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62年,主人公桑桑跟隨他的校長爸爸桑喬來到油麻地國小念書,學校有一片黃燦燦的草房子,有可愛的同學和老師:轉學生紙月、禿頂的禿鶴、班長杜小康、蔣老師,還有村姑白雀,這裡每天都上演著平常又動人的小故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曹丹 | 桑桑 | |
杜源 | 桑喬 | 簡介 桑桑爸 |
吳琴琴 | 紙月 | |
金榮喜 | 杜小康 | |
許雁青 | 禿鶴 | |
徐成峰 | 蔣老師 | |
馬翎雁 | 白雀 | |
張建新 | 溫老師 | |
張建霞 | 桑桑媽 | |
楊曦 | 阿恕 | |
朱壽根 | 白雀父 | |
鐵大同 | 紙月外婆 | |
王志華 | 紙月父親 | |
葛石柱 | 杜父 | |
姚次臣 | 賣茶老人 | |
楊龍華 | 毛鴨 |
職員表
出品人 | 曹霖 |
製作人 | 顧仁華 |
監製 | 楊承志、周世康、蘇子龍 |
原著 | 曹文軒 |
導演 | 徐耿 |
副導演(助理) | 吳其協、楊光、焦體怡 |
編劇 | 曹文軒 |
攝影 | 劉利華 |
配樂 | 鄒野 |
剪輯 | 樓玲 |
道具 | 魏田俊 |
美術設計 | 吳黎中 |
造型設計 | 徐泳泳 |
服裝設計 | 唐礪 |
燈光 | 徐榮勝 |
錄音 | 杜小華 |
場記 | 姚紅 |
布景師 | 陸華捷 |
(以上信息來源 )
角色介紹
| |
| |
| |
| |
|
(以上信息來源 )
音樂原聲
演奏 | 中國交響樂團 |
合唱 | 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類型 | 獎項 | 獲獎方 | 結果 |
1998年 | 第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 優秀兒童片 | 《草房子》 | 獲獎 |
1999年 | 第8屆中國電影童牛獎 | 優秀故事片 | 《草房子》 | 獲獎 |
優秀編劇 | 曹文軒 | 獲獎 | ||
優秀導演 | 徐耿 | 獲獎 | ||
優秀兒童演員 | 曹丹 | 獲獎 | ||
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 最佳兒童片 | 《草房子》 | 獲獎 | |
最佳編輯 | 曹文軒 | 獲獎 | ||
最佳男配角 | 杜源 | 獲獎 |
(以 上信息來源 )
製作發行
製作信息
出品單位 | 南京電影製片廠 |
聯合攝製 | 江蘇省委宣傳部 |
江蘇電視台 | |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 |
南京電影製片廠 | |
發行單位 | 南京電影製片廠 |
Gébéka Films(法國) | |
Herald Film Company (日本) |
上映日期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備註 |
2000年8月17日 | 中國香港 | |
2002年12月21日 | 日本 | |
2005年10月27日 | 法國 | Paris Mon Premier Festival |
2006年5月3日 | 法國 |
(以上信息來源 )
影片評價
影片改編自曹文軒的同名小說,繼承了原著的散文化、詩性的敘事風格。它借鑑電影《城南舊事》的敘事手法,採取雙線模式,在獨立故事的同時貫穿桑桑對紙月的朦朧感情,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電影評介》 ),成功再現了原著中幾個經典形象,將原著對人性美的追求和"苦難與悲劇中堅強成長"的價值取向完美地轉化為畫面,給觀眾以視覺和心靈的雙重享受。 (《戲劇之家》 )
導演的鏡頭語言平和、樸素,以一個孩子的眼光去透視,塗上了幾分頗具“孩子氣”的夢幻般的色調,即在美好人性的預設前提下追求一種童年記憶中的甜蜜的憂愁 (《當代電影》 ),完整呈現了原著及劇本中生活圖景、情感氛圍的藝術效果。影片塑造的桑桑形象和同時代其他兒童電影中塑造的小兵張嘎、潘冬子等形象比較,是獨樹一幟的,桑桑仿佛脫離了革命的符號,從自己的視角描述一代成長故事。 (《卷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