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匍柄霉葉斑病

苜蓿匍柄霉葉斑病

苜蓿匍柄霉葉斑病廣泛發生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也有報導見於非洲和歐洲。中國的吉林、內蒙古、甘肅、江蘇、貴州等省區有發生。苜蓿匍柄霉葉斑病主要造成落葉,影響牧草產量和品質,因常與其他葉病伴隨發生,在田間發生苜蓿匍柄霉葉斑病估計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嚴重的。

病害症狀

苜蓿匍柄霉葉斑病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病斑,一種高溫型(W-T)病斑和一種低溫型(C-T)病斑。由高溫生物型引起的病斑卵圓形,稍凹陷,淡褐色,向邊緣呈擴散狀暗褐色環帶,病斑外圍有一淡黃色暈圈,隨病斑擴大,出現同心環紋,並可占據一片小葉的大部分。病害嚴重時,最終可引起葉片變黃提早脫落。這個類型也可使莖變黑。低溫型病斑淡黃褐色,形狀稍不規則,帶有輪廓明顯的暗褐色邊緣,病斑大小很少超過3-4毫米,一旦邊緣出現即不再擴大。孢子形成被限於淡褐色病斑內部。由低溫生物型病原引起的病害嚴重時,導致牧草品質下降,但很少引起提早落葉。在美國西部特別在加利福利亞州的內陸谷地,早春和較冰涼的海岸地帶,全年都可能發生這種類型病害。由囊狀匍柄霉引起的同樣症狀,也發生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的較冷月份。

病原特徵

匍柄霉(Stemphyllium botryosum Wallr.)有性階段;遲熟格孢腔菌(Pleospora tarda E.Simmons)。分生孢子大小接近33-35微米×24-26微米,充分發育的分生孢子具3個橫隔,2-3個縱隔,縱橫隔交差呈直角,中間橫隔處明顯縊縮,胞壁黃褐色,表面密生小刺,內部的分隔不太明顯,基部常有一個大的孢痕。培養基上產生的孢子輪廓和分隔通常不太對稱,胞壁飾物稍小而稀疏。分生孢子淡黃色至褐色,有較深的黃褐色分隔。子囊果堅硬,壁厚,直徑常近1毫米。培養中,子囊果發育慢,需幾個月時間。直徑500-700微米。成熟的子囊孢子大約40微米至17微米,頂端寬圓,基部近平,7個橫隔,1-2個連續的縱隔,中度黃褐色。這個種從美國的新漢普夏,加拿大安大略和紐西蘭的苜蓿上獲得的分離物中,可見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兩個完整的生活階段。

傳播途徑

子囊孢子是病害的初侵染來源。病菌以菌絲在死的莖和葉上越冬。種子也可以攜帶病菌。

發病條件

溫度對發病程度有重要影響,加利福利亞的低溫分離物只在20℃或低於20℃溫度以下才引起病害,而東部的高溫型分離物,在23℃-27℃下引起最嚴重的病害,在低於16℃的條件下不引起病害。早春10℃-20℃的溫度,有利於低溫型病害流行。春季降雨提供適宜於侵染和二次傳播的濕度條件。在加利福利亞潮濕的沿海地帶,病害全年發生。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由囊狀匍柄霉引起的葉斑,只在較冰涼的月份發生,而且主要在那些低溫下繼續生長的不休眠型苜蓿上。病害在日溫20℃,夜溫15℃時發生嚴重,但在日溫25℃,夜溫20℃時病害停止發展。在溫暖地區,匍柄霉葉斑病可在所有苜蓿地中發現,但最流行是在溫暖潮濕的夏末和秋天。

防治方法

尚無可利用的抗病品種,但在一些品種中,如切羅克、薩蘭斯、切姆(Team)等存在著低至中等水平的抗病性。成功的選擇策略可提高品種抗病性,一些種質系在重病條件下,不感病的單株可達95%。
品種抗病性鑑定:可用V-8液瓊脂(177毫升V-8液,3克碳酸鈣,20克瓊脂加水至1000毫升),滅菌穀粒和其他培養病菌。孢子懸浮液(1×10個孢子/毫升)噴施葉面接種,保濕72小時,人工培養最好在20℃溫度,每日8-12小時光照。受害較重的地區提早收割,減少損失。國外也用苯菌靈和托布津進行化學保護,每7天噴藥一次。代森錳有較好的保護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