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平
范作舟七歲習武,勤學苦練中,年齡長大,武功逐步達到了:出手不見手,神仙難下手的水準。他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由於天資聰明,悟性極高,日積月累練就了一身通背纏拳神功,身懷鐵沙掌絕技並將洪洞通背纏拳四大名手、二十四手、三十六肘、二十四腿秘招、秘路、一百單八式等技擊用法習完,成為洪洞通背纏拳第七代傳人。在洪洞通背拳幾百年來的歷史上,自然而然地形成幾大流派。洪洞通背纏拳與陳氏太極拳有密不可分的血源關係。洪洞通背拳第八代傳人程永泉、徐鳳山、樊漢武、秦根基等名師和陳氏太極十九代傳人陳小旺名師屬平輩人。在范作舟時期,洪洞通背拳在范家世承已三代。范作舟在抗日戰爭中積極鼓勵其子范效文參加八路軍,范效文不負洪洞父老的囑託在晉南、上黨、呂梁、同蒲、西北等戰役、戰鬥中中身先士卒,身經百戰、屢建戰功。建國後離休在京(地師級待遇),現年86歲。
洪洞通背拳是中華武林中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相傳在乾隆年間,由皇帝封為“神拳”的一代宗師郭永福所傳。洪洞通背拳幾百年來各代都湧現出過眾多高手名師,他們各個身懷絕技,品德高尚,樊一魁是洪洞第六代傳人中的著名代表人物,著有《忠義拳譜》,因此洪洞通背拳亦稱忠義拳。據史料記載,在民國初期洪洞城裡來了一位擺擂的拳師。據說他帶著二十多個徒弟擺擂十餘縣未逢對手,他在洪洞縣城關爺樓前設擂台三天。第一天有十幾位拳師先後攻擂均被擂主打敗,此擂主膀大腰圓,拳腳兇猛,圍觀的許多人見其相貌未免膽怯。第二天此擂主得意忘形,竟然在擂台上掛出橫幅:“拳打洪趙二縣,腳踢汾河兩岸!”引起了洪洞、趙城圍觀百姓的憤怒和不滿。看到第二天敗下陣來受傷的拳師後,有幾位老拳師果斷力舉當時的河東名師範作舟第三天攻擂......第三天范作舟被迫與擂主簽訂了《生死文書》,文書中明確規定:“互相打殘、致死互不承擔責任。”第三天一早范作舟攻擂的訊息傳遍了洪洞城,引來了上千的圍觀者。擂主蔑視范作舟說到:“接打吧。”話音未落一招黑虎掏心直逼胸前;范作舟側身上前,以進為守連續化解對方數招兇狠的快拳後,趁虛而入,翻身進肘反逼擂主。擂主憑藉身強力大跟本沒有把文質彬彬的范作舟放在眼裡,由於擂主求勝心切,竟使出全身的力量大砍、大切直撲過去;只見范作舟借力使力,一招順水推舟,對方下盤不穩,趁機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勢,飛起一腳擊中對方只聽得:啪啪,范作舟腳踢連環已重重地將擂主踢倒在擂台下。圍觀的人群沸騰了。民國時期,青年時代的范作舟武藝高超過人,武德修養遠近聞名。有神腿之稱。他在臨汾、運城區域多次攻擂奪冠,幾次擊敗過前來中國比武的日本武士,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是名不虛傳的洪洞通背拳技擊大師。其實洪洞通背拳在范作舟時代的第七代傳人中還有許多高手名師:王逢祥、張金榜、翁萬榮、許方慶、徐克明、焦登榜等為洪洞通背拳的弘揚,畢生做出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貢獻。
民國時期北方棋王賈題韜在洪洞縣與范作舟下過三盤中國象棋,從開局、中局、殘局;圍觀的達官貴人看得目瞪口呆。一場楚漢大戰開始了。雙方互不相讓,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范作舟少年時代,對《梅花譜》、《百局棋譜》、《竹香齋》、《心武殘編》等古棋譜愛不釋手,精益求精,頗多受益。賈題韜稱:“范作舟先生棋藝出山,定縱橫南北。”范作舟經常贊:“賈題韜先生棋路神鬼難測,舉世無雙。”他們倆人都是山西大學畢業的,賈題韜年紀雖小范作舟十一歲,但做人謙虛謹慎,年少時棋藝在北方棋壇已名列榜首。他們是老鄉,是當時洪洞高知層的代表。范作舟當時被中國棋壇譽為晉南棋王,他們大戰三盤後:最終形成三戰三和。在中國棋壇與賈題韜三戰三和的棋藝對手據傳說僅范作舟一人,他們與棋會友在棋壇史上留下廣為流傳的佳話。建國初期在山西省晉南首屆體育運動會上范作舟獲得中國象棋比賽第一名。第二屆山西省晉南體育運動會上范作舟獲得中國象棋比賽第一名。1912年-1972年范作舟在晉南棋壇獨占鰲頭、獨步天下60年。
范作舟晚年武學修養達到洪洞通背纏拳的最高層境界,武功在全身練化。中國武協副秘書長李天驥生前稱讚:“洪洞通背拳大師範作舟擅長實戰技擊,民國時期武功超人,名揚三晉。”的確范作舟一生身居簡出,精通拳理、易學、樂理、棋術。待人慈善,胸襟開闊,“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做人”。他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范作舟與我國武學泰斗常振芳、李天驥、雲南沙國政、山西宋鐵麟、王錦泉等是生前武學好友。洪洞通背拳第八代傳人、洪洞通背拳泰斗、全國優秀武術輔導員秦根基、名師張百鎖(張乃頭)等是他的武學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