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古譙樓

莆田古譙樓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是福建僅存的一座鼓樓,也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鼓樓之一,莆田人常把她當作“興化府”的象徵。現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坐落在莆田市區中心文獻路。北宋太平興國(公元983年),興化軍治遷莆田時創建。古譙樓為當時子城的城門和城樓。南宋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被毀於火災。同年重建,置更鼓和刻漏於樓上,因此稱為鼓樓。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倭寇入城,鼓樓又被焚毀。隆慶五年(公元1571)重建,書匾額日“壺蘭雄鎮”,後圮。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修,三十一年(1692年)又被焚毀。現在的古譙樓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嘉慶八年(1803)重修的。

建築特色

樓為3層建築,長方形,長約50米,高25米,重檐歇山造,石砌基台,中開門洞,門上橫額有“古譙樓”三字,門洞中部只置橫樑,不作券式。基本東西端突出作闕形,平面成凹字形,這些保持宋代原式。基台上為木構二層樓閣,二樓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斗拱宏大,部分結構保持明末清初的遺物。三樓周圍有迴廊,置磚石花式圍欄。該樓為國內現存最完整的大型鼓樓之一,也是福建省僅存的一座鼓樓,1985年10月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