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據《劉氏族譜》記載:明永樂二年(1404),劉氏祖定基、元基兄弟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定居。此前,已有胡姓在此墾荒居住,定村名為胡劉莊,後劉氏人丁興旺,胡姓僅餘兩戶,又遷到胡莊,又因大屯鎮亦有一劉莊,與本村相距不遠,為避混淆,即稱該村為西劉莊,彼稱東劉莊。1917年,黃河決堤,附近村莊皆被淹沒,為方便船隻夜間航行,村內有人在自家樓上設定火把,權作燈塔,周邊村人又把該村稱為“火劉莊”。但村民忌“火”字,此名不久即消失。
西劉莊初為大名府長垣縣管轄,1490年該村編入東明縣陽進里,1911年屬東明縣第六鄉東明集鄉董局,1944年屬東明縣第二區,1947年後屬二區政府駐地,1953年該村隸屬東明集區,1958年屬東明集人民公社,1984年3月屬該東明集鎮至今。
人口情況
該村曾住有28姓,劉姓居首,現有423戶1598人,但非一源,除首遷劉姓外,其餘各支皆清未民初遷入。吳姓,清末由安徽省逃荒而來,現有18戶100人。關姓於1944年由北京市黑塔區隨軍流落該村。牛姓於1970年由陝西延安隨親遷入。文、陳、程、閆、李、馬、王、張、鄭、崔、周、楊、郭、袁、袁、岳、武16姓均於清末民初從周邊縣當佃戶遷入。朱姓、胡姓、宋姓無後消失。薛姓於1955年遷往大屯鎮薛莊,邢姓於1979年遷往本鎮段莊。史姓,1946年外遷地址不詳,傅姓1940年外遷到本鎮東明集村,任姓於1952年外遷大屯鎮龍山集村。
另劉學成1戶2人,1923年討荒落戶開封;1956年,劉景順、劉水榮支邊落戶青海格木爾;1957年劉大輪、劉書廉、劉春貴、陳雙德4戶10人落戶湖北某農場; 1960年至1963年,劉金娥、劉林祥、李麥亭、劉新元、劉丙言、劉德運、劉言軍、劉洪慶、劉伯漢9戶24人落戶新疆。
劉莊是縣南大村,在清末民初在全縣有較大影響。村裡有“四大院”,即:劉元照、劉黎照、劉旭照、劉樹森四大地主的院落。四大院有樓房80間,廳房、瓦房400餘間,其中劉黎照的轉樓最為壯觀,占地2.5畝,26間房子。“四大院”共有土地110頃,外莊地兩處,佃戶400餘戶。首富劉元照,清光緒舉人、河南南汝光兵備道劉雨田之子,擁有土地48頃,在新鄭煙廠、濟寧煙廠、青島市老刀、炮台煙廠、新興集煙廠都有股份。村中60%的農戶都是他的佃戶。佃農有兩種類型,一類種“把握地”,即有把握的分成,三七分成或二八分成;由地主提供土地、種子、肥料和大型農具,佃農僅兌勞動力和部分小農具。一戶多者種60畝,少者40畝。再是“賠物地”,也叫種大地,即佃農請種地主的土地若干畝,農具、牲畜、肥料等生產資料全由自己負責,所收兌半分成。種“把握地”的佃農在麥收前大都斷糧,要向地主借貸,到秋季再還,一般為借多少還多少,若數額較大,則另算利息。劉元照算是較開明的,平時還多為佃農施捨,1930年,河北鬧饑荒,災民結隊來,他在今東明集設粥廠救濟,被四鄰八鄉稱為“劉大善人”。解放後,“四大院”或分給窮人,或國家別作他用,或被拆除。
為防匪防水, 1912年左右經當局準許,在村周修了土寨。寨牆高8米,頂寬5米,上有垛口,內有跑道,全長3華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建有崗樓,五個寨門(四方門、小東南門)鑲大鐵帽釘。寨牆外挖有海壕,寬約30米,水深丈余。寨門上架有大白龍土炮,配長槍20桿,護寨壯丁30人,夜值更夫3人。平素有3—5人繞寨牆巡邏查看,若遇土匪攻寨,男女老少上寨護守。當時曾有民謠曰:“劉莊寨真是凶,鐵裹門,帽子釘,耳把炮擺三層,寨門架著大白龍”。
1942年春,日寇一個小隊和憲兵隊、皇協軍共900餘人由隊長小田次郎、偽軍隊長周佐帶領闖入該村,在村中間建了一個“日本園子”,強迫村民為他們擔水、劈柴、做飯。以此為據點,經常到八路軍活動地區王屯、丁嘴、楊莊一帶掃蕩,所到之處殺人放火,搶掠財物。針對日偽軍的暴行,在該村以開藥鋪為掩護的地下黨員劉甫軒(沙窩鄉劉口村人),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在村里秘密發展了劉照軍、劉孟義、劉進田、李二完等6名青年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秘密開展對敵鬥爭。只要日偽軍一有動靜,他們就把情報送到王屯,致使日偽軍每每撲空。1943年底,日偽軍氣急敗壞,撤出劉莊,臨走放火燒了“四大院”中的“轉樓”和部分房屋,並把村民張壠及其兩名姨兄弟扔入火中活活燒死。大火著了七天七夜。三個月後,村民在清理殘址時,發現裡面還有火星。1945年8月5日,日本侵略軍投降,國民黨東明縣夏營鎮部開進該村,建立國民黨基層組織,兩月後遷往東明集。
村委情況
1949年3月,該村黨員身份公開,村里成立了以劉照軍為書記的村黨支部,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陸續成立了農會、共青團、婦聯、民兵連等村級組織,並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沒收了地主的土地和房屋,實現了耕者有其田。
劉莊村人重視教育,崇尚文化。早在明清時期,村里就有私塾,據《劉氏族譜》記載:劉氏先人劉雨田、劉子勵、劉堅、劉禹祥、劉德潤、劉德朝等都有貢生、舉人、太學生等功名,或被列為軍功六品,有儲備生員16人。1931年後,私塾廢止,劉玉坤做董事,在村里辦了一所國小,可容四五十名學生,培養出了劉少文、劉明傑等一批人才。同時,劉黎照還出資3000大洋,在東明集村辦起了一所新式學校,為周邊村莊培養了一批文化人。1950年,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由共青團員突擊,伐樹做桌凳,在地主劉廣堯的大院子裡建起了縣南第二個完全國小。展營、東西紫荊、段磨營、東明集等十幾個村子的學生都在此就讀。文革中加辦了國中學班。到上世紀80年代初,國中改為三年制,設1—8個年級班。多年來,該校培養出不少人才,如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李建偉,留美學生劉勇,山東魯能集團調度室主任李鵬博,河南焦作鐵路集團公司工程處的總工程師劉克明等都是該校走出的學生。
文化發展
該村文化底蘊豐厚,民眾性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抗日戰爭時期,由村民鄭德功領班的小曲子,有演員6人,長期活動在冀魯豫周邊各縣農村,演出內容多為《水滸傳》、《隋唐演義》裡面的故事。劉安仁的評書,則說《楊家將》、《岳飛傳》等,為喚醒民眾覺醒,積極抗戰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解放初期,村里成立了高蹺隊,其內容有張老頭背老婆、旱船、大頭和尚禿二翠等。上世紀七十年代回響上級號召,村里成立了文藝宣傳隊,移植編排了現代戲《紅燈記》、《沙家浜》等劇目,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1983年,回鄉知識青年陳銀生、劉春林、文中軍、閆留生、吳志明,在各自家裡辦起了“有志青年圖書室”,在周圍村莊很有影響,許多青年紛紛參加。1985年“有志青年圖書室”改為鄉溪文學社,受東明集鎮文化站領導,列印出版《鄉溪》文藝刊物,受到了省、地、縣文化部門和共青團山東省委、地委、縣委的表揚,社長陳銀生也被共青團山東省委評為“青年工作先進個人”,被共青團菏澤地委授予“新長征突擊手”光榮稱號。
劉莊從商者不少。明清時期,該莊有在外的錢號、商號、藥鋪。其中劉泮書的“德茂隆”錢號、劉煥升、劉同和的布莊,劉忠裕的“寶生堂”藥鋪,規模較大。劉泮書的錢號設在東明集東街路北,門面三間,夥計3人。劉忠裕的“寶生堂”藥鋪,設在東明集南街路西,門面3間,後有院落,有司藥、採購、勤雜工6人,都曾紅火一時。又有劉大信的糧行,劉雲舉、劉利仁的釀酒店,貿易範圍遠到菏澤、開封等地。抗日戰爭時期,劉元照的濟寧北洋菸廠,劉黎照的開封商行;解放前夕,有閆家、陳家的粉坊,及一陳家肉鋪,也都有相當規模。建國後,這些在外的商號和村裡的店鋪得到了新生,其規模越來越大,特別是劉忠裕的開封商行,經過公私合營,成了開封市商界的一個大戶,但以後國家多有運動,這些商號和店鋪陸續衰微,多數不存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經濟復甦,村民發展經濟的積極性空前,原來有唯一的一處代銷點,今已有百貨商店。吳保富、劉金牛的大棚養雞、養鴨,劉學印的規模養豬,文中軍的養兔,年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村民劉玉龍在濟南開木業公司,擁有固定資產百萬元。
經濟情況
解放初期,村里糧食產量很低,畝產多在百斤左右,民眾生活相當困苦,土地雖多,但旱不能澆,澇無法排,脫不開“靠天”二字。為根治旱澇問題,1960年,村黨支部,帶領民眾苦幹一春天,打磚井6眼,1966年,又從西公路到東公路開挖了2.5公里的引水渠, 1972年多方爭取資金打機井8眼,並於1975年引高壓電入田,解決了動力問題,1976年修大型揚水站4座, 1979年開挖溝渠3000米,1988年開挖溝渠5400米,2000年,修整溝渠6000米,2002年,再建橋涵閘10座,新打機井30眼,農業生產達到了排灌自如,旱澇保收。
1995年開始,黨支部村委會規劃實施了農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建林場、果園80畝。推廣西瓜種植,並與其它糧食作物套種間作,人均種植西瓜1.2畝,僅此一項人均年增收800元。
昔日劉莊,富在少數人,如今家家房屋敞亮,耕作都用機械,照明用電,出行有車;徜徉在村里村外的柏油路上,他們大概想像不出先輩佃農的生活情狀,他們在想明天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