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檢疫分類 外檢(進境三類)
分布地區
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盧森堡、荷蘭、挪威、羅馬尼亞、英國、日本、突尼西亞、肯亞、馬拉威、坦尚尼亞、辛巴威、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
危害性狀
危害主要是菊花。植株所有部分,包括根部都能被侵染,但花和切花尤易感病。 在切花上,侵染通常發生在切花的頂芽上,並向下傳至整個植株。未開的花蕾,苞片和莖組織變暗。在葉片上,病菌引起不規則的褐黑色斑塊,寬2-3cm。在合適條件下,這些斑塊迅速聯合,葉片腐爛。在莖部,症狀出現在莖與病葉連線部位的傷口或切花基部。在生根期間,症狀發展受到抑制,但病組織仍在植株上,並構成危險的侵染源。 在成株上,莖部病斑能繞莖,並常局限在基部或節部,引起相應部位的枝條畸形,但這並非該病菌所為,而是由一種植物毒素造成的植株頂端生長枯萎,葉變小,褪綠,易碎,並引起輕微的矮化。 在花上,侵染後出現斑點,開始只在花的一邊。在淡顏色品種上,斑點為紅色,而在深色品種上則為褐色。隨後,侵染快速發展,直至花朵完全腐爛,被侵染的小花也一起腐爛。病菌隨後向下生長至花梗,使組織變黑、變弱,最後,花朵枯萎和凋謝。
生物特性
在15倍的手持放大鏡下可看到分生孢子器,表面凹陷,壁薄,球形,大小有兩種:在花瓣上的小(72μm-180μm),聚生;在莖和葉上的大(111μm× 325μm),散生。 器孢子以短柱形滲出,無色,無隔(10%-40%)或有隔(60%-90%);通常8μm大小,多數為8.5-13μm×3.5-5.5μm;有隔孢子9-23μm×3-6.5μm大小,多數為13-15.5μm×4-5μm。 菊花疫病菌表現出瓶梗的個體發育。孢子的分隔是第二步過程,與溫度有關,孢子分隔數可能是孢子大小的菌數。用燕麥培養基在20-22℃、光暗交替條件下培養能產生大量器孢子,仍為單胞,大小3.5-15μm×1.5-3.5μm,多數為4-8.5μm× 2-3μm。 假囊殼不常發現,球形,比分生孢子器更突出,暗褐色,壁厚,直徑96-224μm。 子囊孢子無色至灰色,紡錘形至橢圓形,雙細胞,大小12-16μm× 4-6μm。病原菌以菌絲或孢子越冬,後者更為重要;一旦定殖,病原菌能在乾燥和低溫下(-29℃)長期存活。主要的初侵染源是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產生在病組織上的假囊殼內,在冬季和早春期間成熟。子囊孢子在整個生長季都能釋放,並通過氣流傳播,引起散發性侵染。在10-30℃實驗室條件下,侵染後13天可產生未成熟的假囊殼(26℃下3天內出現),很快成熟並釋放。在一些美洲分離菌中,子囊孢子的釋放被光抑制。據報導,假囊殼在法國極少發現。 分生孢子器迅速大量地在受侵染的花芽和花梗上形成,但在莖和葉上較少。雖然分生孢子只能在潮濕條件下擴散,但據觀察,分生孢子器卻能在極端乾燥的條件下產生(相對濕度6%,持續18個星期)。分生孢子以凝膠狀液滴滲出,並通過雨濺、霧、黑布罩或由人的活動傳播,引起特徵性的侵染條紋。在濕度足夠,溫度6-30℃條件下,這些孢子能在6小時內侵染花瓣,分生孢子可直接穿入表皮細胞或進入表皮細胞間,在細胞內和細胞間形成具特徵性的多分枝的短細胞菌絲,引起濕性褐色腐爛。在寄主組織內產生一種植物毒素。
傳染途徑
病菌自身傳播可能性相對低,但可通過受感染的切花、植株和菊花傳播。粘在根上的土壤也能成為侵染源。
防疫方法
只涉及用於栽培的菊花植物。在該病發生的國家裡,應在生長季節實行檢查,尤其是在切花生根起期,在母株上和開花期間也應進行檢查。生根的或未生根的切花應取字上個季節未發現菊花疫病的育根苗圃或植株上。在切花時,看上去是健康的花,在運輸中也可能出現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