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類
按其形狀分為下述幾種,但其乳頭數和分布情況是各有不同的。
絲狀乳頭
絲狀乳頭(filiform papilla)數量最多,遍布於舌背。乳頭呈圓錐形,尖端略向咽部傾斜,淺層上皮細胞角化脫落,外觀白色,稱舌苔。
菌狀乳頭
菌狀乳頭(fungiformpapilla)數量較少,多位於舌尖與舌緣,散在於絲狀乳頭之間。乳頭呈蘑菇狀,上皮不角化,內有味蕾。固有層富含毛細血管,使乳頭外觀呈紅色。
輪廓乳頭
輪廓乳頭(circumvallate papilla)。一般為7—9個,排列在界溝的前方,體積最大,呈圓輪狀,周圍有深溝環繞,溝內有味蕾,司味覺
葉狀乳頭
葉狀乳頭(foliate papilla,位於舌的側緣,形成褶狀)。上述類型中,一般除(1)和(2)外,在其上皮中均具有味蕾。
人體分布

①絲狀乳頭:細而長,呈白色絲絨狀,遍布舌體表面,由於其淺層上皮細胞不斷角化脫落,並和食物殘渣共同附著在舌黏膜的表面形成舌苔,健康人舌苔很淡薄。
②菌狀乳頭:散在於絲狀乳頭之間,頂端稍膨大而鈍圓,肉眼看呈紅色點狀。
③葉狀乳頭:位於舌側緣後部,呈皺襞狀,人類不發達。
④輪廓乳頭:最大,約有7-11個,排列在界溝的前方,乳頭頂端特別膨大,呈圓盤狀,周圍有環狀溝環繞。輪廓乳頭、菌狀乳頭、葉狀乳頭以及軟齶、會厭等處的黏膜上皮中有味覺感受器——味蕾。
乳頭炎
引起原因
引起舌乳頭炎的原因很多,主要分為全身因素和營養不良因素,如維生素缺乏、血液病、濫用抗生素等,都會引發。辛辣食物刺激,殘根殘冠牙的銳利邊緣,不良修復體或其他不良習慣等刺激因素也會導致舌乳頭炎的發生舌乳頭炎表現各不相同。
絲狀乳頭炎
光滑舌是其突出表現,初為絲狀乳頭髮生慢性炎症,導致絲狀乳頭萎縮,舌背呈火紅色,可有淺溝紋,舌受刺激後易引起燒灼樣痛,亦可伴有麻木感和口乾。
形色舌乳頭炎
菌狀乳頭炎菌狀乳頭光亮,呈深紅充血狀,病人無燒灼痛或刺激痛。
葉狀乳頭炎
葉狀乳頭位於舌部側緣,呈上下垂直排列的皺褶,接近咽部,實為淋巴樣組織,在咽部發生炎症時常波及此乳頭。局部刺激亦可引起炎症,此時葉狀乳頭明顯充血發紅,腫大,病人常覺疼痛,不適。
臨床表現
輪廓乳頭炎輪廓乳頭位於界溝前方,呈人字形排列,很少發生炎症,偶發炎症只感不適,但因其有較多的味蕾分布,受損後可引起味覺障礙,病人往往在偶然伸舌時,發現輪廓乳頭而誤認為腫瘤而來就診。
舌乳頭炎臨床表現應針對發病因素進行處理,如治療貧血,補充維生素,戒菸酒等,如病人誤認為腫瘤時,應耐心解釋,尤其對絕經期婦女,因其精神負擔較重。此外,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用溫和沖洗劑,以保持口腔清潔,葉狀乳頭炎患者可用潑尼松龍懸液0?5ml加0?5%普魯卡因1ml局部注射。
舌頭疾病
舌頭是人體的特殊部位,舌質和舌苔的變化常能反映內臟功能的改變,所以在中醫診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實,舌頭本身也可以發生各種疾病,常見的有舌部的咬傷、燙傷、潰瘍、腫瘤等。還有一些特殊的舌病,是由於發育的缺陷或某些特殊原因造成,臨床醫生應注意識別。
光面舌
又稱舌乳頭萎縮,由於絲狀乳頭萎縮使舌表面色紅而光滑,類似於中醫所說的“鏡面舌”。
皺襞舌

地圖舌
多見於男性兒童,為原因不明的良性炎症性疾病。表現為舌面部分絲狀乳頭減少,形成不規則狀或地圖狀,色紅,邊界清楚。一般無自覺症狀,患者自己不易察覺。病程可持續數月到數年,大多能自然緩解,不會產生不良後果,故無需治療。
黑毛舌
為絲狀乳頭增生和角化過度,加上產生色素的細菌或真菌作用,局部色素增加,使舌質表面呈黑色或棕灰色,一般無症狀。本病多見於中年,原因不明,有的與服藥有關,如某些抗生素或治療潰瘍病的藥物等,有的與吸菸有關,一般不需治療。
強直舌
又稱結舌症,主要是由於舌系帶短小使舌的活動範圍受限而影響說話,為發育缺陷所致。如果明顯影響舌的正常功能,可以考慮外科手術糾正。
巨舌
即舌的體積增大。本病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因先天發育異常者不需治療;由血管瘤、淋巴管瘤、神經纖維瘤等引起的可通過外科手術治療;見於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澱粉樣變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舌痛症
舌灼症、舌熱症同屬一類,為舌的主觀感覺異常。常見於中年或老年婦女,或局部疼痛,或燒灼感,或局部發熱,性質和程度不同,以舌尖部最敏感。疲勞、飲酒或刺激性食物均可增加不適感,口腔檢查無任何異常發現。本病多與精神因素有關,也可能伴有全身性疾病,如惡性貧血、煙酸缺乏等。一方面應進行必要的檢查,及時發現並治療全身性疾病;同時要解除患者的顧慮,保持心情舒暢。必要時服中藥治療。
舌炎種類
地圖舌、毛舌、溝紋舌、正中菱形舌炎、舌乳頭炎、萎縮性舌炎都可能有血管充血,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等病理改變,都可包含在舌炎的範疇內。
溝紋舌溝紋舌又稱為裂紋舌,一般也不需治療。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對疼痛者先清洗溝紋,再作相應的治療。
毛舌毛舌是一種非特異性慢性炎症。由於舌背上絲狀乳頭的角化上皮延緩脫落,增生的絲狀乳頭形成絨毛狀而得名。多由於食物、藥物、抗生素的長期套用,吸菸等口腔環境改變而致。多發於舌背的後2/3或舌中部,可染色形成紅毛舌、黑毛舌,猶如麥浪倒伏,毛長1mm以上,若過長還可刺激軟齶,有癢感或噁心;黑毛舌中央部分顏色深而周圍較淺。患者無明顯不適,舌活動正常,數周內可自行脫落。無特殊方法治療。儘可能查出病因,對症處理,注意保持口腔清潔,戒菸,或局部塗制黴菌素液。
正中菱形舌炎發生於舌盲孔前、舌背中線區(即人字溝前方)的菱形或似菱形的、圓形或橢圓形的無乳頭病損,其直徑約1cm左右,顏色微紅,與周圍組織有明顯的界限;有時局部呈結節狀,觸之較硬,但基底部較軟,不需要治療,可用洗必泰液漱口。
舌乳頭有絲狀乳頭、菌狀乳頭、輪廓乳頭、葉狀乳頭。絲狀乳頭炎即萎縮性舌炎。菌狀乳頭位於舌前方及舌尖部,炎症時菌狀乳頭充血、紅腫,腫大的乳頭有灼痛感,尤其是進食過熱和辛辣食物時刺激性疼痛明顯,其原因不明,與維生素B族缺乏、貧血及局部受到漱口劑、食物、理化等刺激有關。輪廓乳頭炎偶有發生,乳頭腫大、發紅,局部有腫大不適感。葉狀乳頭在人類已退化,呈皺褶狀位於舌緣兩側,接近咽部,在咽部炎症和尖銳牙尖等刺激影響下發生炎症,此時葉狀乳頭皺褶加深、紅腫,舌動作時疼痛,可有刺激痛、灼痛,應注意與發生於此的惡性腫瘤鑑別。治療葉狀乳頭炎要去除局部刺激,可用強的松龍混懸液注射。
萎縮性舌炎又名光滑舌,是絲狀乳頭的慢性炎症。在維生素B族缺乏、貧血、真菌感染或其他全身疾病等情況下絲狀乳頭萎縮,舌背光滑呈紅色,而菌狀乳頭突出、紅腫、肥大。嚴重者菌狀乳頭也萎縮,舌面無舌苔,有灼熱、灼痛感,對外界刺激敏感,常因受到損傷而有小面積的糜爛或潰瘍。
正中菱形舌炎、舌輪廓乳頭炎常被患者懷疑為腫瘤,應注意區分,必要時取活組織檢查以確診。舌葉狀乳頭炎發生之處可能發生惡性腫瘤,治療前應先排除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