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臭氧污染](/img/f/1f4/nBnauM3X4ITNwMzN1ITM4cjMzQTM4YDO4kDOyQTNwAzMxAzLyE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臭氧(ozone)是地球大氣中一種微量氣體,大氣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於大氣層的上部或平流層,離地面有10~50千米,可以吸收太陽釋放出來的絕大部分紫外線,使動植物免遭這種射線的危害。但是,近地面大氣中的臭氧,主要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光化學反應而產生,一旦超標,對環境以及人體健康的危害都很大。
地面臭氧的形成主要有兩大要素,一是由發電廠、燃煤鍋爐、塗料油漆和機動車尾氣排放出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二是高溫和光照。每當夏季來臨,氣溫升高,光照增強,加之污染物排放,臭氧極易發生超標現象。
污染標準
國際上對於臭氧的安全標準越來越嚴格。
歐盟規定的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已於2010年下降到了60nmol/mol(約等於120微克/立方米),而且一年中平均值超過這個標準的天數不能多於25天。
中國2012年新修改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也增加了關於臭氧的控制標準: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為一級100微克/立方米,二級160微克/立方米。按照空氣品質標準,當臭氧1小時平均濃度超過200微克/立方米時,意味著開始造成污染。污染來源
近地面空氣中的臭氧,其中一部分來自於高空臭氧層的流入,還有一些來自於土壤、閃電、生物排放等等,這些可以歸為“天然源”,本來就在自然界存在。而造成臭氧污染的主力軍是“人為源”:燃煤、機動車尾氣、石油化工等排放出的一次污染物,比如NOx(氮氧化物),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生成臭氧和其它NOx,這就是“二次光化學反應”。
有研究表明,每年近地面層的臭氧污染中,只有23%來自於大自然本身的臭氧層輸送,而有高達48%是來自於NOx等污染物的光化學反應,剩下的則來自於區域外的遠距離傳輸。可以說,城區中臭氧濃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量。
主要危害
![臭氧污染](/img/e/851/n5GcuM3X3EjNxcDM2EDN5ETN5QTM3cTN4QjMxADMwAzMxAzLxQ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如何防護
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幫助減少臭氧污染:在春末、夏季和初秋季節的下午和傍晚減少汽車的使用。不要在這些時間使用以汽油為動力的草坪設備。不要在這些時間給汽車加油。不要在這些時間生火或進行戶外燒烤。保證您的汽車或船舶的發動機處於正常狀態。確保您的輪胎適當充氣。
使用環保油漆、清潔劑和辦公用品(其中部分化學品是VOC的來源)。
節約能源。
個人防護
室外臭氧濃度高時,建議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減少室內通風換氣次數,如果有條件,可開啟室內空氣淨化設備。
外出時,敏感人群需要做好防護,可佩戴帽子、眼鏡及口罩等防護產品。
平時應適量增加體育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可適當減輕臭氧對上呼吸道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