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茴村南3公里便是永夏大煤田,淮北、永城兩大電廠併網送電,動力資源極為豐富,地下水充足,水質良好,適合各類工業用水標準。
茴村鄉農業村是國家級農業良種繁育基地,河南省蔬菜生產基地,農林、牧業在本地區相比較為發達,全鄉形成農副產品加工、皮革、皮毛、塑膠、豆製品、蔬菜、水果、蚊香、畜鞭、木器加工等十幾個專業村,農戶項目占總戶數46%以上。茴村特色產品牛、羊蘭濕皮、優良水泥、精梳兔毛、烘製畜鞭等暢銷全國,有的已打入國際市場。
歷史文化
茴村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文化藝術人才薈萃,尤其擅長書法,承傳書法的優良傳統已有數百年歷史,素有“書法村”之美譽。目前,茴村已有6名中國書協會員,8名省書協會員,18名市書協會員,他們的作品百餘次榮獲國家書法大獎,20餘次走出國門入選國際書展並獲獎。茴村鄉每年都舉辦農民書法比賽,已成功舉辦了8屆。
招商引資
茴村鄉新一屆黨委、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先決條件,“天字號”工程來抓,制訂了《茴村鄉加快民營

為民做主

養雞失敗後,苗瑞峰並未氣餒。當他發現村民文化程度較低,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不適宜在苗莊推廣,只有找到既讓民眾容易接受掌握,又能給民眾帶來收入的項目,才能推廣實施,最後決定發展高效農業,從種植蔬菜入手。1998年春天,苗瑞峰帶頭拿出家裡僅有的1000元錢,與同村的苗輝、苗加合兩位思想比較解放的年輕人來到山東滕州、壽光參觀考察蔬菜種植情況。通過一個多月的學習,既學到了技術,又開闊了眼界。苗瑞峰認為種植夏芹菜的技術比較簡單,又是在小麥收割時播種,不影響糧食生產,民眾比較容易接受。
學習回來後,苗瑞峰在民眾中苦口婆心地反覆動員,但是由於上次養雞的失敗,沒有一個人願意種植,“看來,只有自己帶頭幹了。”苗瑞峰下定了決心帶頭種植夏芹菜,他和同去山東學習的2個年輕人每人種了一畝。結果畝產達7000斤,每畝收入達3000元。在他們的示範帶動下,民眾看到了效益,第二年全村夏芹菜種植面積就發展到300多畝,民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種菜的村民腰包也鼓了起來。
只有形成規模,菜農才能真正受益

驚心動魄2001
2001年,苗莊村1200畝耕地有1000餘畝種了蔬菜,就在這一年,安徽淮北市的農村也種植了大量的萵筍,徐州、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被淮北菜占領了市場。以前春節前就銷售一空的苗莊萵筍只賣了1/3,害怕賠錢的菜農個個提心弔膽,心急如燎,紛紛低價拋售蔬菜。苗瑞峰更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如果今年菜農賠錢了,就會挫傷村民種蔬菜的積極性,自己這幾年的苦心經營就會付之東流。2001年的農曆臘月28日,苗瑞峰用編織袋背了一袋萵筍,南下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北上北京、天津,尋找萵筍的銷路。由於種的萵筍品種好,無公害,價位合理,很快得到這些城市市民的認可。當地一些商人看到了商機,就帶著車輛來到苗莊村,現金收購萵筍,一連10多天,外地菜商從苗莊村拉走了500多車萵筍,正月十五苗瑞峰從外地趕回家時,苗莊村的萵筍已被外地菜商買的差不多了。“市場無情啊,現在想想有點後怕,要是村民的萵筍當時賣不出去,我真無顏面對鄉親父老。”苗瑞峰心有餘悸地說。
通過這件事,苗瑞峰更成熟了。這一年的萵筍銷售一結束,苗瑞峰就組織村裡的技術人員外出搞市場調查,了解最新的蔬菜品種,確保苗莊的蔬菜品種與市場需求接軌。同時,村里組成50多名蔬菜經紀人在菜沒上市以前就跑市場,在全國各地尋找菜商。從此,苗莊村的菜農再也沒有遇到過賣菜難的問題,一年四季,只要苗莊的菜一出園,就有外地菜商來到菜地里收購。如今在苗莊,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的達100多戶。現在該村的種植模式基本上都是一年三熟、一畝地創造的效益可達8000元左右。2005年,苗莊村人均純收入達4500元,這個收入的“零頭”,比前13年總收入還多了100元。
新藍圖

小常識:萵筍,又名萵苣,食用的主要部分是其莖部,肉質細嫩,香味別致,生食熟食均宜,還能醃製成多種醬菜。它性味苦幹、微,具有清熱化痰、瀉火解毒、利氣寬胸的作用。由於萵筍還具有清泄五臟之熱的功效,所以平時經常食用,能使人牙齒變白、眼目明亮;對兒童來說,還能起幫助換牙、長牙的作用。
網訊

在永城市茴村鄉苗莊村記者看到,千餘個蔬菜溫棚亭亭玉立,條條整潔的小柏油路伸向田間地頭,在路兩旁枝繁葉茂、高大挺拔的速生楊襯托下,一望無垠的白色蔬菜大棚更加引人注目,菜棚里黃瓜、番茄、辣椒等各種蔬菜鮮嫩欲滴,爭相扮俏,讓人垂涎三尺。“我們村由原來的種糧村變成現在的蔬菜專業村,村支書苗瑞峰功不可沒,是他讓我們村的蔬菜走向了市場,變成票子。”正在棚里擺弄菜的菜農苗家增滿臉感激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