此塔。公元1110年夏,北宋趙佶皇帝北巡晉地時,路經臨城,曾在普利寺內駐足停留,看著此處的山景秀色,一時高興,命宰相蔡京書寫“爽亭”二字刻於碑上。現普利寺已廢,僅存普利寺塔。

建築特點

普利寺塔系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位於臨城縣城臨泉路綠嶺廣場南200米處,塔南為普利寺遺址。據考,該塔始建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和萬曆四年(1576年)相繼重修,2006年大修。普利寺塔是一座方形七級密檐式仿木磚塔,通高28.98米。座落在一高5.83米,闊22.44米,深24.64米的石砌基台頂面中心。塔通體磚砌,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塔基為須彌座,呈正方形,邊長7.17米,疊澀三層。塔身七層,自三層以上,收分明顯,塔身低矮,近於密檐。一至三層各面均為四柱三間,四層以上均為一間。上施斗拱、檐飛、瓦檐。全塔斗拱樣式雖均為五鋪做雙抄,但各層變化豐富。塔身、塔剎和塔心室共有佛1042尊,宗教氣氛濃厚。該塔宋建而具唐風,挺拔秀麗,裝飾繁複,極具價值。

傳承意義

普利寺塔是中國惟一一座保存較好的北宋方形密檐仿木磚塔,同時,塔身曲面、曲線的使用也獨具特色,為研究中國古代建築造型藝術提供了難得的實物例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