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共鳴

莊子共鳴

歷史典故。

莊子共鳴

嬰勺,《山海經·中次十一經》(汪本)。是一種奇鳥,樣子像鵲,紅色眼睛和嘴喙,白色羽毛,尾巴像酒勺,叫聲像呼喚自己的名字。莊子云:人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不僅沒有生命,而且沒有形體;不僅沒有形體,而且還沒有氣息。在若有若無之間,變而成氣息,氣變而成形,形變而成生命,又變而為死亡。這樣生來死往的變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行一樣,全是順著自然之理。

僧人心疾

唐朝韋絢寫的《劉賓客佳話錄》記載了這樣一個傳奇故事,唐朝時候,洛陽某寺一僧人房中掛著磐,它經常自鳴作響。僧人因此驚恐成疾,求醫無治。他有一個朋友名叫曹紹夔(kuí),是朝中管音樂的官員“太樂令”,聞悉僧人得疾,前來問候,這時正好聽見寺里正在敲鐘,鐘聲響時,磐也作響。曹紹夔突然哈哈大笑,對僧人說:“你明天為我準備一桌酒菜,我將為你除去心疾。”第二天酒足飯飽之後,只見曹紹夔從懷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銼刀,在磐上銼磨幾處,磐就不作響了。僧人很覺奇怪,問他是什麼原因。曹說:“此與鐘律合,故擊彼應此。”僧人大喜,病也隨著痊癒了,這個故事說的就是共鳴的道理。

共鳴現象

共鳴現象是很多的。我們說話時,聲帶的振動引起鼻腔、口腔內空氣的共鳴而使聲音變得洪亮。物理實驗用的音叉下面有一個小木箱,這個小木箱叫做共鳴箱。音叉發聲時,引起小木箱及小木箱中空氣的振動,因而聲音得到加強。二胡下邊有一個蒙皮的琴筒,也起共鳴作用。一位好的歌手,能巧妙利用自己的胸腔等各器官的共鳴,使聲音響亮、豐富、悅耳。四種共鳴類型是:音叉與音叉共鳴、音叉與小木箱共鳴、說話時聲帶與鼻腔、口腔內的空氣共鳴,以及歌唱時聲帶與胸腔等各器官的共鳴。

莊子共鳴

春秋戰國時期,魯遽在莊子(約公元前369 ~ 前286年)處調瑟,他把一把瑟放在堂里,一把瑟放在室里,彈一下一把瑟的宮音,另一把的宮音響了起來;彈角音,另一把瑟的角音也會響,其原因是音律相同的緣故。
魯遽曰:是直以陽召陽,以陰召陰,非吾所謂道也。吾示子乎吾道。於是乎為之調瑟,廢一於堂,廢一於室,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莊子·雜篇·徐無鬼第二十四》

董仲舒解惑

漢代董仲舒針對有人對共鳴原理不理解,認為是神的力量導致了共鳴,他在《同類相動》中解釋說:共鳴現象與神無關,是無形的聲音推動的,人看不見聲音運動的情況,就奇怪為什麼物體自己就響起來了,其實“自鳴”是有其原因的。
“五音比而自鳴,非有神,其數然也。”,“故琴瑟報彈其宮,他宮自鳴而應之,此物之以類動也。其動以聲而無形,人不見其動之形,則謂之自鳴也。又相動無形,則謂之自然,其實非自然也,有使之然者矣。物固有實使之,其使之無形。”(董仲舒《同類相動》)

沈括紙人

宋朝沈括用巧妙的實驗辦法證明了共鳴的存在,他先把兩把琴的音調好,因為共鳴的聲音太小,他把一把琴的琴弦上分別貼上紙人,然後在另一把琴上彈奏,就會看見紙人在動。沈括實驗完成之後,又過了五個多世紀,至十七世紀,英國牛津的諾布爾和皮戈特才做了類似的實驗。
琴琴弦皆有應聲:宮弦則應少宮,商弦即應少商,其餘皆隔四相應。今曲中有聲者,須依此用之。欲知其應者,先調諸弦令聲和,乃剪紙人加弦上,鼓其應弦,則紙人躍,他弦即不動,聲律高下苟同,雖在他琴鼓之,應弦亦震,此之謂正聲。(沈括《補筆談卷一》)

自鳴鐘

公元1580年(明朝),西方傳教士羅明堅自鳴鐘傳入中國。自鳴鐘,機械時鐘。因能自動報時,故名。
乾隆朝,自鳴鐘與銅壺滴漏均刊於《皇朝禮器圖式》,被共置於交泰殿。《清稗類鈔》記載:“交泰殿大鐘,宮中鹹以為準。殿三間,東間設刻漏,一座幾滿,日運水斛許,貯其中。 乾隆以後,久廢不用。”說明用以計量時間的是自鳴鐘,兼具觀賞價值。
紅樓夢》五十二回中,晴雯為寶玉夜補雀金裘,時致次日凌晨“自鳴鐘已敲了四下”,脂硯齋批曰:“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樣法,避諱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