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橋鎮

芳橋鎮

芳橋鎮位於江蘇省宜興市的東部,總面積57平方公里,人口3.3萬,下轄9個行政村、2個居委。,先後被評為“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鎮”、“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鎮”、“江蘇省文明單位”、“無錫市新型小城鎮”、“無錫市衛生鎮”、“無錫市社會治安安芳橋鎮”等。宜興市芳橋鎮,是西晉征西大將軍周處和當代科學巨匠周培源先生故里。芳橋鎮總面積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萬,其中外來人口1.3萬,是宜興較具活力的鄉鎮。

基本信息

人文環境

芳橋鎮潮音寺
芳橋境內擁有陽山湖潮音寺燒香港等名勝古蹟,是一個環境優美、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人傑地靈的江南名鎮,是西晉大將軍周處的故里、當代著名科學家周培源和天文學家童傅都出生在這裡。具有80年歷史的“夏芳中學”培育了大批的人才,素有“教授之鄉”的美名。鎮區歷史文化古蹟較多,有與晉代周處相關的跑馬道試劍石甘草墩架弓山;有清末與周培源父子相關的培源故居後村國小芳橋蠶種場;有民國於佑任題詞的陽山國小(現芳橋國小);有明代周延儒出資建造的市級文物——扶風古橋。芳橋擁有過“陽羨第一人物——周處”、“宜興第一古寺——潮音寺”(周處之母所建)、“江南第一亭——孝感亭”和專供東吳孫權之母吳國太前往潮音寺進香的河道,名曰“燒香港”,河名沿襲至今。

建制沿革

芳橋鎮芳橋鎮
芳橋鄉於(陰曆)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解放。由宜興縣軍事管制委員會通令為芳橋鄉人民政府。同年十月,廢除保甲制建立村組制,並以鄉設立黨支部。一九四九年六月至一九五五年,歷經了分小鄉、土地改革、互助組、初級社運動。一九五六年二月進行第一次並鄉,改稱芳橋鄉人民委員會。一九五八年九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撤銷鄉、村建制,建立公社、大隊建制,本鄉為湖濱公社後,原芳橋大隊改為芳橋公社。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六七年三月,由於受“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公社工作日處癱瘓。公社工作由同級人武部部長抓總(主持),一九六八年五月,以社建立革委會。一九七一年十月恢復建立了芳橋公社黨委,一九八一年由公社革委會改為公社管委會。一九八三年五月,實行政社分設,芳橋公社黨委、公社管委會改稱為芳橋鄉黨委、鄉人民政府。1986年1月至1988年3月為宜興縣芳橋鄉黨委、芳橋鄉人民政府,1988年3月5日宜興撤縣設市,本鄉更名為宜興市芳橋鄉黨委、芳橋鄉人民政府。1993年2月27日撤鄉建鎮,更名為宜興市芳橋鎮黨委、芳橋鎮人民政府。2000年6月15日原扶風鎮和芳橋鎮合併成立新的芳橋鎮。

經濟環境

芳橋鎮芳橋鎮
芳橋鎮是經濟發達的開放地區,現有400餘家工業企業,近1800多種工礦產品,逐步形成了化工、塗料、冶金、機械、化纖、建材六大支柱行業。有宜興邦爾特集團江蘇洪流集團無錫虎皇漆業等一批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三產流通業發達,華東地區最大的糧食加工交易市場就在境內。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億元,實現工業應稅銷售22.64億元,完成工業後勁投入2.8億元,芳橋鎮工業應稅銷售超2000萬元的企業已達20多家,其中應稅銷售超億元的企業達5家,應稅銷售5000萬元以上企業10家;45家骨幹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以上,占芳橋鎮總額的80.3%。

芳橋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500萬公斤左右,近幾年來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家禽養殖、特種水產、花卉林果、無公害蔬菜、無公害水稻等5個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百畝大棚基地、千畝蘆筍基地、萬畝生態農業基地已啟動。“一村一品”工程逐步實施,高效農業比重繼續增大,新建了食用菌基地,擴建了草莓示範基地和吊瓜基地,完成了扶風村千畝高效農業示範區一期工程。水產養殖、林果等10多個基地示範效應進一步顯現。

芳橋鎮芳橋鎮
芳橋工業集中區前期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總詳控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現已實現了道路、供電(建有11萬千伏安變電所一座)、供水、通訊、有線電視和土地平整等基礎設施的“五通一平”,建成區面積已達1.5平方公里。,有入區企業62家,其中外資企業6家,以機械、紡織、電子為主導產業,2006年入區企業實現工業應稅銷售12億元,展現了騰飛發展的勃勃生機。這裡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公路連線滬寧、寧杭高速公路的錫宜高速屺亭互通口距芳橋工業區僅4.6公里,正在建設中的新錫宜公路貫穿園區,規劃中的揚(州)宜(興)高速互通口就設在工業區。航空距常州機場55公里,無錫機場60公里,南京祿口機場120公里,杭州蕭山機場180公里,上海虹橋機場180公里,浦東國際機場200公里。鐵路距新(沂)長(興)鐵路宜興站僅8公里。海運距上海港180公里,張家港90公里。河運?有二條五級航道縱貫芳橋鎮,大型船隊可直達長三角主要城市。

農業產調工作穩步推進:針對當前新的農業形勢,積極轉變農業結構調整的工作思路,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強化措施。加強已經調整項目的管理提高工作,確保調整一塊、成功一塊。扶持基地。重點擴建了扶風草莓基地,新增鋼架大棚30畝,使大棚草莓基地面積達100畝以上,新增吊瓜基地2個,面積100多畝。效益凸現。大棚草莓、早熟梨葡萄等畝均效益3000-6000元;從香樟等苗木情況看,效益更為明顯,4年生香樟,畝產值約為2萬元;水產養殖效益也比較明顯,畝效益一般在1000元以上。

富民工程

芳橋鎮芳橋鎮
富民工程紮實推進:芳橋鎮人均收入達6575元,比上年增長665元,增幅11.99%。勞動力轉移成效明顯。共培訓農村勞動力392人,勞動力轉移670人。新辦工業企業25家,吸納從業人員350人,使民眾通過就業實現了增收。社會保障工作有序實施。社會保險體系更加完善,新增社會養老保險619人,芳橋鎮累計達6435人。重點做好了農村大病住院醫療保險和企業職工住院醫療保險工作,芳橋鎮有16842名城鄉居民參加了2006年度住院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提前實現了應保盡保的目標。有6371名純農民開始享受每人每月31元的農民基本養老保險金。158名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也已開始實施。社會救助工作繼續加強。重視和關心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組織開展慈善“一日捐”、結對扶貧等活動;在搞好農村臨時困難補助的基礎上,有310戶列為低保發放對象。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重點實施了工業集中區的亮化工程、金犀大道的拓展延伸、鎮文化活動中心建設、龍眼小區安居房建設、農村的道路橋樑改造、農村改廁第一期工程、架弓山第二期覆綠整治工程、屺分路芳橋段、芳塍路芳扶路等主要公路兩側綠化工程,引橫入芳及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全面推進,新安裝自來水用戶1770多戶,使安裝自來水用戶增至5534戶,占芳橋鎮總戶數61.3%。鎮村環境和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科教興鎮

芳橋鎮芳橋鎮
實施科教興鎮戰略:重視科技工作。加快網際網路普及套用,推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最近幾年先後獲得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鎮、無錫市科普文明鎮。注重科技發展,在企業建立科研協會8家,創省級註冊商標1隻—虎皇商標;申報國家級重點新產品1隻;申報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隻,並已通過審批立項;申報省級火炬計畫1隻;申報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4家;申報宜興市農業科技項目4隻;宜興海灣窯業有限公司愛德普精工機械有限公司共申報專利3隻,從而促進了企業利用科技提升發展平台。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著力抓好鎮村領導人才、科技人才和企業家三支人才隊伍的建設,積極培養、引進和使用好各類高素質人才。牢固確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繼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利用鎮成校教育陣地積極開展技工技能培訓和農民的轉移就業培訓,立足為地方企業輸送更多的高素質勞動者。

社會事業

芳橋鎮無錫市泉豐電子有限公司
芳橋鎮集鎮建設規劃合理,鎮內供水、電力、通訊、中國小校、文化設施、鎮民活動中心及金融、保險、醫院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電力供應充足,芳橋鎮建有35KV變電站1座,110KV變電站1座,程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5萬門,電話機用戶數量達8487門。籌資1000多萬元,恢復重建潮音寺,兩項主體工程已經完工,預計2007年5月份可正式對外開放,芳橋國小通過了省實驗國小複查考核,芳橋、扶風幼稚園順利通過了一類幼稚園的驗收;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培源中學中考成績在宜興市同類學校中名列第一。2006年,芳橋鎮再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教育先進鎮。投資250餘萬元建成了2300平方米的鎮文化中心綜合樓,充分發揮鎮文化中心載體作用,舉辦了書畫展等文化活動;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村村建體育健身工程”正在實施;完成了有線電視光纜改造,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0%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