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細辛

華細辛

華細辛(HerbaAsariSieboldii)為正品細辛,是細辛的地道藥材。別名大藥、白細辛、馬蹄香。生於山谷、溪邊、山坡林下陰濕處。分布於陝西、山東、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以根色灰黃、葉色綠、乾燥、氣辛香、嚼之辛辣麻舌者為佳。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不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等病症。由於過度採挖,野生資源銳減,保護華細辛種質資源迫在眉睫,陝西省寧強縣山區的生態環境適宜於野生華細辛生長,人工栽植已經成功,能有效地保護華細辛種質資源。

基本信息

植物屬性

植物形態

華細辛華細辛

多年生草本,高約至30cm。根莖較長,橫走,生有多數細長的根,節間短。葉1~2

片,葉片腎狀心形,長7~14cm,寬6 ~11cm,頂端銳尖至長銳尖,基部深心形,邊緣粗糙刺毛,兩面疏生短柔毛;葉柄長10~15cm。花單生於葉腋。花被筒質厚,筒部扁球球,頂端3裂,裂片平展;雄蕊12,花絲長於花葯;子房下位,花柱6。蒴果肉質,近球形。花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於山谷、溪邊、山坡林下陰濕處。分布於陝西、山東、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生長習性

耐寒、喜陰及肥沃濕潤土壤。

植物家族

遼細辛:又名北細辛、東北細辛、細參、萬病草、菸袋鍋花。為植物北細辛的帶根全草。與華細辛為細辛正品。以根色灰黃、葉色綠、乾燥、氣辛香、嚼之辛辣麻舌者為佳。主產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產量大,銷全國並出口。

馬細辛:又名馬辛、南細辛、土細辛、馬蹄香、杜衡。為植物杜衡AsarumforbesiiMaxim.的根莖及根。形似馬蹄。在江蘇、浙江等個別地區作“細辛”使用。

遼細辛遼細辛

大花細辛:又名花臉細辛。為植物大花細辛A.maximumHemsl.的根莖及根。在四川

個別地區作“細辛”使用。

花葉細辛:為植物花葉細辛A.geophilumHemsl.的根莖及根。在廣東、廣西等地作“細辛”使用。

圓葉細辛:為植物圓葉細辛A.caudigerumHance的根莖及根。在廣西等地作“細辛”使用。

盆草細辛:又名水細辛、毛細辛、西南細辛、土癩蜘蛛香。為植物盆草細辛A.himalaicumHook.f.etThoms.的全草。在四川、陝西等地作“細辛”使用。

雙葉細辛:為植物雙葉細辛A.caulescensMaxim.的全草。在四川、陝西等地作“細辛”使用。

長花細辛:又名黃細辛。為植物長花細辛A.longiflorumC.Y.ChengetC.S.Yang的根莖及根。在陝西個別地區作“細辛”使用。

茨菇葉細辛:又名苕葉細辛。為植物茨菇葉細辛A.insigneDiels的帶根全草。在湖北、廣西等個別地區作“細辛”使用。

金耳環:為植物金耳環A.longipedunculatumO.C.Schmidt的全草。在廣西個別地區作“細辛”使用。

毛柄細辛:又名漢城細辛。為植物毛柄細辛A.sieboldiMiq.var.seoulenseNakai的帶根全草。主產於鴨綠江流域。在當地也作“細辛”使用。

華細辛華細辛

後10種為細辛副品。品質軟次,功效較差。僅在個別地區使用。

中藥屬性

基本信息

別名

華細辛華細辛

大藥、白細辛、馬蹄香。(英)Siebold Wildginge

r Herb

來源

為馬兜鈴科植物華細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全草。

藥物採制

《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

5~7月間連根挖取,除淨泥土,及時陰乾。(不宜曬乾,勿用水

洗,否則會使香氣降低,葉變黃,根變黑而影響質量)置乾燥通風處,防止霉爛。

除淨雜質,用水噴潤,及時切段,晾乾。《雷公炮炙論》:“凡使細辛,一一揀去雙葉,服之害人。須去頭土了,用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曝乾用之。”

顯微鑑定

遼細辛遼細辛

北細辛根橫切面:下皮為1列類方形細胞,其外側常殘留一有皮細胞。皮層寬廣,壁細胞充滿澱粉粒;有油細胞,含油滴,內皮層明顯,可見凱氏點;較粗的根有時可見石細胞。中柱鞘為1

列薄壁細胞,次生組織不發達,初生木質部四原型,與韌皮部相間隔,韌皮部內側隱約可見形成層細胞。葉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細胞4~6個。油細胞類圓形,直徑32~53μm,周圍細胞4~8個呈放射狀排列。非腺毛1~9細胞,長34~230μm,直徑30~44μm,表面有疣狀突起。下表皮氣孔較多;油細胞稍小;非腺毛較多,多存在於葉脈上。該品以根長、色灰黃、葉色綠、香氣沈、味麻辣者為佳。《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該品含揮髮油不得少於2.0%(ml/g)。有報導,四川省內不同產地的11種商品26個樣品中的揮髮油含量差異較大,最高達3.36%,最低僅0.27%。華細辛揮髮油為2.01%~3.36%,油中黃樟醚相對含量,高的可達23.97%,低者為11.41%。甲基丁香酚均為微量。

功能主治

功能

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

主治

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鼻塞鼻不淵、風濕痹痛、痰飲喘咳。

性味歸經

1、性味:辛,溫。①《本經》:“味辛,溫。”②《吳普本草》:“神農、黃帝、雷公、桐君:辛,小溫;岐伯:無毒;李氏:小寒。”③《藥性論》:“味苦辛。”④《用藥心法》:“辛,熱。”

2、歸經:入肺、腎經。《湯液本草》:“手少陰引經藥。”《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肝、膽、脾四經。”《本草經疏》:“入手少陰、太陽。”《本草匯言》:“入足厥陰、少陰血分。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克。外用:研末撒、吹鼻或煎水含漱。

中醫傳承

文獻記載

《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

出自《神農本草經》①《吳普本草》:“細辛,如葵葉,赤色,一根一葉相連。三月、八月采根。”②《別錄》:“細辛,住華陰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陰乾。”③《本草圖經》:“細辛,今處處有之,然它處所出者不及華州者真。其根細而味極辛,故名之曰細辛。……今人多以杜衡當之

,杜衡吐人,用時須細辨耳。杜衡春初於宿根上生苗,葉似馬蹄形狀,高二、三寸,莖如麥藁粗細,每窠上有五、七葉或八、九葉,別無枝蔓。又於葉莖間罅內蘆頭上貼地生紫花,其花似見不見,閣結實如豆大,窠內有碎子,似天仙子,苗葉俱青,經霜即枯。其根成窠,有似飯帚密鬧,細長四、五寸,微黃白色。味辛。江、淮呼為馬蹄香,以人多誤用,故此詳述之。”《綱目》:“《博物志》言杜衡亂細辛,自古已然矣。……大抵能亂細辛者,不止杜衡,皆當以根、苗、色、味細辨之。葉似小葵,柔莖細根,直而色紫,味極辛者細辛也;葉似馬蹄,莖微粗,根曲而黃白色,味亦辛者杜衡也;一莖直上,莖端生葉如傘,根似細辛,微粗直而黃白色,味辛微苦者,鬼督郵也;似鬼督郵而色黑者,及己也;葉似小桑,根似細辛,微粗長而黃色,味腥而有臊氣者、徐長卿也;葉似柳而根似細辛,粗長黃白色而味苦者,白薇也;似白薇白直味甘者,白前也。《本草原始》:“西細辛根粗葉多,遼細辛細香,色白葉少。”

用藥忌宜

氣虛多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等忌服。《本草經疏》:“凡病內熱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虛,氣虛有汗,血虛頭痛,陰虛咳嗽,法皆禁用。”《得配本草》:“風熱陰虛禁用。”

藥物配伍

①《本草經集注》:“曾青、棗根為使。惡狼毒、山茱萸、黃芪。畏滑石、消石。反藜蘆。”②《藥性淪》:“忌生菜。”《內經》雲,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乾薑、細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氣而潤腎。”張元素:“治頭痛,太陽則羌活,少陰則細辛,陽明則白芷,厥陰則川芎、吳茱萸,少陽則柴胡,用者隨經不可差。細辛香味俱細而緩,故入少陰,與獨活頗相類。”《本草匯言》:“細辛,佐姜、桂能驅髒府之寒,佐附子能散諸疾之冷,佐獨活能除少陰頭痛,佐荊、防能散諸經之風,佐芩、連、菊、薄,又能治風火齒痛而散解諸鬱熱最驗也。”配防風,辛溫散風,祛風勝濕;配麻黃,通調水道、宣肺利水;配白芷,活血通經、消腫排膿;配附子,補腎壯陽,散寒止痛;配羌活,降泄燥濕、散寒通利;配五味子,益氣生津;配生石膏,清熱瀉火。

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油中主含α-側柏烯(α-thujene)、月桂烯(myrcene)、γ-松油醇(terpin-4-ol),α-松油醇(α-terpineol)、黃樟醚、甲基丁香酚、肉豆蔻醚(myristicin)、細辛醚、薴烯(limonene)、沉香醇(linalool)、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ini)、3,4,5-三甲氧基甲苯(3,4,5-trimethoxytoluene)、2,3,5-三甲氧基甲苯、2,3,4-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2,3,5-tuimethoxy-1-propenylbenzene)和優香芹酮等。另含正十五烷(n-pentadecane)、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芝麻脂素(sesamine)和N-異丁基十二碳四烯醯胺(N-isobutyldodecatetraenamide)。根尚含1-細辛素及1-芝麻素(1-sesamin)。

化學鑑定

取該品粗粉50~60g,置於圓底瓶中,加水500ml,於150~160℃油浴上蒸餾5h,靜置半小時,乙醚提取,提取液用無水硫酸鈉脫水,作供試液,另取黃樟醚、甲基丁香酚為對照品。分另點樣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醋酸乙酯(9:1)展開,取出晾乾,用1%香劃醛濃硫試劑噴霧顯色100℃加熱500min。供試液色門類在與對照液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相關詞條

中藥 龍腦
細辛 通竅止痛
芍藥 頭痛
紅花 牙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