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台集行政村

荊台集行政村

荊台集地處東明縣城東南20公里、東明集鎮政府東南4公里處。村域內紫荊河蜿蜒而過,長(興)金(堤)公路直通金堤。據《東明縣誌》記載,該村歷來由東明縣管轄。

基本信息

“莫上紫荊台,莫折紫荊花。曾是三田淚,盈盈帶落霞。”這是清朝詩人范允覽游荊台後所寫的《荊台春色題詠》。詩中的“三田淚”出自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據史料記載,明洪武年間,田氏三兄弟從山西省洪洞縣遷大明府長垣縣東方“八畝田”處開荒建村,居於高台之上一棵大紫荊樹下。三人發誓:樹在人在,樹活人和,兄弟要和睦團結,使家業像大紫荊樹一樣枝繁葉茂。數年後,三妯娌不和,各有分家之意。在做飯時各自偷偷往樹下澆開水,並相互攻擊,矛盾日深。紫荊樹枝枯葉黃,三兄弟見狀抱頭痛哭於樹下,表示要恪守誓言,樹死人死,決不分裂。三妯娌見狀,各自疼自己的丈夫,自慚形穢,各自檢討,和好如初。時過一天,紫荊樹枯枝發芽,綠葉遍布。兄弟三人喜不自勝,培土澆水,紫荊樹枝繁葉茂,田家亦人丁興旺。自此,“紫荊樹下哭三賢”的佳話被歷代文人描繪,或載入地方志,或改編為文藝作品,以教育後人。1997年在香港回歸時的區旗里,就設計了一朵紫荊花,象徵著骨肉同胞密不可分。

荊台集初建時名曰田氏村;後田氏遷往紫荊村,改稱陽進里 ;因土台之上荊木遍布,逢春紫荊花盛開,芬芳四溢,煞是壯觀,遂改名荊台;後村內設有集市,逐步演變為荊台集。據說,田氏建村,石氏、張氏入住較早,村中有“張井”尚存。

人口情況

該村1911年屬第六鄉(區);1944年屬第二區;1953年屬二區紫荊鄉;1958年歸東明集公社(鎮)至今。現有耕地3562畝;居民14姓,共493戶,1934人;其中回族5人,藏族2人、滿族1人。任姓原籍遼陽海州衛,現有197戶,786人;趙姓從本縣大屯鎮龍山集遷入該村,現有89戶,352人;王姓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由大屯鎮東夏營遷入,現有83戶,327人;毛姓於明萬曆元年(1573)由本縣小井鄉毛寨村遷入,現有56戶,217人;董姓兩支,分別來自河北邯鄲董家窪、菏澤孫化屯,現有34戶,130人;盧姓在清末由本鎮盧寨遷來,現有8戶,31人;喬姓於清光緒年間從本鎮屈莊遷入,現有7戶,27人;張姓於明洪武年間遷此,現有3戶,11人;崔姓於清末由河南民權縣崔淖村遷此,現有2戶,8人;安姓清末由馬頭鎮安本屯遷來,現有1戶,8人;周姓於民國初從大屯鎮前排遷入,現有2戶,7人,李姓從小井鄉里長營遷來,現有1戶,2人;楊姓於1961年從小井鄉五營遷入,現有3戶,14人;金姓於1963年從陸圈鎮高林寨遷入,現有4戶,13人。解放前,村民王二發等3戶、19人因逃荒分別在陝西省大荔縣、西安市、宜川縣落戶。解放後,喬天良等14戶、45人分別在新疆塔城、奎屯、瑪納斯、石河子、南丈落戶;劉春芳等8戶、32人,分別在佳木斯、鄭州、青海石棉廠、襄樊、南京、銀川落戶。

人傑地靈

荊台集人俠肝義膽,有見義勇為的優良傳統,在革命戰爭時期,湧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村民彭惠(女),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八路軍駐濮陽辦事處東明工作團宣傳隊長、長垣縣河東區婦救會主任。東明淪陷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配合黨組織,教育爭取其兄、偽警察局長彭志信、警察局督導范岡、偽縣府財政科長沈致遠;為我黨我軍蒐集大量情報。1946年國民黨部隊占據東明縣城,彭惠冒著生命危險繼續留在縣城開展地下革命活動,後身患重病,不幸去世,年僅27歲。1943年2月,村民毛連重、董文祿參加革命。毛連重在冀魯豫軍區五分區十三團二連當事務長,1946年8月在本縣小程莊戰鬥中獻出寶貴生命。董文祿在縣基幹大隊當戰士,作戰英勇頑強,兩次受傷不下火線,1948年2月在蘭考縣壯烈犧牲。任存德1944年參加革命,任冀魯豫軍區五分區南東獨立團排長,1947年8月回村打探敵情,被敵人活埋村西。任泮成1945年走向革命戰場,在蘇北軍區警衛營三連當戰士,在江蘇鹽城縣上崗鎮從容就義。

教育情況

荊台集文化底蘊豐厚,興教源遠流長。歷史上具有生員以上學歷者70餘人。毛鸃,明甲申年(1461)進士,授浙江新昌知縣,擢山西道御史,巡按四川,轉浙江按察使,為官清正,剛直不阿,功績稱著他鄉,德操永垂故里。王中立,清康熙年間進士,歷任河間府南皮縣、山東壽光縣正堂,江蘇淮安府知府。清朝、民國時期該村私塾連綿不斷,解放後國小教育興旺。毛殿軍一家六代連續從教,堪稱“教育世家”。其曾祖毛翔卿,清鹹豐九年(1859)邑庠生,在本村玄帝廟內創辦私塾;祖父毛鴻圖,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清詔授衍聖公贊禮生員,子承父業繼續辦私塾;父親毛金銘,民國初畢業於漆陽書院高級國小,義務教書,深受村民擁戴,很多農民子弟前來就讀。村辦國小教師毛殿軍一家,有11人獲大專以上文憑。恢復高考以來,全村有大中專畢業生103人,其中本科生46人,碩士生4人,博士生2人。任占一多才多藝,曾辦私塾,擅長珠算、書法,精禮儀,知天文,曉地理。後人保存有他的親筆書法一巻,古老算書一部。全村有30多人從事書法繪畫研究,本縣很多紀念碑、廟碑、墓碑的書丹都是荊台集人。毛天申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入編《當代著名書畫家珍品選》、《萬米長城巨卷》等四十餘部大型畫冊,辭條編入《中國美術家選集》、《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多種典籍,被多家藝術團體、畫院聘為顧問、名譽院長。毛元善是副研究館員,多家藝術團體理事、名譽院長,書畫作品及辭條多次獲獎,編入《當代著名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人民藝術家巨卷》等二十多部大型畫冊及辭書。毛瑞珩是天津南開大學著名教授陳玉圃、范曾的研究生,主攻國畫山水、中國美術史學、考古學,2006年獲博士學位,現就職於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解放前村里曾有豫劇玩會班、嗩吶班,在當地小有名氣。上世紀60年代,村裡的文藝宣傳隊非常活躍。村里還有一個小型曲藝隊不斷出外演出。

荊台古文化遺址位於村中偏北,南北長56米,東西寬20米,文化堆積層約6米,曾採集屬於新石器晚期龍山文化和商代中期文化的標本64件,1984年被縣政府列為文化保護單位。遺址上建有玄帝廟,傳說始建於漢文帝三年。廟為全木結構,四梁八柱,前後拱梁,九檁八搭,黃琉璃瓦滾龍脊,紅、黃、綠三色琉璃筒子瓦,前後扣菱形圖案,大殿前有卷棚、山門。大門兩側,有鐘鼓二樓,後有閣樓。大殿中央有祖師神像,四周壁畫盡書人之孝道。逢年遇節,虔男信女朝拜,人群比肩接踵。二月初六古會期,為四鄰八鄉之觀光所在。據前人記述,玄帝廟自明朝以來歷經七次維修翻新,現存記事殘碑五塊。民國二十六年重修碑題聯:“三賢哭活紫荊樹彪炳於前,四村保留大柏樹流芳於後”,橫批“荊台春色”。玄帝廟1967年坍塌。為保護古文化遺址,村人於1999年自籌資金在原址重建玄帝廟三間。雖然不如原樣壯觀,但廟內有本村村民毛天恩、王華亭、毛天申自行設計和雕塑的祖師神像及十五尊站像,仍不失玄帝廟之古韻。

經濟情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荊台集的經濟發展進入有史以來的鼎盛期。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先在紫荊河上建大型揚水站一座,後又挖排水溝4條,土地重新劃方,以方定路,以路帶溝,溝溝相通,形成排灌網路,紫荊河水引到田間地頭,家家有排灌機械,旱能澆,澇能排,穩產高產,小麥畝產900斤,玉米超過1000斤。自1995年起,對農業種植結構進行調整,實行間作套種,棉花、西瓜成為主要經濟作物。建有西瓜交易市場,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藉助於西瓜貿易市場,服務、餐飲、商貿業隨之興起,磷肥廠、毛氈廠、棉廠等個體民營企業相繼建成投產,成了村裡的經濟開發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民眾的經營理念也隨之改變。農忙忙農業,農閒忙副業。村裡有搞建築的傳統手藝,現有四個建築隊,從業人數百餘人,年收入120萬元。勞務輸出是村裡的另一項經濟收入,每年農閒時大量剩餘勞力進城務工,多時達500多人,有的常年在外務工,僅此一項,年收入也在百萬元以上。全村擁有農用機動車350輛,機車、電動車185輛,手機過千部,電視入戶率98%,個人小轎車12輛,新式住房小院日益增多,小樓開始在農戶聳立,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正在興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