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荔浦風清在惠州西湖豐湖之畔,環城西二路。原址在今惠州江北水北村,荔浦風清原名荔枝浦,簡稱荔浦。
歷史
900多年前的北宋,惠州太守陳偁在劃定“惠陽八景”時首次將“荔浦風清”劃為一景。
北宋大文豪蘇軾便在北宋紹聖元年(1094)謫居惠州。次年3月,這位恣情于山水間的詩人在游白水山佛跡岩和湯泉之後,“不覺至水北荔支浦上”,“時荔子累累如芡實矣”。當地一位85歲的老人熱情地招待了蘇軾,這讓蘇軾備感溫暖,遂賦《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其中第4首寫道:“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南宋王象之,在其地理著作《輿地紀勝》里記述西湖景觀時,開始提及豐湖有荔枝浦。
元末明初,從博羅陳塘遷居水北的王氏家族,就把“荔浦”作為本族的地望。到了今天,生存在高樓夾縫中的水北王氏宗祠依然高掛著“蘭亭日暖,荔浦春濃”的堂聯,見證著當年的山水清秀、荔浦風光。
明嘉靖丙辰本《惠州府志》記載,當年的豐湖邊荔枝樹茂盛,景觀怡人。南宋王象之所作《輿地紀勝》里記述西湖景觀時,也提及豐湖有荔枝浦。歷來文人雅士的詩文中,有不少提及“荔浦風清”。
東莞進士尹源進的《重修平湖堤》寫有“荔浦之風益清,桃園之日愈暖”之句,清代惠州知府吳騫在《惠陽山水紀勝·西湖紀勝》中稱:豐湖荔浦“荔枝熟時,日光照浦,蔥蒨綠陰,楚楚斕斑,紅實纍纍,燦然錦屏繡障也”。
到了明朝中晚期,豐湖荔浦已成為葉夢熊的葉氏沁園的一部分。沁園在崇禎末年進入鼎盛時期,區域包括過去惠州學院豐湖校區和豐湖周邊的山頭水域。
2012年5月根據惠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在其網站上公示了《莞惠城際軌道西湖站城市綜合體建築設計方案》,規劃區分為A地塊和B地塊,A地塊就是原市政府下院所在位置,環城西路以南,現在基本都是老房子,將來會全部拆除,恢復為西湖八景之一的荔浦風清景點,並成為西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利用現狀用地與環城西路的地勢高差配建1層地下停車庫(與B地塊的地下停車庫連通),可提供機動車停車位200個左右。
豐湖書室
據史載,元末年間,同知廣東都元帥何真鎮守惠州,特意選擇了風景秀麗的豐湖荔浦興建書室,用於教育本宗子侄。自此,何真遷居鵝城,置家於方山西麓(今荔浦風清對面)。
後來何真的3個兒子都進入了仕途。特別是二兒子何貴,在豐湖書室讀書時不但品學兼優,還將同窗一些較好的文章和詩詞結為《豐湖書室集》。明朝初年,何家三子受一案件牽連,先後受株連被殺。豐湖書室也隨之易主,有關書室的文獻資料也散佚無存。
豐湖書室不僅開了明代惠州私人創辦書室講學的先河,也是惠州書院作品結集出版的首宗史例。這些創舉發生在荔浦絕不是偶然,而是西湖山水有助人文教化的典型例子。
景點
荔浦晴光讓荔浦風清一景得以廣為人知,是清康熙年間的惠州知府吳騫。來自安徽的吳騫被認為是對西湖最好的父母官之一。他為西湖增飾名勝,點綴湖山的功勞,編撰了《惠陽山水紀勝》。
吳騫在《惠陽山水紀勝·西湖紀勝》中給西湖山水嚴格定義了十二景,其一就是“荔浦晴光”。他說,豐湖荔浦“荔枝熟時,日光照浦,蔥蒨綠陰,楚楚斕斑,紅實纍纍,燦然錦屏繡障也”。他還用一首小詩表達了他對荔浦的熱愛:“絳羅仙子出蓬瀛,處處爭傳珍異名。誰似湖邊風景好,碧波宕漾遠含情。”
這時候的荔枝已經小有規模,不僅叢生成片,還有陳家紫、綠羅衣等珍貴品種。至於“荔浦風清”何以變成“荔浦晴光”,這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命題。我市文史學者何志成認為,宋明年間的“惠陽八景”即西湖古八景,向來都不註明景點所在地名,到了吳騫“按志考核,復徇諸土人”後,才將景點和地名對上號。當他發現“小西門外荔枝叢生”時,自然而然就把自古有之的荔浦風清納入他的西湖十二景內,還易名“荔浦晴光”。
也有專家認為,吳騫在《惠陽山水紀勝·西湖紀勝》中刻意迴避不在西湖景區內的景點,如位於縣城的“鶴峰晚照”就因為“與西湖不涉刪之”,那么與西湖一江之隔的水北荔浦風清自然難逃被刪的命運。為了區分兩地荔浦,吳騫醞釀出“荔浦晴光”也是合乎邏輯的。
豐湖荔浦一旦被官方所編的西湖志錄入後,名聲自然大噪,歌詠荔浦的詩文也隨之增多。比較有名的是東莞進士尹源進的《重修平湖堤》“荔浦之風益清,桃園之日愈暖”之句,將荔浦風清與桃園日暖譽為當時西湖之名勝。
明朝豐湖荔浦成為惠州著名三尚書之一葉夢熊的私家園林——— 葉氏沁園的一部分。“歸築樓台半在湖”的沁園在崇禎末年進入鼎盛時期,不僅過去惠州學院豐湖校區盡在其中,豐湖周邊的山頭水域也是它的一部分。據張友仁編著的《惠州西湖志》,沁園中“香隱”一景就在荔浦。
那時的沁園,由於主人葉維城慷慨好義,結納四方,嶺南諸多才俊都是園中座上賓客,堪稱“名流文宴,盛極一時”。可惜的是,明亡後葉氏家境每況愈下,沁園也隨之風光不再,荔浦再次沉寂下來。
清朝覆滅之後,處於革命前沿的惠州百業蕭條,荔浦一度廢為村落菜圃,荔枝樹被剷除殆盡。1932年,小西門的舊城牆被平整為公路(即現在的環城西二路),靠豐湖的荔浦被張友仁先生闢為園林。他在園中補種荔枝,間種梅樹,還建有晴光閣、荔軒、菜香館、梅徑、菱台、月榭渚等“以引名人卜宅之趣”。園子建成後,張友仁美名其曰“荔晴園”,接上了荔浦風清的半生緣。
每逢中秋月明,張友仁便邀請文化人士到此作“荔園雅集”,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奇峰也曾應邀率弟子到此游湖作畫,與地方上的文化人書畫交流,詩酒唱和。惠州文化名人葉史材有詩“名園重辟古城隈,近市山林客易來”,讚嘆荔晴園又成鵝城興盛一時的文化陣地。
日寇侵略期間,荔晴園破壞殆盡。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荔浦日益衰敗,直到1958年西湖管理委員會在此重建園林,辟花圃,補種荔枝數十株,逐步恢復荔浦風清昔日容顏。到了文革時期,荔浦風清又一次飽受摧殘,不僅園地被房子慢慢蠶食,許多人文遺蹟也從此湮沒了。
紀鄧山莊建於1930年,最有代表性的建築就是至今仍挺立豐湖之上的仲元亭,這是當時軍官為了紀念革命影響人物鄧仲元在1937年建造的。1982年,西湖管理委員會在湖邊增築景牆,把仲元亭劃出紀鄧山莊之外。自此,仲元亭與荔浦風清相連,成為荔浦最閃亮的人文景觀。半個世紀過去了,這座12柱的亭子仍給人以莊重而肅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