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攀

2、《民事訴訟調解模式研究》,《法學家》(CSSCI)2011年第2期。 7、《論民事執行權威的強化》,《南京師大學報》(CSSCI)2008年第3期。 10、《論民事審限制度》,《法商研究》(CSSCI)2004年第4期。

苦攀,本名劉加良,男,山東日照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民訴法方向),現任教於山東大學法學院。2003年以來,先後在《法學家》、《法律科學》、《法商研究》、《法學評論》、《政治與法律》等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30餘篇,合著兩部,參編教材一部。2010年獲全國第四屆陳光中訴訟法學獎學金,2006年獲青島市第二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主要研究:民訴法、仲裁法、證據法、法學教育。
代表性學術成果:
1、《民事訴訟調解社會化的根據、原則與限度》,《法律科學》(CSSCI)2011年第3期。
2、《民事訴訟調解模式研究》,《法學家》(CSSCI)2011年第2期。
3、《人民陪審團制:在能度與限度之間》,《政治與法律》(CSSCI)2011年第3期。
4、《民事抗訴案件數量下降的原因考》,《政治與法律》(CSSCI)2010年第4期。
5、《論列席監督的正當化轉向》,《政治與法律》(CSSCI)2009年第6期。
6、《論仲裁保全程式中的訴訟謙抑》,《政治與法律》(CSSCI)2009年第1期。
7、《論民事執行權威的強化》,《南京師大學報》(CSSCI)2008年第3期。
8、《訴前責令停止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的制度化及其未來走向》,《電子智慧財產權》(CSSCI)2007年第11期。
9、《<民事訴訟法>新近修改之冷思考》,《河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該文被《複印報刊資料--法學文摘卡》2008年第4期摘轉。
10、《論民事審限制度》,《法商研究》(CSSCI)2004年第4期。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4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1、《弱勢群體的民事訴訟法保護論綱》,《河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5年第4期全文轉載。
12、《論律師賠償責任的性質定位》,《法學評論》(CSSCI)2005年第4期。該文被《複印報刊資料--法學文摘卡》2005年第4期摘轉。
13、《比較法視野中的民事訴訟救助》,《河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該文被《中國法學文檔》2007年4月號(總第23期)摘轉 。
14、合著:《民事訴訟法全面修改專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5、合著:《仲裁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011年第二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