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根狀莖橫走,先端斜升;葉近簇生。能育葉長達1.2米;葉柄長30-50厘米,基部直徑3-5毫米,疏被褐色披針形鱗片,向上禾稈色,近光滑;葉片闊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0-80厘米,中部寬25-40厘米,先端漸尖並為羽裂,基部彎變狹,圓楔形,二回羽狀,小羽片羽狀半裂至深裂;羽片10-14對,互生,有短柄或幾無柄,基部一對略縮短,長圓狀披針形,長20-28厘米,寬5-9厘米,漸尖頭,向基部變狹,一回羽狀;小羽片12-16對,基部的近對生,向上的互生,無柄,平展,基部一對較小,長圓形,長1-1.2厘米,寬約5毫米,鈍圓頭,基部近對稱,闊楔形並下延成狹翅,邊緣淺裂至並裂,裂片長圓形,鈍圓頭,全緣。葉脈在裂片上為羽狀,側脈2-4對,單一。葉乾後厚紙質,草綠色,葉軸、羽軸和小羽軸上疏被淺褐色闊披針形小鱗片和2-3列細胞組成的蠕蟲狀毛。孢子囊群圓形,背生於小脈上,通常每裂片1枚,偶有2-4枚;囊群蓋圓腎形或略呈馬蹄形,褐綠色,膜質,全緣,宿存。孢子周壁表面有棒狀或刺狀紋飾。染色體數目“n”=120 (3x, apo)。分布
分布於陝西南部(寧陝)、甘肅東南部(康縣)、江蘇(宜興)、安徽(黃山)、浙江(淳安、杭州、堇縣、臨安、龍泉、平陽、慶元、縉雲、松陽、遂昌、泰順、文成、雁盪山、諸暨)、江西(廬山、修水)、福建(武夷山、龍棲山)、河南、湖北(巴東、谷城、宣恩)、湖南(桑植、石門、永順、沅陵)、廣東、廣西(九萬山、龍勝)、四川(大相嶺、都江堰、康定)、貴州(梵淨山、荔波、松桃)和雲南(祿勸、大理、漾濞、維西、大關、綏江)。生山谷林下、林緣或溝邊陰濕處,海拔60-2 100米。日本也有分布。植物之蹄蓋蕨科(四)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