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偈·菩提本無樹

壇經》,一名《六祖法寶壇經》,是中國佛教禪宗創始者、禪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傳法記錄。因系在法壇上宣講的經教,故稱。是中國唯一被尊為經的佛書。

基本信息

【名稱】《菩提偈·菩提本無樹》

【年代】初唐

【作者】慧能

【體裁】詩偈

作品原文

菩提偈①

菩提本無樹②,明鏡亦非台③。

佛性常清淨④,何處有塵埃⑤!

作品注釋

①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或“智”,舊譯也作“道”。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為偈。菩提偈,即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

②樹:這裡指菩提樹,意譯為“覺樹”或“道樹”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此樹下證得菩提,覺悟成道,故稱此樹為菩提樹。但這種樹的本名是什麼,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據說南朝梁時僧人智藥曾把這種樹自天竺移植中國。《雷州府志》記載:“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瓊山縣則把這種樹所結的果子稱為金剛子。這種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繞樹行禮。今廣東省曲江縣南華寺藏經閣旁左右兩側,各有一棵菩提樹。

③明鏡:據《資持記》下二之三曰:“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與眾生感應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鏡的地方,可以借代為客觀存在。

④佛性:是梵漢並譯名詞,意譯為“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異名。原指佛陀本性,發展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助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這個問題,小乘和大乘的觀點不一致,提出種種不同的見解,引起長期爭論。中國南北朝時盛談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視佛性說。天台宗提出五種佛性,法相宗歸結為兩種佛性,華嚴宗更把“有情”眾生的佛性與“非情”之物的法性區別開來。清淨: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為清淨。

⑤塵埃:佛教術語,指人間的一切世俗事務。按出家人的觀點,世務不淨,故稱塵務

作品簡析

此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知道後,“遂喚秀上座於堂內”,說是“汝作此偈,見即未到”,“若覓無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數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

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則的區別。神秀的那首“無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後人以其主張“拂塵看淨”,稱之為“漸修派”。而惠能的這一首,是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也即主觀唯心主義對客觀唯心主義的徹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見性成佛”的關鍵,被稱為“頓悟派”。

在《壇經》第二十節,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使修於善行。”這是惠能“頓悟說”的基礎。在他看來,“愚人”與“智人”,“善人”與“惡人”,他們和“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從“迷”到“悟”,僅在一念之間。這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僅對中國佛教的演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對於後來的中國哲學理論也有重大的影響。

作者簡介

慧能(638—713)唐代高僧。俗姓盧氏,三歲喪父,家境艱貧,稍長以伐薪賣柴為業養母度日。二十四歲時辭母出家,往蘄州黃梅東山參拜五祖弘忍大師。初為行者,隨眾勞役,踏碓舂米。後因書寫了得法詩偈而備受弘忍賞識,囑付衣法,成為禪宗六祖。因當時佛教內部爭奪宗祖地位的競爭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險,最後藏跡於獵人群伍之中,隱居十五年。弘忍入滅之後,惠能才開始傳法受戒。此後演化佛法三十餘年,弘法度眾無數。武則天唐中宗聞其名聲,多次敕書徵召入京,他皆以老病相辭,竟不奉詔。七十六歲時赴新州入滅。其思想核心有二,一是自有佛性說,一是頓悟成佛說。在世界佛教史上,他是一個把中西佛教思想融合貫通的思想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