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英國皇家郵政 郵筒](/img/4/ff6/nBnauM3X0ETOyczNxMzMyUzM3MTMykDM5IzMwADMwAzMxAzLzM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近年來,隨著網購、郵購行業的迅速發展,皇家郵政得以扭轉多年虧損的局面。在截至2013年3月底的上一財年裡,該集團實現盈利4.03億英鎊,較前一財年翻番。
業務規模
英國皇家郵政是英國目前(2013年)所剩不多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有16萬人左右的龐大員工隊伍,在英國45億—60億英鎊的郵政市場中,獨占99%的份額。它在全國均勻分布著14500個郵局網路,使全國94%的人口在離居住地1英里內就有一個郵局。皇家郵政還是英國最大的外幣供應者和最主要的旅遊保險提供者。
發展歷史
![帶有皇家郵政商標的郵車](/img/a/d5c/nBnauM3X3YTO2MjN3EzMyUzM3MTMykDM5IzMwADMwAzMxAzLxM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英國郵政總局1969年改為國營企業,稱為“郵局”(ThePostOffice)。2000年又改制為政府經營的公法人有限公司,整個集團也於2007年改稱“皇家郵政集團有限公司”(RoyalMailGroupLimited)。
改革風波
作為英國郵政部門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之一,2006年9月19日,一項新的網上郵政業務誕生了:英國居民通過網上付費方式,可以線上購買並下載電子郵票。但正如多年來英國郵政多項改革措施引起市場不滿一樣,電子郵票在方便顧客的同時,也向擁有160多年歷史的英國傳統郵票提出挑戰,並引發了集郵愛好者的諸多不滿。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郵政改革的國家之一。1969年就開始改革,直到2001年才建立了郵政行業監管委員會和郵政用戶理事會,實現了郵政的政企分開,也實現了郵政所有者、監管者和經營者的分離。為了表明改革的決心,英國郵政與“皇家”劃清界限,特意將“皇家郵政”更名為“Consignia(託運人)公共有限公司”,雄心勃勃地準備以新名字開展一系列資本運作。
從理論上說,英國郵政的改革應該成功,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首先,改革後的服務水平大幅降低,2003年英國郵政15項質量指標中沒有一項達到要求;其次,經營效益連年下滑,2000年以前的10多年英國郵政都是盈利的,但從2001年起卻連年虧損;再次,郵政員工利益受損,引發多次罷工熱潮。
結束壟斷
2006年1月1日,英國“皇家郵政”在國內郵遞行業長達350年的壟斷走到終點。英國郵政監管機構當日開始實施新規則,允許各家郵政公司公開競爭,“分享”英國郵遞服務市場的蛋糕。
實現私有化改革
2013年7月10日,英國商務大臣凱布爾表示,英國政府將出售皇家郵政集團(RoyalMail)的大多數股份,推動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實現皇家郵政的私有化改革。上市後,這家有著360年歷史的國有郵政公司將變成私有上市企業。這也是自20世紀80年代英國天然氣集團私有化以來,英國規模最大的一次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