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簡介
莆田錦江中學創建於1944年,坐落在福建東南海濱之畔—— 莆田著名僑鄉江口鎮。學校南臨浩瀚莆田 興化灣,北眺巍峨岱帽山,懷抱宋代要隘“迎仙寨”遺址(清乾隆《莆田縣誌》載:迎仙寨在縣東北待賢里), 依偎莆田勝景“錦江春色”,校園風光旖旎,環境幽靜,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鑄就了“學會求知,學會做人”的校訓,形成了“樂教、和諧、博學、唯實”的教風,培育了“明禮、樂學、勤勉、創新”的學風。鄉賢李仲方、卓仲賢、李冠東、王步溪、蔡文耀、陳振夏等人決心創辦一所中學,以便江口子弟就學。
1944年,當時正是抗戰末期,南洋已被日軍占領,僑匯斷絕,他們只好轉而前往福州、上海等地向商家募集資金。在福州得到了時任福建省商會會長的蔡友蘭先生的大力支持,終於在1944年羅星頂上借用錦江祖廟(真君殿)和錦江書院房舍,創立了江口第一所中學。建校之初,這所中學依託涵江中學,稱涵江中學江口分校。1945年經國民政府 福建省教育廳批准,正式定名為“私立莆田錦江初級中學”。校名勒刻於碑,由清末莆田最後一位舉人張琴題寫。抗戰勝利後,南洋交通恢復。
華僑同胞支持
旅居海外的鄉親積極關注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印尼商會會長林文祥積極發動旅印尼福莆仙同鄉,組成“錦中建築校舍委員會”,陸續募集資金。1947年,一百多位印尼華僑籌資捐建了四合院(宿舍26間)、一字樓(教室8間)、吧城堂(禮堂1座),占地面積2544平方米,學校初具規模。禮堂以印尼首府“吧城”命名堂,牌匾“吧城堂”顯赫大字由莆田縣國民黨議員林劍華(著名科學家林蘭英之父)書寫。“吧城堂”融合了傳統“歇山”式和日本“和風”式建築風格,是現存為數不多的中外合璧的建築精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也成為了海外僑胞興學襄教的標誌性建築。1953年學校轉為公辦,1957年改為政府和華僑聯合辦學,改名莆田僑辦錦江中學,1960年開辦高中部,1968年更名為莆田江口人民中學,1974年更名江口第一中學,1980年校名恢復為莆田錦江中學。2001年學校通過三級達標驗收,晉升為省重點中學。
錦江中學自創辦伊始,就與“僑”字結緣。錦中的發展與壯大,凝聚了幾代海外鄉親的心血。新中國成立後,廣大僑胞捐資辦學熱情倍增。1957年僑胞何天福、陳瑞生先生捐建了錦華樓,方煥、方亞閩先生捐建了四間教室。1960年僑胞林文祥、林文瑞兄弟捐建了祥瑞樓。1995年林樹堂、林榮堂等兄弟受父輩愛國愛鄉精神的影響,捐資擴建了祥瑞樓。1980年林友德、何青原、黃文華、關亞標、林學質、何天水等僑胞發動印尼九鯉洞分鎮和廣化寺總祠,先後捐建了九華樓和廣華樓,兩座教學樓。僑胞林振華、蔡美聯夫婦1986年捐建了鳳騰樓,2006年捐建了鳳騰亭。僑胞何青原先生於1986年捐建了富瑪樓Ⅰ(教工宿舍),1996年捐建了富瑪樓Ⅱ(教工套房)。1990年印尼華僑關美英女士攜子陳財基先生先後捐資70多萬元興建了萬聚樓(男生宿舍)、裝修一字樓。1992年僑胞關啟成先生捐建了新校門。
廣大校友繼承了僑胞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永遠不會忘記錦中這片熱土。旅港實業家李承光先生1988年捐資興建了圖書館(錦江書院)及春梅閣(女生宿舍)。1995年李承光先生又與香港莆田同鄉會會長郭祖基先生一道捐資修繕一字樓。1994年錦江中學五十周年校慶之際,校友郭文雨、黃賽峰、黃賽平、關榮豐、許光榮等三百多位校友捐建了“校友樓”,成為錦中學子報恩母校的永恆紀念。2003年校友黃振坤捐資興建“天順亭”,並綠化周邊環境。2004年錦中六十周年校慶及高中樓籌資,關榮豐、李國坤、黃振坤、劉天明、劉文富、林慶棟、李獻文、關永賢、林平基、何秀英、何國華等許多校友踴躍捐資,極大改善母校辦學條件。
為了打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廣大僑港澳同胞傾情捐贈教育基金,建立了完善的獎教、獎學和助學體系。何青原先生於1986每年捐贈六千元獎勵優秀教師,2005年起獎教金每年提至一萬元。李承光先生1986年在母校設立了獎學金和獎教金,每年不斷提高獎勵金額,2006年起每年增至九萬多元。2003年校友黃賽平慷慨解難,為優秀貧困生提供學費四萬元。2003年馬來西亞“無名氏”貧困教育基金捐資三萬五千元扶助貧困學生。2005年起福莆仙東嶽觀每年捐資二萬元設立“陽光獎”幫扶貧困生。
從先哲鄉賢艱難創業到蔚為壯觀的現代化校園建設,從“青原獎”、“承光獎”到福莆仙東嶽觀的“陽光”助學,錦中的每一步發展、每一個腳印都傾注了愛國僑胞、社會賢達和廣大校友的智慧和汗水。錦中的發展壯大,就是一部僑港澳同胞興學襄教的厚重歷史,一塊丹心報國的永恆豐碑。
辦學理念
校標
作為有著六十多年辦學歷史的傳統僑校,錦江中學已經深深地為江口民眾乃至 莆田人民所熟知。“錦中”已經成為一個耳熟能詳的學校代名詞,校標的設計就以“錦中”兩字的開頭拼音“J”和“Z”為基調進行創造和設計。
(一)、整體造型把“J、Z”字母化成兩本書,體現了學校教書育人的特性。
(二)、兩本書構成“人”字形,極有運動感,既回響著學校“學會求知,學會做人”的校訓,又追求“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校風,也突出了“和諧、樂教、博學、唯實”的教風和“明禮、樂學、勤勉、創新”的學風中人是第一要素的辦學理念。
(三)、字母“J、Z”的造型酷似日月和海燕,既昭示日月交替、生生不息的自然規律,又展示“海濱鄒魯”、“科甲芬芳”的文化底蘊。勇敢的海燕穿梭日月光華,寓示著錦中學子搏擊海天的鴻鵠大志。
(四)、校標的整體外形緊扣錦江中學和僑鄉江口的“江”,又蘊藏“山”的象形韻味,從而賦予人們“僑資”興學襄教的翩翩遐想,再現錦中“依山襟海”的地域風貌。
(五)、在色彩運用上,紅與藍兩種原色對比強烈,具有了深刻的寓意。紅色是最具穿透力的色彩,是熱烈的象徵,代表學校朝氣蓬勃,蒸蒸日上,充滿生機和活力。藍色是大海的顏色,具有廣闊的寓意,象徵學校海納百川的辦學成就和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辦學追求。
校訓
校訓:學會求知,學會做人
校訓是學校的靈魂和旗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集中體現了學校群體對教育理念和辦學方向的追求。在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學習首要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獲得知識的能力、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能力和素質。“學會求知”這是學校賦予學生的終身護照和通行證。“學會做人”具有豐富的內涵,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頭等重要。“珍愛生命、善待自然、誠實與守信、尊重與團結”這是做人的底線。“自主、自強、自信”這是做人的基本內容。“助人為樂、勇於奉獻、大公無私”這是人格高下的尺度。
校風
校風:以人為本,以德為先
人是世界的主體和根本。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貫徹“平等、尊重、合作、發展”為基本內涵的人本思想,以學生為中心、以育人為己任,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性差異,促進學生自由、和諧、全面發展。“以德為先”就是要發揮德育在校園文化中的規範、引導作用。自古以來,我國就十分強調修身養德,培植出了“厚德載物,推己及人”的處事規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崇高情操。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我校明確辦學定位,堅持德育首位,引領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雕塑學生健全人格。
教風
教風:和諧、樂教、博學、唯實
“和諧”是學校發展的首要條件。和諧可以凝聚人心,和諧可以團結力量,和諧可以發展事業。只有建立人際間關係及教師自我身心的和諧,學校才能做到內和外順、同舟共濟、政通人和、穩定有序,事業發展興旺,正氣蔚然成風。“樂教”是教書育人的境界。教師只有樂於教學,才能以苦為樂,增強責任感,激發潛能,勤懇敬業,無私奉獻,引領學生學業成才、健康成長。“博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要求。基礎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終身學習,方能在教學上厚積薄發,煥發生機和活力。“唯實”是教師的重要品質。教師只有擁有務實的工作之風、紮實的專業知識,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情懷,獻身教育事業,才能無愧於“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古訓。
學風
學風:明禮、樂學、勤勉、創新
“明禮”是道德的基石。從狹義上講,明禮就是講究禮儀和禮讓,包括重禮節和講禮貌。從廣義上講,明禮就是講文明、講道德、講秩序、講衛生,注重公共文明和公共道德。嚴格遵守道德規範,有利於健全人格、夯實做人的基礎,提高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樂學”是學習的動力。只有樂學才能把學習看成是一種樂趣、追求和責任,一種從愚昧通向智慧的快樂的人生旅途。“勤勉”是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書山無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生應當勤奮、勵志,才能學有所成,回報社會。“創新”是民族的靈魂。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學校責無旁貸的重任。
校標、校訓及“三風”的確定,是對學校辦學成就、辦學思路的全面總結和提煉,凝聚了錦中師生對校園文化的定位和追求,必將引領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學規模
莆田錦江中學擁有37個教學班,學生2000多人,教師140多人,具有高級、中級職稱以上的教師100多人,占75%以上,本科學歷100多人,占75%以上。秉承“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學校探索多種教學模式,拓寬辦學思路,幫助學生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在激烈的辦學競爭中,錦中立足改革、創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充分開發學生潛能,挑戰極限,超越自我,創造了一個個高考奇蹟。
人才培養
學校不僅為高校輸送大批合格人才,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高考奇蹟:
1986年高考,林榮忠高考總分居莆田縣第6名。
1987年高考,林金春英語成績居莆田縣第1名。
1988年高考,蔡國盛英語成績居莆田縣第1名。
1990年高考,關光齊高考總分居莆田縣第1名,居莆田市第3名。
1994年高考,黃朝鋒高考總分居莆田縣第1名,並榮獲市方偉廉獎學金;吳見春獲市方偉廉獎學金。
1995年高考,柯子厚、吳揚埜、黃涵興榮獲市方偉廉獎學金;柯子厚化學成績居莆田縣第1名,黃涵興英語成績居莆田縣第1名。
1999年高考,戴君偉、陳榮貴獲市方偉廉獎學金。
2001年高考,陳琳英語成績居莆田縣第1名。
2003年高考,黃曉勇高考總分居涵江區第1名,關春盛數學成績居涵江區第1名;高考上線率達98。
四十年代學校辦學六年間,培養了國中畢業生262名,其中有40多位學子為新中國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陳景和,地質專家,多次獲得核工業地質系統、國防科工辦的榮譽獎勵;
卓家壽,南京河海大學教授,1984年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曾獲水利部科技攻關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
關文龍,高級工程師,化工部瀋陽橡膠製品研究所主任,1991年榮獲化工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黃當睦,78—80年,兩度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
關天瑞,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教授,1985年獲首屆全國優秀建築科技圖書部級二等獎;
郭學凱,國家隊男排主力。
五十年代又有許多畢業生脫穎而出成為各條戰線的專家、學者。
關傑,著名的冶金專家, 1997年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關傑精通俄語、英語、德語和日語等多種語言,參加了30多項科學攻關,取得重大科研設計成果6項、國家專利1項、全國科技大會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機械部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等系列榮譽,為我國連鑄事業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校友翁德揚、馬承祖、關國華、陳振林等榮獲省、部級、國家科技進步獎;
校友卓家瑞,現任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
校友方紀龍,書畫藝術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獲金、銀獎。
六十年代學校增設高中部,1963年、1965年兩屆高考共為高等院校輸送75名新生。
曾洪濤、何文榮、劉文富、湯景泉等20多人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全國名牌大學,為錦中贏得了極大的聲譽。
十年動亂期間,校園幾多風雨,但廣大教師仍默默耕耘,為國家培養了100多位出萃拔類的英才。
校友李禮輝,經濟學博士,先後擔任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海南省副省長、中國銀行行長;
校友李玉光,現任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局長;
校友鄭京水,現任福建省檢察院副院長;
校友戴春福,為福建省第一位中醫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為碩士生導師,現為我省第一位男性科學博士生導師;
校友湯玉清,留美博士,1991年受過國務院表彰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校友關瑞章,留英博士,集美大學副校長;
還有大批校友馳騁商海,興辦實業,成為國內、國際經濟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們興學襄教,報效家邦,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改革開放後,學校教育事業掀起一個新高潮。在恢復高考制度後,五年間學校為國家院校輸送優秀人才273名。
陳再新、陳劍清、李春樹等十多人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全國名牌大學;
肖青松,國家男排主力隊員,1987年代表中國男排參加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2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89屆校友劉明華,博士生導師,福建省十大傑出青年,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並先後主持或參加了國家863課題、國家九五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20項科研項目。
校名演變
1、1944年學校初創,依託涵江中學(現莆田六中),稱“涵江中學錦江分校”
2、1945年經國民政府福建省教育廳批准,正式定名為“私立莆田錦江中學”,1953年轉為公辦,1957年改為政府和華僑聯合辦學,改名莆田僑辦錦江中學,1960年開辦高中部。
3、1968年更名為莆田江口人民中學
4、1974年更名江口第一中學
5、1980年校名恢復為莆田錦江中學
歷任領導
姓 名 性別 職務名稱 任職年月
王步溪 男 校長 1944.9-1949.7
李冠東 男 校長 1949.9-1953.8
宋元模 男 副校長 1953.9-1957.9
許鍾英 男 黨支書、副校長 1954.5--1968.11
校長、核心組組長 1970.5-1972.7
余錦祥 男 副校長 1963.5-1968.11
周文新 男 革委會主任 1968.12-1969.5
黃金水 男 革委會主任、副主任 1969.6-1970.4 1972.8-1979.3
肖仰恆 男 革委會副主任 1968.12-1972.7
梁春榜 男 核心組組長、黨副支書1970.5--1972.7
1972.8--1983.11
革委會副主任 1972.8-1979.3
陳金星 男 核心組組長 1970.5-1972.7
魏文洪 男黨副支書、革委會副主任 1972.8-1979.3
柯慶嘉 男 黨副支書、副校長 1979.4-1980.12
林文彬 男 黨支書 1980.10-1984.12
陳慶民 男 副校長 1981.3-1986.12
陳春廉 男 黨支書 1985.1-1987.9
李天佑 男 校長、黨副支書 1987.1-1991.10 1985.1-1991.10
蔡斯荃 男 副校長 1985.1-1994.9
李永真 男 副校長 1988.1-1995.3
陳金爐 男 黨副支書 1991.10-1995.3
李永真 男 校長 1995.3-2002.6
劉德華 男 書記 1995.3-2002.12
徐志勇 男 副校長 1995.5-2002.12
關金森 男 副校長 1995.5-2001.1
黃國榮 男 校長 2003.1-2006.6
黃學軍 男 書記 2003.9-2006.6
李 勇 男 副校長 2003.1-2006.9
林玉璽 男 副校長 2003.1-現在
林國粦 男 副書記 2003.9-現在
黃景樹 男 校長 2006.6-現在
鄧建聰 男 書記 2006.6-現在
張義昭 男 副校長 2006.9-現在
獲得榮譽
莆田錦江中學先後獲得榮譽有:1987年榮獲中國田徑協會授予“雛鷹起飛獎”;1995年福建省“樂育英才”先進單位;1997年莆田縣“八五”期間僑務工作先進集體;1996-1997學年莆田市“文明單位”;1997-1998學年福建省“五無”學校;1998-1999學年莆田縣先進單位;1999-2000學年莆田縣“十佳學校”;2000-2001學年莆田縣“十佳學校”;2000-2001學年第一屆莆田市素質教育優秀學校;2004年莆田市教育局授予為“實用型人才輸送生源先進學校”;2005年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級花園式學校”;200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級花園式學校”。
面向新世紀,錦中決心科技強校,科研興校,為學生成長提供了現代化平台,為學校發展注入了可持續動力。前進中的錦江中學正以以一流的育人環境吸引著四方學子,以高品位的文化氛圍陶冶國家未來的棟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