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植物栽培學

《芳香植物栽培學》是何金明,肖艷輝所寫,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芳香植物栽培學》

本教材共分為六章。緒論及前四章是從總體上闡述芳香植物的定義和範疇、種類與分布、分類、栽培技術要點以及採收等;第五章則分別從草本、木本、藤本的角度對常見的近60種芳香植物的栽培技術進行了介紹,具體包括植物學特徵、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採收、化學成分及用途等方面;第六章根據芳香植物栽培的特點,選擇了芳香植物的種類識別、芳香植物的播種與育苗技術、扦插繁殖、整形修剪、揮髮油的提取及成分測定等關鍵技術環節進行實驗實訓。

目錄

緒論

一、芳香植物的涵義

二、芳香植物的特點

三、芳香植物栽培的意義

四、芳香植物的利用歷史

五、芳香植物的栽培利用現狀及利用途徑

六、我國芳香植物開發利用上存在的問題

七、芳香植物栽培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思考題

第一章 芳香植物種類、分布及分類方法

第一節 世界芳香植物種類及分布

第二節 我國芳香植物的種類及其自然分布

一、我國芳香植物的自然分布概況及其特點

二、我國芳香植物的地理自然分布及其特點

第三節 芳香植物的分類方法

一、根據植物學分類

二、根據生活習性分類

三、根據經濟用途分類

四、根據芳香部位分類

五、根據園林用途和功能分類

六、根據栽培條件分類

七、根據生物學習性分類

思考題

第二章 芳香植物與環境因子

第一節 溫度

一、芳香植物對溫度的要求

二、溫度對芳香植物的影響

第二節 光照

一、芳香植物對光照強度的要求

二、光照強度對芳香植物的影響

三、光照長度對芳香植物的影響

四、光的組成對芳香植物的影響

第三節 水分

一、芳香植物對水分的需求

二、水分對芳香植物的影響

第四節 土壤與營養

一、土壤

二、肥料

第五節 地勢

第六節 空氣

一、氧氣

二、二氧化碳

三、有害氣體

第七節 生物因素

思考題

第三章 芳香植物的繁殖與栽培管理

第一節 芳香植物的有性繁殖

一、種子的採收

二、種子的貯藏

三、種子品質檢驗

四、播種技術

第二節 芳香植物的無性繁殖

一、分株繁殖

二、扦插繁殖

三、壓條繁殖

四、嫁接繁殖

第三節 芳香植物的離體繁殖

思考題

第四章 芳香植物的採收與精油提取

第一節 芳香植物的採收

一、採收時期

二、採收方法

第二節 芳香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

第三節 芳香植物精油的產量與成分

一、芳香植物產量及其構成因素

二、芳香植物精油的化學成分

三、影響芳香植物精油產量和品質的因素

四、提高芳香植物精油產量和品質的途徑

思考題

第五章 主要的芳香植物

第一節 草本芳香植物

一、艾蒿

二、黃花蒿

三、孔雀草

四、風信子

血、香紫蘇

六、鈴蘭

七、靈香草

八、薄荷

九、薰衣草

十、羅勒

十一、鼠尾草

十二、香蜂花

十三、廣藿香

十四、紫蘇

十五、香青蘭

十六、神香草

十七、茴香

十八、蒔蘿

十九、香茅

二十、香葉天竺

二十一、月見草

二十二、香根鳶尾

二十三、香根草

二十四、姜

二十五、姜花

二十六、晚香玉

二十七、纈草

二十八、芸香

二十九、香堇

第二節 木本芳香植物

一、迷迭香

二、山雞椒

三、樟樹

四、肉桂

五、米蘭

六、八角

七、花椒

八、玳玳

九、檀香樹

十、茉莉

十一、桂花

十二、暴馬丁香

十三、白蘭

十四、含笑

十五、梔子

十六、依蘭

十七、玫瑰

十八、臘梅

十九、興安杜鵑

二十、檸檬桉

二十一、紫穗槐

二十二、瑞香

二十三、金合歡

二十四、岩薔薇

第三節 藤本芳香植物

一、胡椒

二、香莢蘭

三、忍冬

四、木香花

第六章 芳香植物栽培學實驗實訓

實驗實訓一 芳香植物種類識別

實驗實訓二 芳香植物的播種與育苗

實驗實訓三 芳香植物種植及生育期觀察記載

實驗實訓四 芳香植物扦插繁殖

實驗實訓五 芳香植物整形修剪

實驗實訓六 芳香植物精油的提取

實驗實訓七 芳香植物精油組成成分的測定

實驗實訓八 芳香植物茶飲製作

實驗實訓九 芳香蠟燭的製作

實驗實訓十 芳香肥皂的製作

實驗實訓十一 芳香工藝品的製作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