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華陽公主,唐代宗第五女,母獨孤貴妃,同母兄韓王李迥。公主姿色嬌美,聰慧伶俐,善解人意,乖巧玲瓏。她認為是父親喜歡的事,一定精心對待;而父親厭惡的事,就委曲保護,故倍受唐代宗鍾愛眷顧。
大曆七年(772年),華陽公主因瘵疾入道,號瓊華真人。唐代宗以公主久疾,令不空三藏養之為女。 華陽公主疾亟,代宗親自前往探望,公主臨終之際咬傷了父親的手指。華陽公主去世後,唐代宗哀痛過度,多天不肯進食,數日不願上朝,直至臣下勸阻他才復膳聽政。公主初葬於長安城東,後祔葬於貞懿皇后莊陵之園。
家庭成員
父親:唐代宗李豫
母親:貞懿皇后獨孤氏
兄長:韓王李迥
侄女:韓王長女,大曆十三年十月出家
史籍記載
《舊唐書 代宗本紀》
(大曆)九年……乙未,華陽公主薨,上悲惜之,累日不聽朝,宰臣抗疏陳請。
《新唐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
華陽公主,貞懿皇后所生。韶悟過人,帝愛之。視帝所喜,必善遇;所惡,曲全之。大曆七年,以病丐為道士,號瓊華真人。病甚,齧帝指傷。薨,追封。
《舊唐書 列傳第二》
華陽聰悟過人,能候上顏色,發言必隨喜慍。上之所賞,則因而美之;上之所惡,則曲以全之,由是鍾愛特異。大曆九年,公主薨,上嗟悼過深,數日不視朝。宰臣等因中使吳承倩附奏,言修短常理,以社稷之重,宜節哀視事。初,公主疾,上令宗師道教,名曰瓊華真人。及疾亟,上親自臨視,屬纊之際,齧傷上指,其愛念如此。上既未聽朝,宰臣等諫曰:「公主夙成神悟,仁眷特鍾,嘗禱必親,已承減膳,幽明遽間,倍軫慈衷。臣等微誠,無由感達。伏惟陛下守累聖之公器,御群生之重畜,夷百戰之艱患,撫四海之傷殘。虜候為虞,戎師近警,一言萬務,裁成聖心,得失謬於毫釐,安危存於晷刻。伏慮顧懷猶切,神志未和,眾情以之不寧,臣子以之兢悸。伏願抑周喪之私痛,均品物於至公,下慰黔黎,上安宗社。」上始聽朝。
華陽公主先葬於城東,地卑濕,至是徙葬,祔於莊陵之園,故哀詞云:“招帝子於北渚,從母后於東陵。”
《全唐文·卷四十六 追封華陽公主制》
周漢之儀,湯沐之制,車服次於王后,容衛榮於戚藩。其淑德竟夭於茂年,成禮未主於同姓。則加其懋榮,舉於前典。是以東漢追平原之封,西晉崇宸獻之命。故第五公主,天縱柔和,性成聰敏,爰自辨識,秀於人倫。仁義切於衷誠,怡順適於師訓。先意承旨,不待明言,省醴適饌,每加豐潔。送迎匪憚於寒暑,溫扇無待於傍人。甘去繁奢,樂聞禮教,將有詞請,必候溫顏。或遇憂勞,輒形焦色。周鏇六行,諷詠七篇,霽威怒以拯危,伺歡愉而進善。常求惠下,聚請求賢,而齠齔之辰,清羸多疾。沈綿衽席,彌曆紀年,針艾嬰身,藥餌在口。異在殊常之命,實有兼愛之慈,與之名都,假以榮號。(闕)築館之盛,乃從受邑之期,優典未彰,幼齡已謝,追懷既往,痛悼滋深。方展禮於舊章,稍申哀於備物。葉予素志,厚爾飾終。可追封華陽公主。
《全唐文 冊華陽公主文》
維大曆四年,歲次己酉,三月壬申朔五日景子,皇帝若曰:漢家舊制,諸女皆封,儀服比於藩王,膏腴封其井賦。咨爾第某女,承徽自遠,誕秀增華。仁孝才明,夙有天資之慶;言容法度,成於壺教之慈。敏達知微,周鏇中節,肅雍是憲,婉靜流芳。雖僅在齠年,禮未主於同姓;而載揚淑問,德已冠於成人。宜錫典章,用疏國邑,是用冊曰某公主。欽承徽命,可不慎歟!
《全唐文·卷四百十六 中書門下請進膳表》
臣某言:伏奉以華陽公主攝和稍乖,思念所切,齋宮親褥,輟膳終朝。臣等下情,不遑寸刻,竊以經時之疾,變節或加,分至所臨,晦明異狀。漸過其後,镟即如初,頃嚐驗之,多亦然矣。陛下以海內之眾,子育寧殊,豈天屬之間,皇慈獨軫?伏願忘懷澹慮,常膳以時,保全聖躬,用慰臣下。屬茲煩暑,尤切懇誠。謹奉表陳露以聞,無任兢惶迫切之至。
《全唐文·卷四百十六 中書門下賀抑情復膳表》
臣某等言:中使吳承倩至,奉宣進止,以臣等所奏華陽公主初薨,聖慈深悼,抑情復膳,保御至和。伏惟陛下初以愛主幼沖,純性聰敏,恩念之厚,有過於成人,疾病之憂,非止於一日,早齡遽失,流痛兼哀。臣等不安下情,惶懼上請,微誠感達,蒙降德音。而不以至愛之私,忘於所寶之重,推必然於大分,割無益以遣懷,用復常禮,以勤庶政。此則陛下齊親疏於一致,宏覆燾於萬邦,契聖祖元元之符,實天下蒼生之福。臣等累日兢怖,焦心失圖,承命釋憂,倍常慰幸。無任感悅之至,謹奉表陳賀以聞。
《全唐文 ·卷九百七十四 請節哀親政疏》
伏以華陽公主輟朝,又當夏至節假,臣等趨事,向隔旬時。惶駭失圖,瞻?若歲。仰惟公主夙成神悟,仁眷特鍾,嘗禱必親,已承減膳,幽明遽間,倍軫慈衷。臣等微誠,無由感達。
伏惟陛下守累聖之公器,御群生之重畜,夷百戰之艱患,撫四夷之傷殘。虜候為虞,戎師近警,一言萬務,裁成聖心得,失謬於毫釐,安危存於晷刻。伏慮顧懷猶切,神志未和,眾情之所以不寧,臣子之所宜兢悸。伏願抑周喪之私痛,均品物於至公,下慰黔黎,上安宗社,天下幸甚!
《冊府元龜 卷四十七 帝王部·友愛·慈愛》
代宗華陽公主,帝愛女也。母曰貴妃獨孤氏。公主幼聰慧過人,善候帝旨,動容發言必隨喜慍。帝之所貴,則因而美之,帝之所惡,則因而全之,由是帝特所鍾愛。
大曆四年(原史料疑訛字。大曆元年無三月,根據冊封文推測應為四年)三月庚寅,許華陽公主出於禁外,歷過東市。及資聖寺,遣高品宮人及高品內侍六軍將等以從,城內觀者如堵。以公主有疾縱令游觀,特寵之也。及薨,哀悼過深,宰臣等以修短常理,因中官吳承倩付奏,以諷導帝為之節哀。初有疾,帝命宗師道訓名曰瓊華真人。及疾亟,帝親自臨視,屬糹廣之際,齧傷帝手指,其愛念如此。至五月辛丑,帝以公主之哀未聽朝。宰臣等抗疏言曰:“伏以華陽公主輟朝,又當夏至節假,臣等趨事,向隔旬時,惶駭失圖,瞻?若歲。仰惟公主夙成神悟,仁眷特鍾,嘗禱必親,已承減膳,幽明遽間,倍殄慈衷。臣等微誠,無由感達,伏惟陛下守累聖之公器,御群生之重畜,夷百戰之艱患,撫四海之傷殘。虜候為虞,戎師近警,一言萬務,裁成聖心,得失謬於毫?,安危存於晷刻。伏慮顧懷猶切,神志未和,眾情之所以不寧,臣子之所宜兢悸,伏願抑周喪之私痛,均品物於至公,下慰黔黎,上安宗社,天下幸甚。帝始親朝政。
《唐會要 卷五十》
宗道觀 永崇坊。本興信公主宅。賣與劍南節度使郭英乂。其後入官。大曆十二年。為華陽公主追福。立為觀。
《唐京兆大興善寺不空傳》
帝賜紫羅衣並雜彩百匹。弟子衣七副。設千僧齋。以報功也。空進表。請造文殊閣。敕允奏。貴妃韓王華陽公主同成之。
《贈司空大辨正廣智不空三藏行狀》
冬,大師奏造文殊閣,聖上自為閣主,貴妃、韓王、華陽公主贊之,凡出正庫財約三千萬數,特為修崇。
《謝恩賜瓊華真人一切經一藏表一首(並答)》
沙門不空言:內謁者監吳休悅奉宣聖旨。瓊華真人真如金剛一切經一藏凡五千五十卷。並是栴檀香軸。織成彩帙。眾香合成經藏。香木經案。金寶香爐。雲霞相輝。日月間錯。光明芬馥充溢街衢。並賜不空。當院安置。令其轉讀奉迎禮拜。喜荷交並。未知何功。上答玄造。審復思惟諸佛聖曲才受持者獲福無邊。冀此勝因以酬萬一。謹即差二七人長時轉讀。願真人真如金剛福德堅固聖皇寶祚萬劫惟新。不勝喜躍之志。謹附中使吳休悅。奉表陳謝以聞。沙門不空誠歡悚謹言。 大曆八年十月十八日特進試鴻臚卿三藏。 沙門大廣智不空上表。
寶應元聖文武皇帝批:三藏梵行精深,聖真加護。經行轉讀,福德無邊。敬以藏經,置於香剎。願祈嘉禮,保佑瓊華。使瘵疾永除,慶善滋長。豈雲殊渥,煩此謝恩。
相關詩詞
春題華陽觀
白居易
帝子吹簫逐鳳凰,空留仙洞號華陽。
落花何處堪惆悵,頭白宮人掃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