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錫伯人能歌善舞。性格豪爽的錫伯人善豪飲,席間必放歌狂舞。錫伯族的音樂分戲劇音樂和說唱音樂。戲劇音樂(錫伯人稱秧嘎牧丹)又分為平調和越調兩種。平調是指錫伯人在東北時就唱的音樂。錫伯族的說唱音樂曲式結構比較簡單,十分方便記憶和流傳。錫伯族歌曲,現在一般是指居住在新疆的錫伯人的歌曲。
20世紀70年代末,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文工隊的音樂工作者、樂器演奏員彭德,在錫伯族民間彈弦樂器東布爾的原形基礎上,改琴箱的板面共振為膜、板共振,縮短並加寬琴桿,指板增設品位,採用齒輪弦軸,增加並使用鋼絲琴弦,增設系弦板和護弦板,從而創製出錫伯族彈弦樂器的新品種。由於它比原有的形制有較大的改革、創新和突破,故不再延用東布爾舊名,而賦予它以新的稱謂“菲特克吶”。
它是在民間彈弦樂器東不爾的基礎上,改革的一種新樂器。琴頭頂端飾以一個飛舞的蝴蝶圖案,面板上部所開的音孔及其裝飾、形如一盆盛開的牡丹花,共鳴箱的側板上,繪有錫伯人所熟悉和喜愛的弓箭圖飾,而護弦板則為“沙岩哈達”山峰圖案。
結構
外形已和東布爾有顯著差異。它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系弦板和琴弦等部分構成,琴身全長78厘米。共鳴箱扁平、呈六角長方形,上窄下寬、琴底為圓弧狀,基本保持了東布爾琴箱之原形。琴箱長33厘米、上寬12.5厘米、下寬15厘米、厚7厘米。琴框使用多塊梨木、杏木或核桃木等硬質板材拼接粘合而成,上端開有嵌入琴桿的凹槽。琴框兩面膠以松木、杉木或紅柳木薄板製成的面、背板。在面板中央偏下方,開有一個直徑11.5厘米的大圓孔,其上蒙以一塊圓形蟒皮作為共振膜,其形式和廣東流行的皮鼓琴相似,又好像西洋樂器班卓,以加強音響共鳴、增大音量。它突破原東布爾琴箱的板面共振形式,而創製出新型的膜、板相結合的共振形式,這在我國少數民族樂器中尚屬首例。琴頭和琴桿用一整塊桑木製成,它們的外形已和我國傳統的少數民族彈弦樂器相去甚遠,而與西洋樂器吉它的琴頭和琴桿卻十分相像。
琴頭扁而寬,長14厘米,上部稍向後彎,頂端雕刻出蝴蝶輪廓為飾,下部中間開有通底弦槽,兩側設有四個金屬制齒輪弦軸(左右各二),這種弦軸為吉它、曼多林等西洋樂器所使用,規格較多,樂器附屬檔案廠成批大量製造,商店或樂器行有售。琴桿短而寬,前平後弧,長31厘米,上窄下寬,正面為按弦指板,從上至下嵌有22個銅製音品,品位按十二平均律設定。琴桿下端橫向嵌入琴箱上端的凹槽中,並膠粘牢固。面板上部開有四個花朵形音孔。蟒皮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面板下方設有系弦板和護弦板,琴底設有一個木製尾柱。
琴弦採用四條鋼絲弦,錫伯語分別稱為納弦、多弦、伊弦和麻弦,即細弦、中弦、第三弦和粗弦之意。菲特克吶的裝璜設計,既符合錫伯人的愛好,又富有鮮明的民族特點。琴頭頂端彩繪出一個飛舞的蝴蝶圖案。面板上部所開的音孔和裝飾圖案,形如一盆盛開的牡丹花。在共鳴箱的側板上,繪有錫伯人所熟悉和喜愛的弓箭圖飾。面板下方的護弦板,也設計成為“沙岩哈達”山峰圖案,象徵著錫伯族人民的英勇奮鬥和取得的光輝業績。
演奏
演奏時,將琴身橫斜在胸前或斜置於右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撥彈奏。菲特克吶的四條琴弦,分別按五度音程關係定弦,定弦為:G、d、a、e1,和西洋樂器小提琴的定弦相同。它可以發出26個自然音,連同半音共44個音,音域G—d3,共有三個半八度。因指板具備全音和半音品位,任何調子的樂曲都可演奏。音色優美動聽,它既保留了東布爾發音圓潤、柔和的特點,又具有清脆、悠揚、雄渾、激越的獨特音色。音量也明顯增大,音響洪亮。常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民間歌曲和舞蹈伴奏。較著名的獨奏曲有《打獵歌》等。
意義
錫伯族除了本民族特有的東布爾、菲特克吶、葦笛和鐵簧之外,也使用其他民族的樂器,如二胡、四胡、三弦、揚琴、笛子和各種常用的打擊樂器等。20世紀50年代後,還吸收了西洋的小提琴和曼多林兩種樂器。在合奏時,往往採用本民族樂器與外來樂器所組成的混合樂隊。聰穎的錫伯族音樂工作者,由於他們嫻熟地掌握了本民族樂器的演奏技巧,發揮出錫伯族音樂特有的明朗、剛健的特色,對於其他民族和外來樂器的使用,不僅沒有影響錫伯族音樂藝術的風格,反而促進了它的提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