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心光

莊心光

莊心光,棉紡織工藝技術和管理專家。在上海棉紡織業的產品開發、工藝質量、企業管理、技術改造等方面都做出了貢獻。曾編寫《棉紡工藝設計》、《棉紡織計算》等著作,暢銷全國,推進了棉紡織行業的基礎性技術管理。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莊心光,1924年1月8日生於上海市奉賢縣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在上海當中學教師,幼年就讀於上海惠中中學。學校在當時的法租界內,他親眼目睹洋人盛氣凌人,日本侵略軍在華暴行,深感這些歧視和屈辱,主要是國家太弱、太窮,他認為只有發展工業才能救中國。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市大同大學電機系學習。一年後,改考誠孚紡織專科學校,攻讀紡織專業,1944年畢業。該校師資強,管理嚴,基礎知識全面,重視工廠實習,理論結合實際。學習期間不放寒暑假,所以在兩年中,基本上學完了大學的主要課程。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莊心光去上海中國紡織建設公司第一棉紡織廠(上海國棉一廠前身)工作。那時國民黨政府官員貪污舞弊成風,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他對國民黨政府失去信心,感到光靠工業不能救國。而上海共產黨地下組織頗為活躍,受其影響,他曾參加一些外圍進步組織的活動;解放前夕,積極參加護廠。

1949年上海解放,莊心光通過學習,逐步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於195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歷任該廠技術員、科長、副總工程師、副廠長、總工程師、代廠長兼總工程師等職,在計畫管理、技術管理、經濟核算、技術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上海國棉一廠是一個20世紀20年代初建造的老廠,經過幾年改造,到50年代末,生產面貌起了深刻變化,產品全部出口,主要紗支的質量和單產名列全市先進水平,1959年被評為上海市廠際競賽優勝廠和全國工業先進廠。由於莊心光在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他連續多年被評為上海市先進生產者;195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生產者,並參加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

莊心光將在工廠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和數據進行了系統的總結,編寫了三本著作《棉紡工藝設計》、《棉紡織計算》、《提高細紗條幹均勻度的方法》,都由紡織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暢銷全國,深受讀者歡迎。

莊心光於1977年調上海市棉紡織工業公司任副經理兼總工程師、經理兼總工程師等職務,全面負責生產技術工作。當時公司所屬各廠企業管理十分混亂,生產水平普遍下降。公司領導研究後,認為整頓企業除了首先要解決領導班子外,關鍵要從管理著手。莊心光親自下廠抓先進典型,蹲點帶後進企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全行業迅速上水平。接著,他又圍繞生產發展要求,有步驟地進行技術改造,終於使全行業再創歷史最好生產水平。

1987年,莊心光調任上海市紡織工業局副總工程師,兼任棉紡織行業管理處總工程師;1989年調上海市申益棉紡織印染公司任董事長。在這期間,他更感到在市場競爭中調整產品結構的重要性。他幫助手帕、毛麻行業開發250英支禮品手帕布、高檔領帶面料和羊毛內襯、全毛薄型花呢等織物,都取得了較好效果。

在“八五”規劃期間,莊心光已前瞻性地認識到我國棉紡行業將面臨的危機。他竭力呼籲我國棉紡織工業,除考慮提高產品質量、調整品種結構外,要下大力氣減少用工,提高勞動生產率。他還以此為目標提出了技術改造方案,引起了不少領導的重視。

技術成就

莊心光在上海國棉一廠孜孜不倦地工作了33年。開始任試驗室技術員,後任計畫科長,從1954年開始負責全面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他十分重視工藝技術的研究。由於工廠設備落後,只能生產粗中支平布與嗶嘰等織物,產品質量落後於國際水平,與國家標準也有很大差距。他知道要改變生產面貌,首先要根據工藝質量要求,進行必要的技術改造。可是限於當時的實際條件,更新設備難以做到。因此,他緊緊的圍繞降低棉結雜質、改善細紗條幹均勻度、降低布面紗織疵和提高生產水平等方面,組織了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各種三結合小組進行工藝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他認為從理論分析入手深入研究,攻關方向就比較明確;有的放矢地採取措施,就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在提高細紗條幹均勻度工作中,他認為減少棉纖維短絨的產生和牽伸過程中加強對纖維特別是短絨的控制是影響細紗條幹均勻度的主要關鍵。因此,他在清、梳工序,探索短絨產生的重點部位,制訂各種方案,尋求產生短絨最少的工藝。在細紗方面,他抓住牽伸機構、前後區部位,解剖麻雀,試驗分析。他改進日東式雙皮圈牽伸皮圈架及其附屬檔案的設計,採用橡膠皮圈和縮小握持點等措施,較大地改善了條幹水平。掌握這一規律後,他在日後的技術管理上,從原棉開始,把11毫米以下的短纖維含量作為短絨控制的指標。他注意到日東式牽伸裝置的後區,大鐵棍加壓較輕,隔距不能調節,對粗紗捻度特別敏感,當原棉長度、細度變化,季節性溫濕度變化時,管理上稍有疏忽,就會出現大批粗細不勻的細紗,造成棉布大量降等。為了保證生產常年穩定,他摸索了不同條件下各種合適的粗紗捻係數,建立了粗紗強力日常測試製度,有效地降低了布面紗疵,保證了生產秩序的正常穩定。

莊心光長期不斷地研究工藝技術,掌握生產規律,明確老機部件改造的方向,使上海國棉一廠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這為20世紀50年代後期產品升級,工廠生產細支、高密、單紗純棉府綢奠定了基礎。

莊心光在工藝研究中,注意積累資料和數據,善於歸納、總結。他的《提高細紗條幹均勻度的方法》、《棉紡工藝設計》等著作,就是這樣形成的。

在1958年大躍進浮誇成風的年代裡,首當其衝的是“車速問題”,各廠紛紛在細紗機上加速。細紗機斷頭大增,擋車工來不及接頭,斷頭飛花滿車間飛。莊心光認為細紗機要加速,一是要有準備,二是要通過試驗,三是要有專人負責。他積極向黨委建議,並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成立試點小組。通過整頓機械狀態、調整工藝設計與加強細紗車間領導等一系列措施,攻關機台的錠速可以從11000轉/分提高到13500轉/分;然而,如果錠速再提高,就會出現搖頭錠子增多、筒管跳動、斷頭率上升、接頭來不及等情況。這說明在當時的設備技術條件下,車速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莊心光為了保證生產穩定,採取成熟一種紗支推廣一種紗支的做法,並且提出速度宜小量加,逐步加,進度寧可慢一些,但是產量一定要真實。後來,上海市紡織工業局召開的增產經驗交流會上,局領導要莊心光介紹國棉一廠的做法,他詳細匯報了一廠試驗加速的全過程,並以試驗數據說明,根據當時工廠的工藝設備、技術條件,錠速加到13500轉/分比較切合實際,這是當時經濟效益最好的運轉速度。他的分析論斷,得到實踐證實,並在行業中推廣,有力地制止了盲目加速的做法,保證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文化大革命”期間,上海國棉一廠和其他紡織廠一樣,管理混亂,次布堆積如山。1970年1月,上海市紡織工業局駐廠工作組請莊心光復出,主持生產工作。他胸有成竹地認為,首先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同時,要分清責任,落實管理制度,定目標,訂措施。他先後召開了工人和幹部的座談會,聽取意見和啟發引導。在統一思想的基礎上,制訂次布責任制、次布分析制,發動民眾討論實施。為了嚴格分清責任,又重點建立布機開車責任制和紡、織兩部固定供應制,並相應建立評比考核制度。他為了落實上述措施,每天召集紡、織兩部有關人員去布房間分析次布產生的原因,研究措施。實施兩個星期後,次布下降一半;一個月後,生產正常,恢復原有水平。國棉一廠這個經驗後來為上海不少棉紡織廠採用,起到良好的作用。

1977年,莊心光調任上海市棉紡織工業公司革委會副主任,全面負責生產技術領導工作。當時公司有32個棉紡織廠,180 余萬紗錠。由於受“文化大革命”動亂影響,工廠生產秩序非常混亂,生產水平普遍下降。莊心光根據在基層工廠抓生產的豐富經驗,深知生產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廠的基礎工作走了樣。可是,抓基礎工作、抓生產技術管理,量大面廣,從何下手呢?他想,如果能抓準一個目標,突出一個重點,帶動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就能把生產搞上去。他以降低細紗斷頭為目標,要求把斷頭率由最高200-300根降低到50根以下,細紗單產達到38公斤以上。公司立即發動全行業職工開展達標競賽。莊心光採取“抓兩頭、帶中間”的做法,組織公司有關人員下廠,抓先進典型在全行業介紹,然後再找後進廠,下廠蹲點,集中力量,攻克關鍵。當後進廠也達標時,再發動全行業通過評比獎勵的方法,推動全行業達到目標。這種做法不僅進展速度快,大面積達標的效果也好,一個季度左右能使企業達到一個目標,這就為公司進一步提出的“降低紗織疵”、“少拆限拆壞布”、“用戶滿意”三個目標的實現,打好了基礎。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全行業創歷史最高水平。集中反映在公司的經濟效益上,連續四年每年平均以13.7%的幅度增長。大家都說這段時期是上海市棉紡織工業公司部署工作連續作戰最緊張的時期,也是公司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莊心光十分重視產品結構調整。他認識到市場上沒有長盛不衰的產品,特別紡織品是消費性產品,行業要開發產品必須與時俱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上海國棉一廠只能生產一般中粗支市布與嗶嘰等內銷產品;為了爭取出口香港市場,迫切需要提高產品檔次。上海市紡織工業局提出要生產難度較高的40×40英支純棉府綢。當時莊心光負責全廠生產技術工作,他組織三結合攻關小組,分析技術關鍵,制訂攻關方案,從紡部到織部,從原料到工藝,從設備到操作,從溫濕度到生產管理,進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改造工作。40×40英支純棉府綢試製成功,出口香港,價廉物美,大受市場歡迎,使日本三桃牌府綢不得不退出香港市場。在40×40英支純棉府綢試製成功的基礎上,國棉一廠又乘勝前進,開發了30×40英支純棉府綢和40×40英支純棉精梳府綢,全部出口香港和歐美市場。從此,上海國棉二廠老廠換新顏,從一個僅能生產一般中支內銷產品的工廠躍升為能生產細支、高密、單紗產品,且全部出口的工廠,為國家創匯做出了貢獻。

1983年,莊心光在上海市棉紡織工業公司工作時,紡織品市場大量滯銷,十分不景氣。他比較了32英支棉紗每件的利潤,精梳棉紗高出普梳80%;從今後產品發展方向考慮,棉型高檔紡織品必須經過精梳工藝。因此,他認為紡織品市場出現低潮,正是進行必要的技術改造使產品升級換代的大好時機。他提出精梳機的改造分兩步進行:一是抓精梳機的高產改造,二是騰出廠房大量增添精梳設備,為日後市場好轉,調整產品結構,大幅度增加精梳產品做好準備。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全行業每萬錠細紗機配精梳機達到了0.8套,這就為公司後來擴大精梳產品出口,發展純棉中高檔產品和開拓滌棉、中長等混紡產品創造了條件。

1989年,莊心光在中外合資申益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任董事長。該公司下屬一個織布老廠合資前長期生產滌棉府綢,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深受市場歡迎;但莊心光認為合資廠的產品不宜與一般棉紡織廠產品類同,它應該生產市場上較少、要求較高,一般棉紡織廠很少生產或難以生產的中高檔產品。為此,他提出要調整產品結構,生產當時國外市場需要迫切、賣價又高的純棉精梳細支單紗織物。這一方向明確後,該廠產品逐步轉向50-60英支純棉精梳單紗及細布、府綢、斜紋、卡其等織物方向發展,成品暢銷日本、歐美與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每台織機的年利潤經常穩定在1萬元以上。

莊心光在抓基礎技術管理和產品結構的同時,強調企業必須保證生產的長期穩定以及根據生產發展需要全面開展技術改造。他在上海棉紡織行業中,首先提出並實施棉紡織廠細紗、布機車間夏季最高溫度的控制。當時,上海各棉紡織廠大都沿用建國初期設計的空調設備。由於生產不斷發展,細紗、布機速度逐步提高,細紗、布機車間夏季最高溫度甚至在34℃以上,每逢季節性變化,車間生產就會出現波動,紡部絞皮輥、絞羅拉、絞皮圈“三絞”現象普遍出現。莊心光去香港和國外棉紡織廠考察,發現主要車間的溫度一般都控制在27℃。香港地區氣溫高、濕度大,但夏季細紗車間溫度也控制在27℃,相對濕度在55%左右。車間涼爽,環境整潔,生產穩定,絕無“三絞”現象。然而降低夏季車間溫度必然引起能源消耗的大量增加。他認為消滅生產波動,穩定生產秩序,是技術領導的首要任務。他從多年工廠實踐的經驗中尋找線索,經公司和工廠專業人員齊心協力,對原有空調進行了一系列改造,不僅做到了最高溫度控制在30℃以內,而且能耗還有所降低。試點成功後,公司決定對全行業空調設施進行改造。根據當時的資金,可能每年改造10個工廠,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全行業的改造任務。對上海棉紡織工業長年生產穩定,水平提高,能耗減少,勞動條件改善,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

在上海棉紡織全行業老廠改造方面,考慮到上海棉紡織廠設備陳舊,量大面廣,當時紡織工業部所屬紡織機械廠可能分配給上海的新型設備數量有限,遠遠不能滿足全行業改造需要,莊心光在公司領導層提出了自力更生,成立棉紡織科研所,吸取國內外先進技術與有一定技術水平的機械廠或軍工廠合作,開發先進水平的棉紡織設備。他將狹幅布機改造成闊幅布機,擴大了出口產品數量,增強了國際競爭能力;同時合作生產了梳棉機、並條機、粗紗機、細紗機、絡筒機等設備,為棉紡織廠的大面積技術改造做出了貢獻。

20世紀80年代後期,莊心光對棉紡織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改造進行全面研究,提出了不少有見解和指導性的建議,他的《“八五”及2000年對傳統棉紡設備技術改造的探討》一文獲第一屆陳維稷優秀論文三等獎。在紡織工業部經濟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會議和上海“八五”規劃研究會上,他分析了大量資料數據,認為我國棉紡織工業不久將面臨危機,原有的低價原棉和低工資成本的優勢不復存在。他提出要著力從技術上和管理上採取措施,大幅度減少用工。他認為我國內地棉紡用工是香港、台灣地區的3-5倍,是已開發國家的10倍,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潛力很大,這是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和提高企業效益的有效途徑。不少地區獲悉他的見解後,請他去做專題報告,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幾年後的實踐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是有前瞻性的。

1990年起,莊心光被聘兼任上海市投資諮詢公司專家,為公司承擔的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諮詢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議。

莊心光對工作勤于思考,善於探索,不少見解有前瞻性;作風認真踏實,分析精闢,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兢兢業業,依靠民眾,不辭辛勞地全心投入,為上海棉紡織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主要論著

1 莊心光.棉紡織計算.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58

2 莊心光.提高細紗條幹均勻度的方法.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64

3 莊心光.棉紡工藝設計.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7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