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系醫療

莆系醫療

莆系醫療也稱“莆田系”醫院,也指中國的民營醫院,這些民營醫院近八成來自福建的莆田,衛計委網站顯示,截至2013年10月底,民營醫院共10877家,但全國各地從事醫療產業的莆田人達到6萬多。

概述

據衛計委網站顯示,截至2013年10月底,民營醫院共10877家,但在全國各地從事醫療產業的莆田人達到6萬多,以這個數據計算,“莆田系”醫院已占中國民營醫院的近八成。儘管控制著中國近八成民營醫院,莆田系老闆們卻在多年裡刻意保持隱身狀態。如今,他們正在努力擺脫“莆田游醫”的惡名,並試圖借著醫改的政策春風浮出水面。

發展階段

莆系醫療莆系醫療

據南方周末和時代周報的報導,莆系老闆本沒有醫學背景,他們是從一張歪打正著治療疥瘡(蟎蟲)的偏方起家的。而發現這個偏方的是被稱為“祖師爺”的陳德良,在科級幹部月工資才36塊的時代,賣偏方就能日賺一兩百甚至三四百,陳德良於是“帶著自己的侄子詹國團、陳的鄰居陳金秀、鎮黨委書記的兒子林志忠——這三個人加上“徒弟的徒弟”黃德峰,構成了現在著名的莆系富豪‘四大家族’”開始跑江湖。在賺到第一桶金後,他們把注意力轉向了其它科目,比如性病市場,通過“老中醫、包治淋病”等貼小廣告的方式成功起家,又逐漸在全國各地開設醫院,期間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租賃階段。醫院房子和設備是租,醫生是暫時聘用,創辦本錢很低。然後就是大打廣告,造一些假信息,比方把主治醫師說成是北京什麼大醫院的教授、專家等。下一步操作,就要分兩種狀況,假如醫院品牌做響了,就擴展運營,假如辦砸了,換箇中央再搞。”

第二個階段即託管階段。被託管的醫院,大多是運營情況很差,臨時投入缺乏的一級醫院或企業醫院,員工只要幾十人,病床也不多,但它承當著外地居民或企業職工最根底的醫療保證義務。

第三個階段是自建醫院階段。2000年前後,院中院的混亂引起衛生部重視,大量院中院被取消。完成了原始積聚的莆田系老闆開始尋求“蛇吞象”,由承包一個科室轉為承包整個醫院,一局部是專科醫院,一局部是綜合性醫院。

現狀

到目前(截止2014年)為止,雖然在數量上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基本持平,但是在診療人數和資產總量上卻呈現出9∶1的結構。

國家衛計委會官方網站顯示,截至2013年10月底,公立醫院13440個,民營醫院10877個。而2012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鑑顯示,民營醫院診療人次數僅占9%,資產僅占總量的7%。  

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於2014年6月28日在莆仙大劇院成立,號稱全球最大的健康產業聯盟組織,據悉,旗下擁有全國8600多家民營醫院會員,提供100多萬醫護人員就業,年營業額達到2600億人民幣,該聯盟的成立被行業譽為中國民營醫療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規模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提起福建莆田東莊或莆田系醫院都是陌生的名詞,但提到仁愛醫院、美萊整形整容、曙光男科、和美婦兒、天倫不孕不育、遠大心胸等,即使當地沒有這些醫院或者沒有去消費過,您也可能在網路或者各省衛視廣告中聽說過這些醫院。而這些醫院中絕大多數就是莆田人開的。媒體間廣為流傳的一個數據是,全國至多80%以上的民營醫院由莆田東莊人興辦,一位業內人士稱,以東莊鎮人所辦的民營醫院及相關企業發明的產值,超越了中國中西部一般省的國民消費總值。

經營範圍

莆系醫療莆系醫療

安全性,是民營醫院考慮的首要因素,他們選擇的專科基本都是不會傷及性命的。

高利潤,是另一個主要原因。據投中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專科醫院利率前三名分別為:眼科整形外科口腔婦產科皮膚科則分列第9、13位。

近年來,民營醫院逐漸被納入醫保範圍,其實他們更傾向於選擇經營非醫保範圍內的科目。

醫保,曾是去民營醫院就醫的最大阻礙,不能報銷,病人不來。然而能報銷以後,醫院卻付不起這個成本了。新加坡華康醫療投資集團董事長、莆田人陳新賢反映,醫保是低廉的福利價格,沒有公立醫院那樣的財政補貼,民營醫院可能入不敷出,同時,國家在醫保方面資金缺口大,今年的錢明年給很常見,資金鍊難以為繼。

所以,他們會選擇非醫保範圍內的“特需項目”,拼市場。在勞社部2006年發布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中,明確規定不在醫保範圍內的科目有:美容整容矯形、體檢、近視眼手術和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礙等。這些,恰恰成了莆田醫院扎堆的地方。

出台政策

2013年,國發40號檔案《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出爐,在政策“落地”上較以往有大幅推進。

2014年“兩會”,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提出“四個放寬,一個簡化”,在資本進入門檻和人才流動、多點執業上再次給與支持。4月初,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提出“放開非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為民營醫院價格鬆綁。

中央越來越大力度的支持,旨在利用民資力量,撬動公立醫院改制的鐵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