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漢語漢字]

芽[漢語漢字]
芽[漢語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芽,中國漢字,指植物的幼體。

基本信息

偏旁部首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五筆:AAHT鄭碼:EHI倉頡:TMVH

四角號碼:4424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2BD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艹牙

漢字部件分解: 艹牙

筆順編號: 1221523

筆順讀寫: 橫豎豎橫折豎撇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衙。《說文》萌芽也。《禮·月令》是月也,安萌芽。《呂氏春秋》萌芽始震,凝寒不形。《關尹子·四符篇》核芽相生。
又《博雅》始也。《參同契》隂陽之始,合黃芽。
又《韻補》牛何切,音俄。《白居易·種桃歌》食桃種桃核,一年核生芽。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
又訛乎切,音吾。《揚雄·徐州箴》禍如丘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僕夫。《唐韻古音》按《月令》《參同契》等書古音俱讀如吾,至《晉書》童謠,草木萌芽殺長沙,則轉為今音矣。

基本字義

形聲。字從艹從牙,牙亦聲。“牙”本義為“野獸犬齒”。“艹”與“牙”聯合起來表示“形狀像犬齒的植物雛形枝條或蓓蕾”。本義:植物枝條的雛形或蓓蕾。

1.植物的幼體,可以發育成莖、葉或花的那一部分:發~。嫩~。幼~。萌~。豆~。

2. 形狀像芽的東西:肉~(傷口癒合後多長出的肉)。銀~(銀礦苗)。

3.幼小的生物。

詳細字義

1. (形聲。從艸,牙聲。本義:尚未發育成長的枝、葉或花的雛體)

2.同本義[bud;sprout;shoot]

芽,萌芽也。——《說文》。段注:“古多以牙為芽。”

芽,孽也。——《廣雅·釋草》

遂令黃泉下,萌芽夭句尖。——韓愈《苦寒詩》

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宋·沈括《夢溪筆談》

同芽者。

糞溉者先芽。

蔞蒿滿地蘆芽短。——宋·蘇軾《惠崇

春江晚景

3.又如:芽茶(最嫩的茶葉)

4.形狀像芽的東西[sth.resembling a bud]。如:肉芽(傷口癒合後多長出來的肉);銀芽(露出地面的銀礦石)

拼音是ya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