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村鎮

芷村鎮

芷村鎮位於雲南省紅河州蒙自縣東南部山區,因盛產芷蘭花而得名。東與屏邊苗族自治縣而接壤,南靠期路白鄉,西臨新安所鎮、北與西北勒鄉、鳴鷲鎮相接。

基本信息

(圖)芷村鎮芷村鎮政府辦公樓

鄉鎮概況

(圖)芷村鎮芷村鎮

芷村鎮總面積301平方公里,轄11個村委會,127個自然村,157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苗、彝、壯、回等15個民族,總人口31863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58.7%。全鎮最高海拔2067米,最低海拔1325米,年降雨量1012.9毫米,無霜期330—336天,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8公里。境內交通便利,昆河鐵路、蒙白公路、蒙文公路從境內穿過。

經濟狀況

芷村鎮屬典型的山區農業大鎮,烤菸是全鎮的主要經濟支柱。2006年全鎮種植烤菸25000畝,完成收購總量70250擔,實現總產值4198.78萬元,創稅951萬元。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723.9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654.11萬元,占總收入的64.81%;畜牧業收入1302.19萬元,占總收入的14.92%;林業收入25.93萬元,占總收入的2.97%;第二、三產業收入萬元,1741.75占總收入的17.3%。農民人均純收1433元。外出務工收入71.43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00人(占勞動力的2%),在省內務工377人,到省外務工23人。

文化教育

(圖)芷村鎮芷村鎮教學樓

芷村鎮中心學校位於芷村街中山路南,有教職工52人,學生864人,有16個教學班,其中住校生520人。芷村鎮中心學校下轄國小16所,一師一校教學點5個,1所幼稚園,學校占地面積55086平方米,生均占地14.56平方米,建築面積13497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達3.55平方米。國小有教職工191人,其中專任教師155人,工人3人,代課教師33人,專任教師中,本課學歷9人,專科91人,中專45人,高中及以下10人,學歷達標率為93.5%。全鎮共有10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820人,其中住校生1087人。幼稚園有教師11人,3個炊事員,在園幼兒195人。

基礎建設

芷村鎮地處紅河水系和南盤江水系分水嶺上,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下降,境內水資源較為豐富,但分布不均勻。有白得龍潭、迷拉地龍潭、芷村龍潭、署格龍潭、石馬腳龍潭及橋頭、頭塘、租馬格、泥秋塘、關雲箐等水源構成南溪河上流水系,現有壩塘9個,泵站8座,有螞蚱溝、莊寨頭溝、蒼房坡大溝3條主要溝渠,中型水庫1座。全鎮共有大小溝渠300多條。鎮內交通較為便利,有昆河鐵路、蒙文公路、芷白公路,各村均修有簡易公路相通。

特色產業

(圖)芷村鎮芷村鎮優質梨種植

1、烤菸

芷村鎮的主要支柱產業是烤菸,在國家實行“雙控”政策的情況下,以“攻烤菸質量”為重點,2007年契約種植面積28000畝,實行收購量84024擔,僅烤菸一項,增加農民收入5252.39萬元。單價達12.5元每公斤,上中等煙達7萬多擔,占76.2%。

2、桃子

芷村鎮桃子種植主要集中在老芷村村委會和芷村村委會,品種主要是“油桃”“紅寶石”“一點紅”“雪桃”等,桂果面積:2006年約1380畝,產量2200噸,產值400萬元,2007年掛果面積1420畝,產量2630噸,產值394.5萬元。

3、大枇杷

芷村鎮黨委政府根據蒙自縣“8512”工程(即發展種植烤菸、苷蔗、大枇杷、小紅棗、優質稻、葡萄、蔬菜、蠶桑8個五萬畝、種植石榴12萬畝)發展思路,芷村鎮政府合理規劃大枇杷種植4530畝,由於上市時間早(約10月初至3月初),價格約在13元左右每公斤至20元每公斤,極大的鼓舞了農戶種植大枇杷的積極性。

資源介紹

(圖)芷村鎮芷村鎮生態林

1、砂資源

芷村鎮砂資源主要分布在距蒙自縣城13公里內的下菲禿村上菲禿村和老普白村,砂資源儲量豐富,砂質好,易於開採。轄區內現共有砂廠4個,即鑫盛、胡國榮、成偉、前景,生產的砂料有澆灌砂、砌磚砂、粉牆砂。主要運銷蒙自中心城市建設和鎮轄區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2、煤礦資源

芷村鎮轄區內有煤礦廠2個,即芷村煤礦工業區和石灰窯煤礦廠,兩個廠距芷村鎮約2.5公里處,在通往蒙文公路旁,交通便利,現地下可採煤儲存量約在1000萬噸,開採出的煤質量好,發熱量都在5000千卡以上,兩礦廠年採礦量在0.8萬噸左右,遠銷周邊城市和落足轄區內種菸農戶的需求。

3、石料資源

芷村鎮屬山區鄉鎮,石山面積大、石質好、存量大,交通方便,現有採石廠3個,即:K314石廠,驕詔石廠、萬豐石廠,現石場開採的石料有塊石、公分石、瓜子石、石粉,主要運銷蒙自中心城市建設和鎮轄區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名勝古蹟

(圖)芷村鎮芷村鎮一角

現芷蘭亭位於蒙自縣芷村鎮約五公里的地方是原芷村鎮所在地老芷村。在村子的正中有一個突起的小山包,山頂上有一座孤立的小亭子原名慶升亭又叫芷蘭亭。芷蘭亭由一八二師五四四團傾全團之力於民國34年八月十九日合建修建,在全村人的關心保護下於2005年元月五日重新對亭子進行了集資修繕。

老芷村芷蘭亭是蒙自縣內很少保存下來的一座建築,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對於它的由來,一直有著各式的傳說,至今人們還在流傳。本來建亭是為了報警,但為了能使自己的隊伍能在當地站穩,不讓當地民眾把自己趕走,於是就編撰出是為了能擋住騰空的馬,就要建一個亭,這樣當地兩個村(小坡頭、老芷村)才能安穩。其進行全面的修復,使這一古建築能得以更好地保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