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三棱

黑三棱

黑三棱又名帶皮三棱,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乾燥塊莖。以質堅、體重、乾燥、去淨外皮、表面黃白色者為佳。味辛、苦、性平,具有祛瘀通經、破血消症、行氣消積等功效。主要治療症瘕積聚、氣血凝滯、心腹疼痛、脅下脹疼、經閉、產後瘀血腹痛、跌打損傷、瘡腫堅硬。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黑三棱 黑三棱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塊莖膨大,比莖粗2-3倍,或更粗;根狀莖粗壯。莖直立,粗壯,高0.7-1.2米,或更高,挺水。葉片長 (20-) 40-90厘米,寬0.7-16厘米,具中脈,上部扁平,下部背面呈龍骨狀凸起,或呈三棱形,基部鞘狀。圓錐花序開展,長20-60厘米,具3-7個側枝,每個側枝上著生7-11個雄性頭狀花序和1-2個雌性頭狀花序,主軸頂端通常具3-5個雄性頭狀花序,或更多,無雌性頭狀花序;花期雄性頭狀花序呈球形,直徑約10毫米;雄花花被片匙形,膜質,先端淺裂,早落,花絲長約3毫米,絲狀,彎曲,褐色,花葯近倒圓錐形,長約1-1.2毫米,寬約0.5毫米;雌花花被長5-7毫米,寬約1-1.5毫米,著生於子房基部,宿存,柱頭分叉或否,長約3-4毫米,向上漸尖,花柱長約1.5毫米,子房無柄。果實長6-9毫米,倒圓錐形,上部通常膨大呈冠狀,具棱,褐色。花果期5-10月。

生長環境

通常生於海拔1 500米以下的湖泊、河溝、沼澤、水塘邊淺水處,僅在我國西藏見於3 600米高山水域中。

分布情況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新疆、江蘇、江西、湖北、雲南等省區。阿富汗、朝鮮、日本、中亞地區和西伯利亞及遠東其他地區亦有分布。

本種植株高大,粗壯;且有大型圓錐花序,主軸無雌性頭狀花序;果實大,具棱,易於區別。

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善喜暖濕潤氣候,宜在向陽、低濕的環境中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可栽種在溝渠、池塘的淺水處,也可栽在水田裡。

栽培技術

用塊莖繁殖。冬季收穫的塊莖,放於客中貯藏,翌春用貯存的塊莖或臨時挖取的塊莖為繁殖材料,按30cm開穴、深約10cm,每穴平放塊莖2-3個,栽後澆灌清水,經常保持有水。

田間管理

三棱 三棱

苗出齊後,須經常拔除雜草;生長期中追肥2次,夯苗後追肥1次,以人畜糞水為主,也可施用硫酸按,5-6月

進行第2次追肥,先撤施草木灰或圈肥及過磷酸鈣,施後中耕薅到土裡,並實行淺水灌溉,切忌斷水乾旱。

冬季苗枯時收穫,割去枯殘莖葉,挖取塊莖,洗淨,曬至八成平時,放入竹籠里,撞去鬚根和粗皮,或削去外皮,曬或炕至全乾。

春、秋季採挖塊莖,除去莖葉及鬚根,削去外皮,洗淨泥土,曬乾,切片備用。

生用或醋炙用(三棱100公斤,醋30公斤)。

綜合治理

多年生沼生草本。春季萌發,種子、根莖及塊莖繁殖。常生於地勢低 窪、排水不良稻田、水溝和沼澤地。

防除應採取農藝措施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的方法。

(1)農藝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環境;二是結合種子處理清除雜草的種子,並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種子;三是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生;四是提高播種的質量,一播全苗,以苗壓草。

(2)化學除草,多數地方採用一次性封殺,就是在播種(催芽)後1-3天內,畝用40%“直播青”可濕性粉劑60克,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施藥時田板保持濕潤。3天后恢復正常灌水和田間管理。通過化除後,如果後期仍有一定量的雜草,可採取針對法進行補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為主的田塊,在雜草3-5葉期,可用10%千金乳劑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針對法進行莖葉噴霧。用藥前一天田間必須放乾水,藥後2天再恢復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在播後30天左右,畝用10%水星可濕性粉劑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兌水30公斤針對法噴霧。水漿管理同上。

如田間各種雜草共生,可用48%苯達松水劑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採用針對法噴霧。

主要價值

三棱 三棱

本種塊莖是我國常用的中藥,即“三棱”,是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乾燥塊莖。三棱味辛、苦,性平,具破瘀、行氣、消積、止痛、通經、下乳等功效,主要用於症瘕痞塊,痛經,瘀血經閉,胸痹心痛,食積脹痛等病症的治療。

是本科中重要經濟植物;亦用於花卉觀賞。

【藥名】黑三棱

【別名】三棱、泡三棱。紅蒲根,白三棱、光三棱、京三棱、草三棱、荊三棱、芩根(《抱朴子》)、京三棱(《開寶本草》)、紅蒲根(《本草圖經》)、光三棱(《藥材資料彙編》)、黑三棱(《救荒本草》)、芩草(《字林》)、三棱草(《千金翼方》)

【功能主治】

1、症瘕鼓脹,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顯成膏,濃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荊三棱、青皮、陳皮、木香各半兩,肉豆蔻、檳榔各一兩,硇砂二錢,共研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送下。

2、痃癖(脅下堅塊如石)。用荊三棱(炮)一兩、川大黃一兩,共研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薑、桔皮湯送下。

3、小兒氣癖。用三棱煮汁給授乳的母親吃,也把少量給小兒吃。小兒新生百日及十歲以下,無論 熱痃癖等,服此藥都有效。

4、反胃噁心,藥食不下。用荊三棱(炮)一兩、生丁香三分,共研為末。每服一錢,開水送下。

5、乳汁不下。用荊三棱三個,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為度。

6、渾身燎泡(狀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荊三棱、蓬莪茂各五兩,共研為末。分三次服,酒調下。連續服完。

鑑別方法

性狀鑑別

塊莖呈近球形,長2-3.5cm,直徑2-3cm,表面棕黑色,凹凸不平,有少數點狀鬚根痕;去外皮者下端略呈錐形,黃白色或灰白色,有殘存的根莖疤痕及未去淨的外皮黑斑,並有刀削痕。質輕而堅硬,難折斷,入水中漂浮於水面,稀下沉。碎斷面平坦,黃白色或棕黃色。氣微,味淡,嚼之微辛、澀。以個大、堅實者為佳。

顯微鑑別

三棱 三棱

1、塊莖橫切面:皮層為通氣組織,多被削去,偶有殘存。近內皮層外側有2-3層厚壁細胞環帶,棕色或暗棕色,細胞壁木化。內皮層細胞增厚呈馬蹄形。中柱鞘纖維1列或成束與小型維管束相間排列,中柱薄壁細胞類多角形,含微小的澱粉粒,直徑不及lμm,維管束周木型或外韌型,在薄壁組織中散有分泌細胞。

2、粉末特徵:灰棕色。

(1)厚壁細胞單個散在、兩個並列或成片,黃棕色、綠棕色、黃綠色或淡黃色,多呈長條形,少數類圓形或長圓形,邊緣多不規則波狀凹凸或有短分枝,有的較平整,長15-216μm,直徑7-34μm,壁厚4-16μm,非木化或微木化,紋孔細小,孔溝短而密,壁極厚者胞腔不明顯。

(2)木化薄壁細胞呈類長方形或長橢圓形,兩端平鈍或斜尖,長77-125μm,直徑14-32μm,壁厚4-7μm,連珠狀。

(3)導管傍薄壁細胞呈長條形,長18-180μm,直徑5-18μm,壁厚2-4μm,連珠狀,微木化。

(4).分泌細胞呈類圓形,直徑23-36μm,壁稍厚,內含棕色物。

(5).薄壁細胞呈多角形或類圓形,直徑22-81μm,壁厚2-5μm,非木化,有的可見紋孔及孔溝。

(6)木纖維多成束,黃色,細長,末端漸尖,長72-288μm,直徑7-18μm,壁厚3-5μm,微木化,孔溝較稀疏。另可見內皮層細胞和梯紋、網紋導管。

化學成分

黑三棱,塊莖含揮髮油,其中主要成分為苯乙醇(benzeneethanol),對苯二酚(1,4-benzenediol),十六酸(hexadecanoic acid),還有去氫木香內酯(dehydrocostuslactone),3,4-二氫-8-羥基-3-甲基-1H2-苯並吡喃-4-酮(3,4-dihydro-8-hydroxy-3-methyl-1H-2-benzopyran-4-one),1-羥基-2-乙醯基-4-甲基苯(1-hydroxy-2-acetyl-4-methylbenzene),β欖香烯(β-elemene),2-呋喃醇(2-furanmethanol),2-乙醯基吡咯(2-acetylpyrrole)等共21個成分。又含多種有機酸:琥珀酸(succinic acid),三棱酸(sanleng acid),9-11-十八碳二烯酸(9-11-octadedicenoic acid),9-12-十八碳二烯酸(9-12-octadedicenoic acid),10-十九烯酸(10-nonadecenoic acid),11-二十烯酸(11-eicoseno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3-苯-2-丙烯酸(3-phenyl-2-propenoic acid),壬二酸(azelaic acid),癸二酸(decanedioic acid)以及含有C8-C10、C12、C14-C20的脂肪酸。還含刺芒柄花素(formonet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

小黑三棱,葉、根含生物鹼;地上莖含維生素C。

考證論述

【考證】三棱始載於《本草拾遺》,涉及的種類較多。

黑三棱 黑三棱

1.《開寶本草》所謂形如鯽魚而體重的為“京三棱”,是指黑三棱科植物;而所謂形如烏梅而體輕的“黑三棱”,卻是指莎草科植物(Scirpus yagara Ohwi)。

2.《綱目》云:“三棱多生荒廢陂池濕地,春時叢生,夏秋抽高莖,莖端復生數葉,開花六七枝,花皆細碎成穗,黃紫色,中有細子。其葉莖花實俱有三棱。”所指及附圖均為本種。

【各家論述】論黑三棱功用特點了:李時珍:“三棱能破氣散結,故能治諸病。其功可近於香附而力峻,故難久服。按戴原禮《證治要訣》云:有人病症癖腹脹,用三棱、莪茂,以酒偎煎服之,下一黑物如魚而愈也。”(《綱目》)

{集解}:

1.《本草圖,經》:“今三棱,荊湘江淮水澤之間皆有。葉如莎草,極長,莖三棱如削,大如人指,高五六尺,莖端開花,大體皆如莎草而大,生水際及淺水中。苗下即魁,其傍有根橫貫,一根則連數魁,魁上發苗。采時斷其苗及橫根,形扁長如鯽魚者,三棱也。根末將盡,一魁末發苗,小圓如烏梅者,黑三棱也。又根之端鉤屈如爪者,為雞爪三棱。皆皮黑肌白而至輕。三者本一物,但力有剛柔,各適其用。因其形為名,如烏頭、烏喙,雲母、雲華之類,本非兩物也。今人乃妄以鳧茨、香附子為之。又本草謂京三棱,形如鯽魚,黑三棱形如烏梅而輕。今紅蒲根至堅重,刻削而成莫知形體,又葉扁莖圓,不復有三棱處,不知何緣名三棱也。今三棱皆獨傍引二根,無直下很。其形大體多亦如鯽魚。”

2.《救荒本草》:“黑三棱,舊雲河、陝、江、淮、荊、襄間皆有之。今鄭州賈峪山洞水邊亦有。苗高三四尺,葉似

菖蒲葉而厚大,背皆三棱劍脊,葉中攛葶,葶上結實,攢為刺球,狀如楮挑樣而尖,顆瓣甚多。其顆瓣形似草決明

子而大,生則青,熟則紅黃色。根狀如烏海而頗大,有須,蔓延相連,比京三稜體微輕。其葶味甜,根味苦,采嫩葶剝去粗皮、渫熟。油鹽調食。”

3.《醫學衷中參西錄》:三棱氣味俱淡,微有辛意;莪術味微苦,氣微香,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溫,為化瘀血之要藥。以治男子痃癖,女子症瘕,月經不通,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其行氣之力,又能治心腹疼痛、脅下脹疼,一切血凝氣滯之症。若與參、術、芪諸藥並用,大能開胃進食,調血和血。若細核二藥之區別,化血之力三棱優於莪術,理氣之力莪術優於三棱。

4.《日華子本草》:治婦人血脈不調,心腹痛,落胎,消惡血,補勞,通月經,治氣脹,消撲損瘀血,產後腹痛、血運並宿血不下。

種子植物百科(一)

種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進化的種類,世界上已分化出20餘萬種,是現今地球表面綠色的主體。  
 

莎草科·藨草屬植物

 藨草屬(Scirpus L.),莎草科,約200種,廣布於全世界,喜生於濕地上或沼澤中,中國約有40種,全國幾產之,其中藨草、水蔥可編席、造紙、水毛花稈可編織蒲包。簇生或散生草本;莖三棱形或圓柱形,有葉或只具葉鞘;小穗多花,排成聚傘花序或側生的頭狀花序;鱗片多數,覆瓦狀排列於小穗軸的周圍,最下1-2枚空虛;下位剛毛具存或缺;花柱基部不膨大,柱頭2-3;堅果三棱形或扁平。

莎草科-藨草屬

Scirpus L. 藨草屬,莎草科,約200種,廣布於全世界,喜生於濕地上或沼澤中,我國約有40種,全國幾產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