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清朝初期,南明將領鄭成功不滿於異族統治,在沿海豎起“反清復
明”的旗幟,得到內陸人民的回響,清政府對此深惡痛絕,絞盡腦汁想
斷絕內陸與海內的聯繫,把鄭成功的抗清部隊困死在海外。鄭成功的叛
將黃悟向清廷獻策:“台廈二島,彈丸之地,得延至今日而抵拒者,實
由沿海居民走險,糧餉油鐵桅船之物,靡不接濟,著徙山東江浙閩粵沿
海居民盡入內地,設立邊界,布置防守,則不攻自滅也。”清政府於順
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詔諭戶部:“福建瀕海地區,逼近海島,鄭氏
時有侵犯,致民不寧守。冬十月遣滿員前往設界督遷,凡有官兵民等,
違禁出界蓋房居屋耕種田地者,但以通敵處斬,務使片板不許下水,粒
貨不許越疆。”從此,在莆陽境內,便按清廷規定的界線,築牆垣立界
石,設堡壘,布營哨,凡界外居民,盡往界內遷徙,這是莆田歷史上的
第一次截界。
補充說明
截界的強制實行,使老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甚至死者無數。
史載:“當搬遷之後,大起民夫,將官統率他們出界,毀民撤牆,民有
被壓死的,至是一望荒涼了。”同時,又砍其樹木,把多年的大樹和成
林的果樹以及合抱的松柏,一概砍光,又令“巡界兵丁割青,使寸草不
留。”清廷截界舉動遭到莆田人民的強烈反抗,百姓自發起來把界牆拆
除,但不久又再度被逼搬遷,使界外再次淪為廢墟。然而,清政府的高
壓政策,始終撲不滅人民反抗的熊熊烈火,此後一直鬥爭了數十年。
那么界內與界外的界線在哪裡呢?因為人民對截界極為反感,所以
界線一拆除,大家便馬上把痕跡弄得蕩然無存。對界線,民間至今有兩
種說法:一指“笏石南一帶的渚林、北高、忠門、莆禧而至平海。”另
一種說法是“從渠橋的壺山開始,沿著黃石的谷城山,繞經水南至寧海
橋,然後回到涵江的新浦、鰲山一帶,再往北至江口鎮近海地區。”這
後一種說法是指北起興化灣南至湄洲灣的大片土地,都是當時界外的地
界,流傳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