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羅

莊羅(生卒年待考),字潛齋,福建晉江青陽人,廣州都督刺史、福建永春莊氏始祖莊森第十七代孫。莊羅出身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自幼聰敏好學,敦厚忠勇。莊羅受祖父薰陶,長大從軍,智勇雙全,屢立戰功。由於功勳卓著,被朝廷授予騎都尉之勛號(從四品),後提升到東南帥府,任兵馬鈐轄使(正二品)。

基本信息

莊羅(生卒年待考),字潛齋,福建晉江青陽人,廣州都督刺史、福建永春莊氏始祖莊森第十七代孫。莊羅出身書香門第,官宦世家。自幼聰敏好學,敦厚忠勇。其祖父莊會濃,歷官簽書樞密院事,職權相當於現在中央軍委副主席。莊羅受祖父薰陶,長大從軍,智勇雙全,屢立戰功。由於功勳卓著,被朝廷授予騎都尉之勛號(從四品),後提升到東南帥府,任兵馬鈐轄使(正二品)。莊羅任鈐轄使期間,時值理宗帝崩,其侄趙登位,史稱度宗帝。度宗耽於酒色,不理朝政,由奸相賈似道擅權專制國命。邊事日緊,朝政日敗。在國難危急之際,莊羅為感世代受宋室皇恩,於鹹淳中(1267-1273)毅然奉詔勤王,率領宋軍英勇抗元。宋將李庭芝、姜才、張世傑、張順、張貴、張漢英、范天順、牛富、莊羅等一大批將士,誓死保衛宋室,很多將領在前線英勇不屈,死於國事。但奸相賈似道卻隱匿軍情,不以全力支援前線,致使宋軍孤立無援,湖北樊城、襄陽二個軍事重鎮於鹹淳九年(1273年)春相繼失守。德二年(1276年)三月,元軍攻陷南宋國都臨安(今杭州)。城破,元軍將南宋恭帝趙顯(五歲)、謝太皇太后、全太后等文武百官3000多人俘押北方。公元1276年5月,陸秀夫、張世傑特擁立益王趙為皇帝,他是度宗帝庶子、楊淑妃所生,即位時九歲,史稱宋端宗,改元“景炎”,重新恢復宋朝名號。趙即位後,由其母楊太后聽政。任命陳宜中為左丞相,張世傑為樞密副使,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蘇劉義為殿前指揮使,宋軍尚有17萬人。文天祥在臨安城破被俘,在押解途經鎮江時,乘元兵不備,連夜逃脫南下到福州,拜謁少帝。文天祥被任命為右丞相兼樞密院使,建議從海道恢復兩浙,陳宜中不許。同年七月,文天祥在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同都督府,召集各路抗元義軍。景炎元年(1276年)十一月,元兵攻入福州,端宗帝從海道南走泉州灣,帝舟居於港口。招撫使蒲壽庚拒不迎駕。反而準備獻城投降元軍。在宋帝和小朝廷萬分危急之時,泉州等地莊氏大家族,在泉州城南廓外七里(今下輦鋪)接駕。為報世食宋恩,各自變賣家產充作軍費,組織家丁會同宋軍,分海陸兩路護送端宗帝和衛王趙進入廣東潮州地域。莊羅偕妻兒護駕入潮,將妻子和幼兒安置在潮陽縣鐵山牛眠埔(今普寧月嶼一帶)暫住。不久,又奉詔勤王,欽授護國將軍,協助文天祥抗擊元軍。莊羅將軍出征時,長子莊、次子莊隆,皆隨父征戰,他們隨文天祥丞相轉戰江西,同江西抗元隊伍聯合,共同打擊元軍。景炎二年(1277年)夏秋之間,曾取得“雩都大捷”的重大勝利,贛州所屬十縣全部收復,只剩下贛州孤城沒有攻下來;吉州八縣也收復了四縣,一時聲勢很大。元軍立即派大批騎兵,進攻江西,襲擊文天祥在興國的大本營。文天祥率領諸將奮起迎戰,但因宋軍全是步兵,又是臨時徵集訓練不精,結果被打敗。鞏信、趙時賞將軍為掩護文天祥撤退而英勇犧牲。莊羅將軍在汀澤津以身殉國。莊羅將軍殉國後,其長子莊避難逃至廣東程鄉丙村(今梅州)潛居。次子莊隆被欽封兩廣軍門提督,繼續跟隨文天祥轉戰粵東。文天祥收復惠陽、潮陽時又打了許多大勝仗,使潮州、梅州、循州(龍川)一帶地區又重新倒向南宋,粵東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文天祥不幸在海豐五坡嶺被俘。莊隆帶領殘餘兵馬南撤至東莞,直至次年二月,左丞相陸秀夫身負年僅八歲的帝在崖山投海,宋亡。莊隆為避元兵追殺,潛逃至東莞船澳隱居。文天祥被俘,南宋在新會崖山被元軍所滅。元軍乘勢犯潮,大肆劫掠。莊羅將軍之妻黃微德(三品淑人),為躲避滅門之災,攜幼子莊詔,從潮陽鐵山牛眠埔出發,一路艱辛逃往海豐縣吉康都沙洞(今揭西縣上砂鎮)潛居安家。莊羅的裔孫,現今分布全國各地及海外,共20多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