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木綿花映叢祠小

《菩薩蠻·木綿花映叢祠小》是五代十國時期詞人孫光憲的作品。這首詞描寫南方的風土人情。上片寫南方居民祈神的熱鬧場面,下片寫客船上紅袖姑娘的惆悵之情。

作品原文

菩薩蠻
木綿花映叢祠小⑴,越禽聲里春光曉⑵。銅鼓與蠻歌⑶,南人祈賽多⑷。
客帆風正急,茜袖偎檣立⑸。極浦幾回頭⑹,煙波無限愁!

作品注釋

⑴木綿:熱帶落葉喬木,初春時開花,大而紅。結實長橢圓形,中有白棉,可絮茵褥。元稹《送嶺南崔侍御》詩:“大布垢塵須火浣,木綿溫軟當綿衣。”木綿即木棉。叢祠:叢林中的神詞。“谷口寒流淨,叢祠古木疏。”
⑵越禽:泛指南方飛禽。又解:《本草·釋名》:“孔雀一名越禽。”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紅槿花中越鳥啼。”“越”通“粵”。
⑶銅鼓:賽神用的打擊樂器,高而大。蠻歌:南方人唱的山歌。
⑷祈賽:求神保佑,祭神。唐代風俗,在神誕生之日,具備儀仗、金鼓、雜戲等,迎神出廟,週遊街巷,稱賽神會。
⑸茜袖:紅袖,代指女子。偎檣:緊靠著桅桿。
⑹極浦:遠處的水邊。

作品評析

這是一首寫風土人情的詞。上片寫南方居民祈神的熱鬧場面,使人好像聽到了銅鼓鏗鏘,蠻歌喧譁。下片寫了一條客船急駛而過,船上靠著桅竿的紅袖姑娘,正在凝情而望。船已行到遙遠的水際,而她還多次回首相望,見到江上煙波茫茫,她不禁情懷惆悵,無限愁意,她也許是看到岸上居民賽神的熱鬧,而感到自己離鄉飄泊之苦。

作者簡介

孫光憲(約895—968),五代宋初詞人。字孟文,號葆光子。陵州貴平(今四川仁壽東北)人。出身農家,少好學。唐時為陵州判官。天成初(公元926年前後)避地江陵,後事南平三世。累官檢校秘書少監兼御史中丞。公元963年(乾德元年)歸宋。入宋後,授黃州刺史。《花間集》稱孫少監。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校勘抄寫,老而不輟。著有筆記《北夢瑣言》。工詞,《花間集》和《尊前集》錄其詞凡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輯《孫中丞詞》一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