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灣區博物館

荔灣區博物館

荔灣博物館是廣東省首家區級博物館,座落在秀美的荔灣湖畔,以收藏、陳列、研究和宣傳荔灣歷史變化、風俗為主要任務。該館於1996年12月建立,1997年被定為荔灣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址原為民國初期英商滙豐銀行買辦陳廉仲先生故居,於1993年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館內,嶺南特色的庭院、西式別墅式的建築,以及被譽為“嶺南石山奇景代表作”的“石上飛榕”,構成了獨特的景致。

簡介

荔灣區博物館荔灣區博物館

荔灣區博物館,

該館館址以建於1915年滙豐銀行買辦陳廉仲原公館為基礎,總面積2300平方米。該館陳列主要從風土民情、特色藝術、商業街市和捐贈集藏等方面反映西關風情,介紹古老的西關大屋、西關小姐、西關飲食以及聚居西關的粵劇曲藝名伶,詩、書、畫名家和昔日名揚海內外的十三行等。

建築風格

1996年12月,在此處開辦荔灣博物館,為廣東省第一個區級博物館。館內有1300多平方米的大院,院內有“風雲際會”石山及石上飛榕等奇景。有900多平方米的三層展覽大樓。展館現圍繞西關民俗風情,展品分四部分展示:一、風土民情;二、特色藝術;三、商業街;四、捐贈集藏,包括出土文物、西關大屋木雕、西關近代服飾、家具、日常用品等,還有不少反映西關作為歷史上的嶺南水鄉名勝、歷史上的外貿特區、粵劇之鄉的歷史紀實的珍貴舊照片。為了展示荔灣獨特的人文景觀、民俗風情、歷史文化,並保護區內的歷史文化資源,荔灣區投資230萬元興建了廣州市首家區級博物館——荔灣博物館。該館位於廣州市龍津西路逢源北街84號,建築總面積2300平方米,於1996年12月13日正式開放。博物館分三層,分別展出了陳氏書院、西關大屋、騎樓、西關民俗等名勝古蹟的圖片、資料;西關各類專業街、傳統老字號、粵劇八和會、私伙局等體現“荔灣風采”的圖片、資料;詹天佑、陳少白、趙少昂、李文田、李曲齋等荔灣名人的作品及有關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