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茴香枳殼丸,別名:茴香枳殼丸
處方
製法
上為細末,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主治
中滿下虛,腹脅脹滿,氣不宜通。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或米飲湯送下亦得。
摘錄
《御藥院方》卷四。
中藥方劑之茴香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中醫藥丸,主治中滿下虛,腹脅脹滿,氣不宜通,主要成份為枳殼、茴香。
茴香枳殼丸,別名:茴香枳殼丸
上為細末,酒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中滿下虛,腹脅脹滿,氣不宜通。
每服70-8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或米飲湯送下亦得。
《御藥院方》卷四。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四炒枳殼丸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醫學入門》卷七。 主要用於氣血凝滯,腹內鼓脹,翻胃嘔吐不食。
來源1 組成 用法 主治 處方來源2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調料,是燒魚燉肉、製作滷製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它們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學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
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中藥屬性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茴香,中藥材名。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實。9~10月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曬乾後,打下果實,去淨雜質,曬乾。功能主治為:溫腎散寒,和胃理氣。治寒疝,少...
來源 性味歸經導氣枳殼丸用於分氣逐風。主治氣結不散,心胸痞痛,氣逆上攻。
簡介丹砂丸主治中風手足不遂,言語謇澀,緩縱不仁,肢節疼痛。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三:丹砂丸 《聖濟總錄》卷三十九:丹砂丸補骨脂丸是一味中藥,只要成分有補骨脂、 菟絲子、胡桃肉、乳香 、沉香等。
本草綱目卷 聖惠卷 方劑1 方劑2 方劑3方劑別名:消枳丸、連羅丸藥物組成:白芥子1兩半,蘿蔔子1兩半,山梔1兩,川芎1兩,三棱1兩,莪術1兩,桃仁1兩,香附1兩,山楂1兩,神曲1兩,青皮5錢,...
主要成分 清熱瀉火 行氣開郁 停痰宿飲 處方來源海藻丸用於風水,皮膚腫滿,上氣喘急,不能眠臥。大腹水腫,氣息不通,證候危篤者。
《聖濟總錄》卷一二五 《聖濟總錄》卷一二五 《普濟方》卷二五○ 《普濟方》卷二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