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情
那架EC-121返回雅典機場,諾維基和監聽員被立即帶到信息處理中心。諾維基回憶說:“當我們走進信息處理中心大院時,這裡已經接到‘自由號’遭到襲擊的訊息。國家安全局的文職人員立即取走我們的錄音帶,開始破譯。”
下午2時50分,攻擊仍在進行之時,在克里特島附近游弋的美國“美洲”號航母接到命令,起飛4架A-4“天鷹”武裝攻擊機,與此同時,“薩拉托加”號航母也接到命令,起飛4架A-1武裝攻擊機。下午3時5分,美國第六艦隊通知派飛機保護“自由號”。
這個時候,美國總統詹森接到電話:“自由號”在地中海被魚雷擊中。國家安全局最擔心的事情終於變成了現實。該局副局長立即給聯合偵察中心副主任維尼雅德打電話,要求將文字材料儘可能地燒毀,電子設備能破壞的也一律破壞掉。
但維尼雅德的回答讓托迪拉做夢都不會想到:華盛頓高層剛剛給他打來電話,認為最要緊的事情是確保不讓以色列人難堪。為了不讓美國記者拍到“自由號”遇襲的照片,激起美國國內的反以情緒,應儘快將“自由號”炸沉!托迪拉在震驚之餘沒有忘記就這次對話寫下備忘錄,並立即將它鎖進了保險柜里。
很快,“自由號”沉沒一事便出現了另一個版本:“它是一艘通信研究船,由於中東局勢緊張,它被派到地中海,目的是為派駐地中海諸國的美國使館的通信聯繫起中轉站的作用。可惜它偏離了方位。”“自由號”依舊濃煙滾滾,但讓這一事件沉入大海的工作也由此拉開了序幕。這次襲擊持續的時間不到一個小時,“自由號”代價沉重:34名船員死亡,其餘大多受傷。
詳情
背景
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前夕,一直在(東經0°、北緯0°)待命的美國國家安全局“自由”號(USS Liberty),奉命向埃及和以色列邊境附近的海域全速前進,以獲得更多的信號情報。
“自由”號的前身是1945年下水的貨輪“西蒙斯勝利”號。1963年,海軍購買了該船並進行了改裝、更名。1964年4月1日,它被歸類為“技術研究船”,代號AG-TR-5。1965年2月,它被進一步改裝為國家安全局的信號情報收集船。排水量7 700噸,長139米,寬19米,航速17.5節,編制官兵358人。它只裝備了4挺12.7毫米機槍,剩餘的地方是密密麻麻的各種天線。
在非洲海岸附近轉悠了兩年後,“自由”號有了用武之地。他高速駛向目的地,但正在它路過西西里島南邊的時候,阿以戰爭爆發了。這次戰爭,史稱第三次中東戰爭,又稱六日戰爭。
在以色列軍隊大勝的同時,“自由”號也接近了西奈半島的阿里什(EI Arish)。覺得戰區風險過大的上級至少發出5次命令,要求它退出當前海域,遠離戰區,但陰差陽錯的是,“自由”號一份也沒收到。
起因
1967年6月8日的清晨,“自由號”在距西奈半島12英里多的地中海的公海上自西向東遊弋著。就在這時,死神悄悄向他們一步步地逼近。
原來,這些美國人看到了“不該看到”的事情:約60名埃及戰俘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反綁雙手推到牆腳,以軍用機槍悉數掃死。一時間,槍聲陣陣,血染沙灘,蒼天可鑑。道理
很簡單:沒那么多的房子收容埃及人,也沒有那么多的士兵來看管這些戰俘,於是以色列便採用了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駛過西奈古城阿里什的“自由號”恰好看到了這一幕,這便決定了“自由號”的悲慘命運。與此同時,觀察這條船整整六個小時的以色列人慌了手腳,“自由號”是條美國船,美國人可得罪不起;但它又是艘間諜船,上面什麼偵察設備都有,剛才發生的見不得人的事肯定讓它瞧清楚了;船上的人難免會走漏風聲,記者們是不會放過挖掘這個有價值的“金礦”的;此事若是一傳開,以色列的臉面還往哪裡擱?於是,殺人滅口的想法便萌生了。儘管以色列當時正全力巴結美國,但擊沉這艘船和消滅上面知情人的事情還是決定了。
發展
於是,以軍先派“諾拉特拉斯2501”型偵察機去打前站,偵察員告訴地面指揮部,該船船頭標有醒目的GTR-5字樣,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財產。當船上的人看到頭上的偵察機時,還友好地同上面的飛行員招招手。美國人覺得一切很正常。他們沒想到,此時以軍一位指揮官正向總參謀長拉賓謊報軍情,說他的部隊遭到“身份不明”的船隻的炮擊。拉賓下令立即調查此事。中午12時5分,抹去識別標誌、裝有50毫米口徑機炮和火箭彈的以軍“幻影”式飛機來“調查”了,同時還有三艘魚雷艇
從以色列的港口出發,全速沖了過來。真正的死神來臨了。船上的人還沒弄清是怎么回事,一陣彈雨便迎頭砸了下來,以色列人拿出痛打阿軍的勁頭乾開了,船上立時騰起一片煙火,傳出鬼哭狼嚎的哀鳴。這些美國大兵多數人是美國猶太人,搞監聽正用得著這批會說希伯來語的人,他們哪見過這種場面?!以軍的魚雷艇也毫不客氣,衝上來照著“自由號”就是幾發魚雷,給它的船體開了個齜牙咧嘴的大天窗。這時,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船長威廉·麥戈納格爾聲嘶力竭地命令報務員詹姆斯·哈爾曼,趕緊向不遠的第六艦隊呼救,後者好不容易吐出幾個字:“我們受到身份不明飛機的襲擊,請立即支援!”並順手升起一面特大號美國國旗表明身份。然而,第六艦隊的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卻說他要等到明確指令才能採取行動。
這邊“幻影”式飛機傾瀉完彈藥剛剛離去,那邊“超級軍旗”式飛機又趕來展開第二輪攻擊,大有將“自由號”一舉徹底摧毀之勢。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高空中有架美軍的EC-121電子偵察機恰好目睹了這一切,他們大為吃驚,立即把這個情況向上級作了匯報。
這件事最終捅到美國總統詹森那裡。他嚇壞了,以為是蘇聯人打了美國船,因為當時兩國有上百艘戰艦聚集在地中海里,他生怕因此而引發美蘇兩國的核大戰。後來知道是以色列人幹的,總統才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了下來,他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結果
道歉是必要的。當時的以色列總理艾希科爾帶領達揚、拉賓等人前去美國大使館道歉,大使迅速接受了這一道歉並派海軍武官厄內斯特·卡斯爾上尉上船看看。卡斯爾搭乘以方的直升飛機來到“自由號”上。整個情況夠慘的:以色列人把整條船都給毀了,全船共有821處中彈
,到處是可怖的彈孔和殘骸;共有34名美國官兵被打死,164人受傷,到處是一片哭爹喊娘的哀嚎。第六艦隊把四處起火、幾乎沉沒的“自由號”拖到希臘修理。以色列最後只賠了1300萬美元。以色列強調此事不能全怪它,因為它早在戰前就打過招呼,要所有船隻遠離戰區。這事後來很奇怪地銷聲匿跡了,以美雙方都有意迴避它,它們甚至把這艘間諜船說成是一艘科學用的“通信研究船”,是戰時美國保持中東通訊的海上“中繼站”。當時有些美國人很憤怒,想衝上去報復一番,沒想到上面傳下來一句話,說是詹森總統說的“船沉了不要緊,別讓盟國為難。”
看來,美國政客包庇以色列是有傳統的,過去、當下和將來都是這樣,“自由號”上的死難者一時還申不了冤。
擊落事件
背景
1969年4月15日,是個星期二。當天清晨7時,美國海軍艦隊第一空中偵查中隊(VQ-1)的一架EC-121M偵察機,從日本橫濱附近的厚木基地起飛。
這架飛機的編號是135749,機尾代號PR-21,無線電呼號是“深海129”(Deep Sea 129)。機上有8名軍官,23名士兵。其中機組9人,包括一名海軍陸戰隊士官,他們是海軍安全組(NSG)的密碼技師及俄語、韓語學家。除此之外,機艙里就是6噸重的電子偵聽器材。
他們要執行的任務,代號“乞丐的陰影”(Beggar Shadow),屬於常規的信號情報收集任務。機組受命向西飛越日本海,到達朝鮮舞水端外海上空後轉向東北,再朝著蘇聯方向,沿一條橢圓形的航跡飛行約222千米,如此轉上幾圈之後,再從中蘇邊界附近,沿著海岸向西南飛行、一路上,他們將收集朝鮮、中國和蘇聯的信號情報。因此,他們名義上由美國海軍太平洋司令部和第七艦隊指揮,其實完全是在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指導下,由駐紮在上瀨谷基地的海軍安全組進行指揮。
起因
按照慣例,在起飛前,“深海129”的飛行時間和航線就以絕密電報的方式,通告了駐日美國陸海空三軍的各個監聽部門。這其中,駐博多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第6918安全中隊、駐烏山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第6988安全聯隊第一分遣隊,負責截收朝鮮防控搜尋雷達通訊;至於向“深海129”提供7名技師、駐紮在上瀨谷基地的海軍安全組,出人之外還要出力的,就是負責監聽蘇聯空軍搜素雷達的信號。
在置頂時間,各監聽站人員同時開機並錄音,以便記錄下飛機收到的信號。與此同時,靈敏度超高的高頻測向接收機開始不斷調整,以測定發射機——即偵察機——的精確位置,這個工作,代號叫“靶心行動”。
機組接到的指令是,不得進入距朝鮮海岸90千米之內的空域。事實上,就在1969年的前三個月,美國海軍和空軍偵察機已經在朝鮮東海岸外飛行了將近200次,一點問題也沒有。而這次EC-121M的路線更是已經飛了兩年,從來沒有出現過意外,因此被評為“風險最低的任務”。
發展
但就在這一天,它變了!
起飛6個半小時後,即中午12點34分,陸軍安全局和部署在韓國的雷達同時探測到,朝鮮空軍的米格-17起飛。顯然,它們是衝著正在朝鮮外海執行竊聽任務的“深海129”去的。
13點整,EC-121M拍發了例行活動報告,沒有發現異常。13點22分,雷達失去了米格-17的圖像,直到15分鐘後才重新捕獲。這說明,“深海129”可能遭遇了攔截。
開始,國家安全局並沒有驚慌。因為根據預定程式,EC-121M一定會迅速下降高度,躲避對方雷達,當然也就會從自己人的雷達螢幕傷消失。但10分鐘過去了,它仍沒有出現。兩架F106戰鬥機奉命趕去支援,但一切已經太晚了。
確認“深海129”被擊落後,空軍和海軍的聯合搜救活動迅速展開。事發地點距朝鮮清津港大約167公里,在這一帶附近空域,26架美軍飛機穿梭搜尋。很快,由日本佐世保港開出的兩艘美軍驅逐艦也趕來參與搜救工作。但一切努力度沒有改變結局。
結果
31名美軍官兵全部遇難,除兩人外,其他人員甚至都沒能收集全屍體碎塊。其中執行信號收集、密碼分析及翻譯任務的8名海軍官兵和1名陸戰隊軍士,被記錄了美國國家安全局陣亡名單。
事後,朝鮮稱這架間諜飛機侵入了朝鮮領空,因而被擊落。美國則堅持認為該機始終距離海岸93千米以上,沒有侵犯朝鮮領空。為了不示弱,一周之後這種偵查飛行就恢復了。
美國安全局
為什麼是國家安全局的
為了戰時能有效探測對手,不讓對手刺探到自己雷達的信號和位置等情報,各國的防空雷達平時都是不開機的。為了獲取對手防空雷達網的關鍵情報,就必須設法引誘對手的雷達開機。但是,對方指揮官也明白這一道理,不會輕易暴露,歸根到底只能逼他開機。於是,信號情報偵察機,不僅要貼近國境飛行,甚至要直接飛入目標國家。只有這樣,對手才會被逼入牆角。
但是,這就信號情報收集機的飛行員和技術人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要很好地完成任務,幾乎就必須要進入四面楚歌的目標國境內。這種“老鼠逗貓”的遊戲一旦出了岔子,別指望自己人救援。而且政府只會說是迷航,絕不會承認是蓄意入境。這就是說,一旦有了麻煩,就再也沒人能幫上自己。
除了天空,海上也會出現這種局面。因此,很多位美國國家安全局服務的偵察機、偵察船,都曾有被人痛下殺手,自己卻哭天呼地無人應的血淚辛酸事。
類似的有關美國國安局事件
1950年4月,波羅的海上空,一架美國海軍轟炸機被蘇聯戰鬥機擊落,10人遇難。
1951年,另一架海軍轟炸機在西伯利亞外海偵查時被擊落,10人遇難。
同年,空軍一架B-29在日本海上空執行偵察任務時被擊落,飛機和人員失蹤。
1953年3月15日,空軍一架RB-50偵察機在蘇聯海岸遭蘇聯空軍攔截,被蘇聯戰鬥機航炮攻擊受損但安全返回。
1954年9月4日,一架海軍偵察機,從日本基地起飛,在西伯利亞外海執行偵察任務,被蘇聯兩架戰鬥機擊落,1人遇難。
1954年11月17日,美國空軍RB-29偵察機在北海道上空被蘇聯戰鬥機擊落,11名機組人員跳傘,但有一人跳傘失敗遇難。
1955年6月22日,一架海軍P2V-5偵察機在白令海峽上空偵察時,被蘇軍戰鬥機攔截,機炮打中美軍飛機的發動機,美機只好迫降,7人受傷。
此後有專門為國家安全局服務的事故發生。
1958年9月2日,一架EC-130從土耳其起飛,在亞美尼亞蘇聯領空內被蘇聯戰鬥機擊落,17人遇難。
1968年1月23日,“普韋布洛”號(AGER-2)間諜船在朝鮮東海岸被俘。1人遇難,82人被俘。(普韋布洛號事件)
總結
總結兩次“自由”號事件,我們發現都與美國國家安全局有關。美國國家安全局在1950年起到2013年,陣亡的工作人員公布出來是170個,從時間上來看,1950~1959年共陣亡15人, 1960~1969年共陣亡100人,1970年~1979年共陣亡31人,1980~1989年共陣亡4人,1990~1999年共陣亡1人,2000~2013年共陣亡19人。可以說兩次“自由”號事件讓美國國家安全局損失慘重,也體現出20世紀60年代是冷戰達到白日化程度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