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標籤
中文學名:荒漠沙蜥
中文目名:蜥蜴目
中文科名:鬣蜥科
中文屬名:沙蜥屬
拉丁文名: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英文名:Deserttoad-headed agama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Strauch,1876
生物特徵
荒漠沙蜥是生活於荒漠或半荒漠地區的蜥蜴類,外部形態有許多適應荒漠生活的特徵,上/下瞼緣鱗的游離緣尖出構成鋸齒狀,鼻孔內有能自主啟閉的瓣膜,耳孔及鼓膜均隱於皮膚內,營穴居生活,一般築洞於較板結的沙礫地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亦有在礫石下者。沙蜥是生活於荒漠或半荒漠地區的蜥蜴類在野外,沙蜥的食物主要是各類小昆蟲,例如螞蟻、鼠婦、瓢蟲、椿象等等,卵胎生。
物種習性
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strauch)和密點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 Guenther)的體溫都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相關非常顯著(P<0.001)。在相同環境溫度條件下,荒漠沙蜥的體溫約高於密點麻蜥3℃,荒漠沙蜥集中選擇38—40℃的環境,密點麻蜥選擇35—37℃的環境。荒漠沙蜥的熱僵死閾值為44—48℃,致死溫度(T_(L50))為48℃,密點麻蜥的熱僵死閾值為42—46℃,致死溫度(T_(L50))為46℃。兩種蜥蠍對低溫的耐受性基本相似,冷僵溫度為0——3℃,致死低溫(T_(L50)):荒漠沙蜥為-2.3℃,密點麻蜥為-2.5℃。兩種蜥蜴的這些差異與種的特徵、棲息環境及體形的大小有關。
生物研究
套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UV檢測了不同季節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松果體內褪黑激素的含量。結果顯示,其高峰值發生在春季,為1017±209 pg/pineal。低峰值出現在冬季(實驗室內冬眠,2~4℃),為355±68.5 pg/pineal,秋季的含量(735±133.7 pg/pineal)高於夏季的含量(597±94.9 pg/pineal)。表明荒漠沙蜥松果體褪黑激素含量呈現明顯的年周期節律並與光周期和生殖周期的年節律基本相符。
物種標本
中國資深的兩棲爬行動物專家重慶自然博物館退休職工黃永昭研究員,以個人名義向浙江自然博物館無償捐贈了兩棲爬行動物標本142種800餘件,其中不少為珍稀品種,包括極北鯢、寧陝小頭蛇等,而其中的荒漠沙蜥是黃永昭冒著生命危險從荒漠地帶收集來的。在142種標本中,有近100種為浙江自然博物館首次獲得,填補了該館西北高原地區兩棲爬行動物標本的空白,也為新館“豐富奇異的生物世界”展示提供了相當珍貴的標本。
活動與攝食
荒漠沙蜥是變溫動物,在溫帶及寒帶生活的荒漠沙蜥於冬季進入休眠狀態,表現出季節活動的變化。在熱帶活的荒漠沙蜥,由於氣候溫暖,可終年進行活動。但在特別炎熱和乾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現象,以度過高溫乾燥和食物缺乏的惡劣環境。可分為白晝活動、夜晚活動與晨昏活動三種類型。不同活動類型的形成,主要取決於食物對象的活動習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荒漠沙蜥的活動範圍很局限。荒漠沙蜥往往只在幾株樹之間活動。據研究過的幾種地面活動的荒漠沙蜥,如多線南蜥等,活動範圍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種類還表現出年齡的差異。剛孵出的蝘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動,成年後才轉移到較遠的林中活動。
荒漠沙蜥吃動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壁虎類(Gekkonids)夜晚活動,以鱗翅目等昆蟲為食物。也有一部分荒漠沙蜥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由於大多數種類捕吃大量昆蟲,荒漠沙蜥在控制害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為荒漠沙蜥是有毒動物,這是不對的。全世界6000種荒漠沙蜥中,已知只有兩種有毒毒蜥,隸屬於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尾的自截與再生
荒漠沙蜥在遭遇敵害或受到嚴重干擾時,常常把尾巴斷掉,斷尾不停跳動吸引敵害的注意,它自己卻逃之夭夭。
這種現象叫做自截,可認為是一種逃避敵害的保護性適應。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發生。但斷尾的地方並不是在兩個尾椎骨之間的關節處,而發生於同一椎體中部的特殊軟骨橫隔處。這種特殊橫隔構造在尾椎骨骨化過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強烈收縮而斷開。軟骨橫隔的細胞終生保持胚胎組織的特性,可以不斷分化。所以尾斷開後又可自該處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沒有分節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連續的骨棱,鱗片的排列及構造也與原尾巴不同。有時候,尾巴並未完全斷掉,於是,軟骨橫隔自傷處不斷分化再生,產生另一隻甚至兩隻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現象。我國壁虎科、蛇蜥科、荒漠沙蜥科及石龍子科的荒漠沙蜥,都有自截與再生能力。
變色與發聲
荒漠沙蜥的變色能力很強,特別是避役類(Chamaeleons)以其善於變色獲得“變色龍”的美名。我國的樹蜥與龍蜥多數也有變色能力,其中荒漠沙蜥(Calotsversicolor)在陽光照射的乾燥地方通身顏色變淺而頭頸部發紅,當轉入陰濕地方後,紅色逐漸消失,通身顏色逐漸變暗。荒漠沙蜥的變色是一種非隨意的生理行為變化。它與光照的強弱、溫度的改變、動物本身的興奮程度以及個體的健康狀況等有關。
保護措施
荒漠沙蜥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