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無相偈》是唐代高僧神秀所作的詩偈。原偈共四句二十字。前兩句以菩提樹與明鏡台比喻身心之本性明淨純潔;後兩句表示要時時注意修身的功夫,摒除各種塵俗貪慾雜念,使心性永遠保持潔亮光明。此偈形象生動,富含哲理。
無相偈
身是菩提樹⑴,心如明鏡台⑵。
時時勤拂拭⑶,勿使惹塵埃⑷。
作品注釋
⑴菩提樹:梵文意譯,亦作“覺樹”“道樹”。音譯則為“畢缽羅樹”,印度產常綠喬木,樹子可作念珠。據傳南朝梁僧智藥自天竺移植中國,多產於廣東。南方佛教國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繞樹作禮。相傳釋迦牟尼在畢缽羅樹下結咖趺坐,經過靜思,排除蠱惑,終於大徹大悟,即證得菩提(覺悟),成為“佛陀”。後世遂稱畢缽羅樹為菩提樹,用“菩提”表示對佛教真諦的徹悟或功德圓滿,修道成佛。
⑵明鏡:禪宗寺廟的禪堂中多懸掛大鏡子,作為佛徒坐禪修行的輔助物。《資政記》云:“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
⑶拂拭:拂掃拭擦。
⑷塵埃:佛教認為各種塵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東西。《淨心戒規》云:“云何名塵,沾污淨心,觸身成垢,故名塵。”且有四塵、五塵、六塵之說。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偈的來歷,《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確的記載:五祖弘忍在挑選法嗣擬傳授衣缽作禪宗第六祖時,“一日喚門人盡來”,先令門人“各作一偈”,以鑑別門人佛學修養之優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首先在寺中南廊壁上題了這首無相偈,弘忍閱後,認為神秀對佛法領悟不深,而是“只到門前,尚未得入”因而另選慧能傳授衣缽。
作品評析
偈是梵文音譯“偈陀”的簡稱,意譯為“頌”,就是佛經中的唱詞,本是佛教經文的一種體裁,但隋唐以後許多僧人所作的偈卻脫離了經文內容,成為優美的抒情詩或深刻的哲理詩。偈通常均為四句,每句或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可看作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絕句。如同文人作詩一樣,現存偈亦以五言、七言者為多。
這首無相偈認為,人身如一棵菩提樹,人的心就像一塊明亮的鏡台,人要時時勤快努力地拂拭,不要讓那明亮的鏡台,沾惹上污垢塵埃。
翁孔悅對這首無相偈如此釋義:身,藏識所執持之六根之身也。無上菩提修證旨要,在於轉識成智,轉煩惱染污六根使歸無漏清淨,解脫根塵識心垢障,圓通六根,成法性身,流入菩提正遍知海。《楞嚴經》云:“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故曰:“身是菩提樹。”心,藏識心也。此心體性,本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凡聖平等,法性如如,離念絕待,湛寂圓融,本圓滿具足無量清功德,名曰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由無始無明,不覺真際,妄認緣塵分別影事,遺本淨性,依心意識妄想因緣生滅流轉,從而變現根塵識心虛妄境界,為無量煩惱業染習氣之所復纏,如明鏡蒙塵,起惑造業,輾轉迷妄,種種顛倒,輪轉生死惑業苦海不得解脫。今欲體道修真,須依此心,深達迷悟染淨之義,從而如理修持,返迷成悟,轉染成淨,淨除惑障,歸元返本,契證不生不滅圓常寂照本源體性。故曰:“心如明鏡台。”“時時勤佛拭,莫使有塵埃”。既明如是義,故殷重勸勉精勤修持,返迷成悟,轉染成淨,如是依循法理,漸淨惑障,越證菩提,慎莫懈怠放逸。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故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作者簡介
神秀(約606—706),唐代高僧。湖北蘄州束山寺僧,禪宗北宗創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省尉氏縣)人。少習經史,博學多聞,後矢志出家。到蘄州雙峰山東山寺拜弘忍為師,服雜役六年,得弘忍器重,命為上座兼“教授師”。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學人很多。九十多歲被武則天召至洛陽,又召至長安內道場。武則天親加禮拜,唐中宗、唐睿宗並加優禮。卒後,唐中宗賜號“大通禪師”。因在北方傳“漸悟”禪學,其法系便被稱作“北宗”。此宗數傳後即告衰竭,著名傳人有普寂、義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