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花橋是侗族人民建築藝術的精華。侗族人民在環繞村寨的河流上或穿寨而過的小溪上,建起一座座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花橋。
從結構上花橋可以分為亭閣式和鼓樓式兩種。橋面上有亭閣式建築的是亭閣式花橋,這種花橋在侗族地區是常見的。在比較寬闊的河面上,往往在大橋長廊上加蓋3至5層的四檐四角的鼓樓式建築,這便是壯觀的鼓樓式花橋。
各地美麗花橋
桂林的花橋
花橋位於七星公園小東江與靈劍溪匯流處。據《靜江府城圖》石刻的繪製,宋代已有此橋,石砌五孔,橋式和橋亭大致與當代的水橋部分相同。花橋多有易名,宋代,因建於嘉熙間,名嘉熙橋;明代,以附近花木繁茂,更名花橋;清代,因東端有小山平坡突起,形如柱,改名為天柱橋。元末明初,該橋被洪水沖塌。明景泰七年(1456),桂林知府何永全在原來的橋基上“架木為橋”。嘉靖十九年(1540),靖江安肅王妃徐氏,重修為現存的四孔石橋,同時增旱橋6拱,以加強排洪。橋分東西兩部分,東段為水橋,長60米、寬6.3米、高8米;西段為旱橋,長65.20米。1965年整修時新增一孔為七孔。平常兩江之流從水橋緩緩南去,汛期洪水則從旱橋排泄。整修後,橋亭及旱橋勾欄均改為混凝土結構。
花橋自古景色迷人,山光水色,幽雅綺麗,讓人心曠神怡。北望花橋,水橋四孔與倒影,通圓如四輪明月,有“花橋虹影”美譽,甚為壯觀,在這裡,有月看水中映月,無月看橋孔影月。四孔臨水,圓月可數,正是: 花橋常有月,慧眼數團圓。
地坪鄉的花橋
位於貴州黎平縣地坪鄉的花橋,橫跨在美麗的南江河上,橋身長約70米,寬約4米,距水面高8米。橋上建有三座橋樓,中樓高約5米,是一座五重檐四角攢尖頂的鼓樓,頂上安裝有葫蘆寶頂,橋兩端是三重檐歇山頂高約3米的鼓樓。橋翼角巧裝套獸,橫廊頂脊裝飾泥塑鴦鴦、鳳凰。廊內兩側繪有侗
族風俗畫和花鳥山水畫,形象生動。橋北端配建一座高約9米的六角攢尖頂的風雨亭。亭中常住著一位老人,他一年四季從早到晚,在這裡沏上茶水,供來往行人飲用。橋的柱頭上掛著一捆捆由熱心的侗族婦女扎制的草鞋,為行人提供方便。隆冬季節,寨里的人還輪流挑柴來生火,供行人歇息時取暖。這些暖人的情意,顯示了侗族人民樂於助人,熱情待客的美德。
芷江侗族自治縣的花橋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有一座現今中國最大的風雨橋,名龍津橋。這座橫臥在舞水上的風雨橋始建於明代萬曆十九年(1591年) ,400多年來經過多次損毀和多次重建,一直是湘黔公路的交通要塞,是商賈遊客往來雲集的繁華之地,史稱三楚西南第一橋。1998年初,為恢復這一歷史名勝,開發旅遊資源,芷江侗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決定重修龍津侗鄉風雨橋。 1999年初,正式動工修建龍津橋;1999年11月7日該橋竣工投入使用。新的龍津風雨橋全長246.7米,寬12.2米,人行道寬5.8米,人行道兩側長廊共設廂房式店面94間,使其不僅具有旅遊觀光、交通往來的功用,而且還是世上獨一無二的風雨橋商業步行街,長長的橋廊上相隔不遠就建有一座橋亭,一共是7座橋亭,中間最高的一座橋亭高17.99米。登上亭台可以觀賞舞水兩岸風光,河西巨大的建築群是全國內陸最大的一座媽祖廟----天后宮;河東岸邊是侗鄉最大的吊腳摟群,遠處群山疊翠,近處舞水飛濺,恰似一幅飄動的風光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