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芏子口村隸屬於山東省膠南市珠海街道辦事處,位於膠南市區西7.4公里處,土山西南麓地處丘陵,該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北與“同三”高速公路出入口接壤,王草公路、“同三” 高速公路沿村後通過。南鄰市世紀大道,隔204國道5公里。
村名由來
據傳,明洪武二年(1369)李姓從雲南遷此立村,因地處山口,並生有一種茳芏草,故名芏子口(芏:當地方音讀zhun )。 據民國版《增修膠志·疆域》載,自清道光年間至民國時稱芏子口。
人口耕地
該村村域東西1.5公里,南北3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08畝,自然山林2000畝。2004年有309戶,人口1035人。除李姓居民外,尚有鄧姓、張姓、冷姓、趙姓、薛姓、徐姓、王姓等少數居民。
經濟概況
該村歷史上以農、林、牧為主。舊社會因土地較多,廣種薄收,生產工具落後,生產方式原始。1
949年解放後,該村農業、林業、牧業生產逐年發展,並相繼興辦了工、副業。到上世紀60年代又開創了建築業、加工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突飛猛進,通過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到2004年,形成了弓圓式大棚種植、苗木種植、畜牧養殖、建築、三產等較大規模的支柱產業,村級經濟有了增長的發展。現有板栗400畝、茶園110畝、弓圓式大棚52個、冬暖式棚52個、苗圃50畝、養殖小區150畝。該村風化沙資源豐富,約1000畝,已開採200畝。2004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5130元。文明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也得到全面發展。對村內道路進行了整修。並實現了亮化、綠化、美化“三化”標準;2004年投資新建320平方米的辦公室和306平方米的幼稚園各一處;截至2004年有25名學生考入大、中專學院,有5人成長為黨政副處級以上、軍隊營級以上幹部,有5人成為所在行業、單位的高級專業人才;全面推行了農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對獨生子女戶由村集體統一交納備用保險金,計生戶並享受到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開展了評選“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活動,使村民素質不斷提高,村風村貌煥然一新。
獲得榮譽
該村被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和“高效農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