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舍利
舍利俗稱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師釋迦牟尼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因而又稱佛骨、佛舍利。其後亦指高僧死後焚燒所遺之骨頭。舍利形狀有圓形、橢圓形...
概念義釋 形成原因 舍利的分類 流傳歷史 -
佛祖舍利
佛祖舍利,佛教敬仰和崇拜舍利是從釋迦牟尼佛祖的舍利開始。佛火葬後,遺下有舍利一石六斗,其中有一塊頭頂骨、兩塊骨、四顆佛牙,還有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
舍利簡介 舍利來歷 傳入中國 舍利分布 佛指舍利 -
佛指舍利
佛指舍利,舍利,梵語中意為“屍骨”,指死者火化後的殘餘骨燼。通常指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固體物,如佛發、佛牙、佛指舍利等。佛教經典中把舍利分為兩類:一...
介紹 傳入中國 第一枚佛指舍利 第二枚佛指舍利 第三枚佛指舍利 -
佛牙舍利
佛牙舍利:一般指釋迦牟尼佛的牙齒舍利,屬於佛舍利(牙和指等)之一。據記載,公元前486年,釋迦牟尼80歲涅槃時共留下八萬餘顆舍利,其中的佛牙舍利、佛指舍...
涅盤 西域記載 流散 法獻佛牙 真偽問題 -
佛頂骨舍利
佛頂骨,梵文音譯“烏率膩沙”。本指佛頂肉髻,“頂骨湧起,自然成髻是也”(《無上依經》)。佛涅盤後,特指頂骨舍利,“頂骨結實,窮劫不壞”(《大般若波羅密多...
概念解釋 形狀特點 史料記載 舍利由來 歷史淵源 -
佛指真身舍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法門寺佛骨舍利的迎奉,被提到了朝庭議事日程上來了。 貞元六年(790),屆法門寺真身寶塔“三十年一開”,唐王室禮迎佛骨舍利的法定之期。 ...
-
舍利[佛陀涅盤火化結晶體]
舍利是梵語śarīra的音譯,是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在佛教中,僧人死後所遺留的頭髮、骨骼、骨灰等,均稱為舍利;在火化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為舍利子或...
概念義釋 形成原因 舍利的分類 流傳歷史 -
淨慈寺
淨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初名“慧日永明院”,始建於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至今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由於歷代君主多崇佛,故淨慈寺在歷史上是杭城最大的寺院...
景點介紹 歷史沿革 傳說 毀建概況 主持、禪師名錄 -
唐代舍利寶函
唐代舍利寶函是中國唐代用於瘞埋佛骨舍利的成套容器。除最外重常為石函外,內重寶函多以金屬製作,最裡面的兩重常以金銀製成小型棺槨形狀,雕飾精美,是唐代金銀細...
唐代舍利寶函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禪眾寺舍利銀槨
禪眾寺舍利銀槨是1960年5月鎮江甘露寺鐵塔地宮中出土的文物。
基本信息 文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