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預防手冊

自殺預防手冊對自殺這種行為進行了全面的概述,揭示了其自殺動機,以及預防的方法,對自殺者的心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中國自2000年以來,每年10萬人中有22.2人自殺,每2分種就有1人自殺、8人自殺未遂,自殺未遂者往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殘疾。自殺也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簡單概述

預防自殺圖書預防自殺圖書

每年,全世界有幾百萬人試圖自殺,其中有近100萬人自殺成功。在中國,自殺已經成為15 ~34歲青壯年的首要死因。
由精神疾病導致的死亡動機,僅僅是自殺的部分原因。要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人們需要有執行自殺計畫的決心。這種決心取決於諸多因素,例如衝動、無所畏懼、能夠忍受疼痛等。
最新研究顯示,無所畏懼是有條件的:有疼痛體驗的人,無論是被他人虐待還是自虐,都會逐步提高對不適感的忍受能力,他們通常對自殘的念頭也習以為常。
有時候由酒精或者其他物質導致的較弱的衝動控制能力,也可能會引發自殺行為。

數據分析

自殺行為割脈自殺行為割脈

每年,全世界有幾百萬人試圖自殺,其中有近100萬人自殺成功。在美國,自殺是排名第11位的死亡原因,在15~24歲的青少年中,自殺排名第三。而在中國,自殺已經成為15~34歲青壯年的首要死因。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傷害研究與政策中心近期發布了一篇報告,涵蓋了1999年到2005年的數據。根據這份報告,近10年來,美國的自殺率首次出現增長,這主要是因為40~ 64歲的白人自殺行為增多。現在經濟危機又為這一問題推波助瀾:2009年4月,美國抵押貸款融資巨頭房地美(Freddie Mac)首席財政官自殺身亡,與此同時,許多在經濟危機中破產的人也選擇了自殺。2005年開通的美國政府全國預防自殺求助熱線的求助電話記錄數據顯示,2009年8月有57 625個求助電話打進來,而 2008年8月這一數字為47 191。
緣何如此,研究人員正在進一步完善傳統的觀念:哪些人是具有頑固自殺念頭的高危人群,如何預防這類人群的自殺行為。確切地說,研究人員發現死亡的動機,無論是抑鬱還是其他與生活環境相伴隨的心理障礙,都只是自殺的部分原因。“事實上,每一個自殺的人在終結生命的時候都有心理障礙, ”《為什麼要自殺》(why people die by suicide)和《有關自殺的神話》(myths about suicide)兩本書的作者、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家托馬斯•E•喬伊納(Thomas E. Joiner)說,“但仍有上千萬有心理障礙的人並沒有自殺”。是什麼阻止了他們自我了斷呢?
光有死的想法並不足以導致自殺。要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人們需要有執行自殺計畫的決心。這個決心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無所畏懼、能夠忍受疼痛、衝動行事等。最新研究顯示,這種無所畏懼是有條件的:有過疼痛體驗的人,不管是被他人虐待還是自虐,都會逐漸提高對不適感的忍受能力;他們也習慣了受虐的念頭。他們的冒險嘗試也會導致自殺。有時候由酒精或者其他物質刺激所導致的較弱的衝動控制能力,也可能引發自殺行為。
“從來沒有人會單單因為一件事就去自殺, ”美國物質濫用與心理健康服務局(U.S.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自殺預防部的首席公共健康顧問理察•麥基翁(Richard McKeon)說:“大部分失業者或者流離失所的人都沒有自殺。”但如果他們感到非常羞愧和無助,並有了結束生命的決心(有人稱之為勇氣),他們也許就會發現自己正處於危險的自殺風暴之中。
專家正在用這個有關自殺風險的新理念來鑑別最有可能自殺的人群,進行預防性治療。同時研究人員也開始重新關注那些使自殺行為難以實施的干預措施。

悲傷信號

富士康跳樓案富士康跳樓案

平均而言,有重度抑鬱家族史的人大腦右半球皮層變薄28%。這個大腦結構特徵可以作為預測抑鬱的信號。
長久以來,自殺研究者都傾向於研究那些使人們感覺想一死了之的社會因素和精神疾病,例如抑鬱症。但是現在,他們又發掘了一些新的線索,幫助他們鑑別已經失去活下去的勇氣並最有可能實施自殺計畫的人群。其中一個風險因素就是家族史。在2002年一項針對4 262名丹麥自殺者進行的研究中,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秦萍和同事認為,有自殺家族史的個體自殺風險會提高2.5倍。美國女作家西爾維亞•普拉斯(Sylvia Plath,她將自己的頭塞進了煤氣爐中)的兒子尼古拉斯•休斯(Nicholas Hughes)在 2009年用雙手向世人證實他遺傳了母親的傾向:他自縊身亡。
最近一項研究結果令人矚目,揭示出重度抑鬱在解剖學上的警告信號,因此這也成為了未來死亡欲望的徵兆。200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以及紐約州立精神 病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布拉德利•彼得森(Bradley Peterson)利用磁共振掃描技術對比了 66名有重度抑鬱家族史的人以及 65名沒有此類家族史的人的大腦結構。結果顯示,平均而言有家族史的人大腦右半球皮層平均薄了28%。而且,重度抑鬱患者的後代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大腦中 出現了這種結構變化,最早 6歲就已經出現了。
變薄的大腦皮層可能會擾亂人們注意以及詮釋社會和情感線索的能力,從而增加抑鬱的風險。彼得森說:“右半球的腦皮層越薄,人們遭遇的認知問題就越多,例如 對社會刺激的注意與記憶變差。”他的理論認為,出生在抑鬱的家庭會使右腦皮層變薄,但他不確定是基因的原因還是環境的影響;變薄的皮層反過來會導致個體不 能正常地加工處理社會刺激、人際關係出現障礙、抑鬱,以及最常見的自殺。
人際障礙往往會導致自殺。2009年8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 48歲的喬治•索迪尼(George Sodini)在健身俱樂部殺死3人後自殺。在他的個人網頁上,他抱怨多年來 死亡的意願並不足以導致自殺行為。要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人們需要有執行自殺計畫的決心。理察•麥基翁認為, “從來沒有人會單單因為一件事就去自殺”。

致命經歷

自殘的人因為習慣了疼痛和受傷的感覺,所以更有勇氣執行自殺計畫。
過去幾年來,研究人員探索自殺原因的線索並沒有局限在精神疾病、個人問題以及其他死亡動機等方面。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馬修•諾克(Matthew nock)認為,重度抑鬱是自殺念頭最強有力的一個預測指標——不過對於那些真正“嘗試自殺”的人來說,重度抑鬱並不是有力的預測指標。研究自殺的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自殺行為的誘因:是什麼導致人們傷害自己?
2000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約翰•布萊克韋爾德(John Blackwelder)因為戀童癖(pedophilia)被囚禁,他想自殺,但因為太害怕而放棄了。最後,他勒死了同獄一名已經定罪的殺人犯雷蒙德• 威格利(Raymond Wigley),試圖以此獲得死刑。他的策略奏效了:2004年 5月 26日,佛羅里達州通過注射處死了 49歲的布萊克韋爾德。喬伊納解釋說:“他想自殺,但又下不了手,於是他就想辦法讓佛羅里達州政府來幫他完成。”
跟其他許多案例一樣,這個案例中缺少了一 個重要的因素:無所畏懼。任何一個人,無論他(她)多么渴望死亡,但如果因為太膽小而做不到故意傷害自己,他(她)真正嘗試自殺的可能性就不大。是什麼原 因使人有足夠的勇氣敢於嘗試自殺呢?其中一個答案是經驗。喬伊納認為:“任何使人們習慣疼痛、受傷或者死亡的經驗,都有可能使他們越來越無所畏懼。”這類 危險的、恐怖的——同時使人們更加無所畏懼的——實踐經驗包括靜脈藥物注射、非自殺性的自我傷害以及不成功的自殺嘗試。
確切地說,如果反覆接觸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人們就會更容易產生自殺的念頭。在 2008年《諮詢與臨床心理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的摘要中,喬伊納和同事寫道:“疼痛和刺激性的體驗,包括曾經的自殺嘗試,會幫助人們提高自我傷害的能 力。”
其他形式的自我傷害行為可能同樣會為自殺做好準備。在2008年秋季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法國巴黎聖安妮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6年的相關文獻,以調查自殘(self-mutilation)與自殺之間是否存在關聯,以及存在怎樣的關聯。文獻內容涉及自殺、自殘(包括刀割、挫 傷、燒燙、撕咬、撞頭等)以及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精神病學診斷概念,表現為情緒、人際關係以及行為的不穩定)。他們報告稱,BPD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會故意傷害自己,5%~ 10%的人死於自殺,這一比例比普通人群高 400倍。這個結果暗示,自殘,尤其是BPD患者的自殘行為,是導致自殺的一個危險因素。作者寫道,存在這種相關性的原因可能包括自殘者不斷增長的攻擊性,以及對自己行為致命性的低估。
實際上,即使一個人並沒打算自殺,對疼痛和傷害無所謂的態度也可能致命。美國布朗大學的心理學家雪莉•延(Shirley Yen)認為,大多數自殘的人其實並不想自殺,但諷刺的是,他們想通過這種方法讓自己感覺更好一些。延解釋說,在某些案例中,身體上的疼痛可能緩解了精神 上的麻木;在另一些案例中,這種疼痛蓋過了心理上的疼痛。但接下來,自殘者偶爾會走向極端——對自己的傷害越來越嚴重,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受傷的感覺——卻低估了死亡的風險。有時候這種行為就會以悲劇收場。

忍受疼痛

自殺漫畫自殺漫畫

更強的疼痛忍受能力與衝動的性格,使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採取最致命的手段自殺。
暴力虐待也會使一個人對疼痛和傷害習以為常。在2007年發表的一項回顧性研究中,喬伊納和同事分析了美國國家共病研究數據(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data),發現有跡象顯示,相比非暴力的性虐待和語言虐待,童年時期遭遇的暴力性虐待和身體虐待更應該被視為導致將來自殺的高危因素。哈佛大學的諾克在 談及喬伊納等人的工作時指出,“被虐待以及自虐的人可能已經習慣了疼痛的感覺,所以他們能夠將自殺的想法付諸行動” 。
這樣的一些經驗甚至可能蝕刻入大腦。在2009年的一項研究中,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遺傳學家摩西•西夫(Moshe Szyf)和同事證實,童年時期遭受虐待的自殺者大腦細胞 DNA上似乎產生了獨特模式的遺傳外 標記(epigenetic mark)。這些研究突顯了受虐經驗和自殺行為之間的生物學聯繫,儘管這些後天形成的變化是否能夠引起抑鬱或者自殺的勇氣,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我們還不清楚。
還有些人因為經歷過其他形式的困難而能夠堅毅地面對自殺。厭食症(anorexia)患者通常比飲食習慣健康的人自殺風險更高,這或許是因為他們更能忍受 飢餓引起的痛苦。同樣地,其他自殘者(比如用刀割傷害自己的人)也因為更能忍受疼痛而面臨著更高的自殺風險。在2008年針對厭食症患者自殺的9個案例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喬伊納和合作者總結道:“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患者可能在病痛折磨的過程中適應了痛苦的體驗,因此能夠採用非常致命的方式自殺。 ”《情感障礙》期刊 2008年刊登的一篇文章稱,一位厭食症患者進入加油站的公共休息室,用毛巾塞住了通風口和門下,然後點燃了垃圾桶。兩個小時之後被人發現時,她已經死於一氧化碳中毒。
其他飲食障礙也可能導致自殺,當然這也與抑鬱症有關。美國州立韋恩大學社會學家史蒂文•斯塔克(Steven Stack)表示,飲食障礙患者比飲食正常的人自殺風險高 23倍——根據這一統計數值,似乎相比抑鬱,飲食障礙能更好地預測自殺。
對疼痛更強的忍受能力或許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自殺成功。對傷痛更強的承受力以及更強烈的求死之心,可以使男性採取最致命的自殺手段。研 究顯示,相比藥物自殺,男性更青睞用手槍結束生命。2009年2月,有研究人員報告稱,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向自己的頭部開槍。在1997年到 2005年間發生在密西根州韋恩郡的 807起槍械自殺案中,斯塔克與同事調查發現,開槍射擊自己頭部自殺的女性人數是男性的一半。對疼痛和毀容的擔心,以及較弱的死亡決心,使女性較少使用如 此致命的武器自殺。
往往男性比女性更衝動,這也加劇了自殺問題。畢竟,釋放壓抑使自殺的計畫更容易實施。情緒失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物質濫用,例如酒精。酒精很容易使人失控, 過度飲酒的人自殺風險很高。事實上,《美國精神病學期刊》200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酗酒者被診斷為酒精中毒之後,有4.5%的人在5年之內試圖自殺。其他研究也顯示,尋求治療的酗酒者中,有 40%的患者報告稱,他們曾試圖自殺——這一數字比一般人群高6~ 10倍。“他們用酒精給自己壯膽來實施自殺計畫,”黑茲爾登成癮治療項目的首席醫療長官馬文•塞佩萊(Marvin Seppala)如是說。這一非營利性項目設定在明尼蘇達州、俄勒岡州、伊利諾州以及紐約州。
衝動的性格可能會在心理上有助於人們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一個人衝動,他就會覺得自己經常處於令人痛苦或富於挑釁的情境中,”喬伊納說,“這些情境反過 來會使他適應痛苦和恐懼。所以一旦當他有了死亡的欲望,他就不會害怕自殺。 ”(不過喬伊納也提到,由此導致的自殺並非衝動而為,而是有計畫的行動。)
當然,衝動僅僅是導致自殺的部分原因 ——有些人認為它只是一小部分原因。2009年,美國布朗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稱,比起在衝動性中得分更高的人群,在恐懼、憤怒和壓力等負面情緒中得分高的 人更有可能嘗試自殺。然而,衝動性可能和其他這些特徵共同作用,從而增加了個體自殺的風險。

自殺誤解

自殺對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心理、社會和經濟上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每一位自殺者最起碼嚴重影響到6名親友。因自殺行為造成全球範圍的經濟損失,合計占全部疾病經濟負擔的2.5%。在中國,每年13.5萬未成年的孩子經歷母親或父親死於自殺的傷痛,1500多萬自殺死亡者的親友因無法面對親人的現實,接受過各種類型的心理幫助。
但是,我們對於自殺事件往往有不當的反應,許多是源於我們對自殺存有一些誤解,例如:認為青少年人並沒有重大的憂慮,應不會自殺;或自殺者一定是有精神病等。下列將列出一些常見的誤解,以便我們對自殺行為有進一步的認知。
1、“自殺事件一般都是無跡可尋的"或"表明想自殺的人通常不會自殺”
自殺者的親人、朋友等一般對自殺者的自毀行為都會感到意外及詫異。其實大部分的自殺者都有明顯或間接的求助訊息。例如與好友道別、將事情安排妥當。據一項調查老人自殺的報告顯示,有70%的老人在自殺前曾經向身邊的家人及朋友顯示其自殺的意圖;而有30%的老人曾多次向家人或其他人以不同方式表示其自殺的意圖。其實自殺者在作最後的決定前,很大程度上會表現出內心的痛苦及猶豫,若自殺者身邊的人能及時察覺並加以援助,可能會減少悲劇的發生。
2、“自殺未遂者並非真正想死”
事實上,部分自殺未遂者死亡願望很強烈,只是自殺的方法不足以致死或搶救及時,這些人再次自殺的可能性最大。所以,當我們面對別人透露自殺意念時應以嚴肅及謹慎態度處理。
3、“下決心自殺的人都是堅決想死的”
事實上許多自殺者在行動前常常是矛盾重重的,他們只是拿死亡下賭,看看有沒有人來挽救他們,很少有人是在不讓別人知道他們的想法的情況下自殺的。
4、“情緒好轉後自殺危機減少”
一些情緒極度抑鬱並有自殺意念的病人,有時情緒會突然好轉,可能令人誤以為他們的自殺危機已減低,許多時候,病人就在眾人放鬆防範時,突然自殺。其行為令人難以理解。其中一個解釋是當一個人面對生死難以抉擇時,可能會極為困擾。但當他一旦選擇了自殺,像已放下心頭大石,情緒反而較為平靜。而且當病人死意甚為堅決時,他可能會儘量掩飾這決定。工作人員在此時應更加應該小心分辨及了解。
5、“一般人永不會有自殺的念頭”
很多人可能認為除了少數人外,一般人是不會有自殺的念頭的。在一些外國的研究中顯示,30%-50%(有部分甚至高達80%)的學生或成年人,表示曾有一次或多次自殺的念頭。對於性格健康成長、家庭關係良好及有足夠支持系統的人,其自殺念頭稍現即逝,較少會發展成真正的自殺行為。相反,對於性格成長及精神狀況已存有問題者而言,在缺乏支持及關懷下,其自殺意念則極有機會轉為具體的自殺行動。
6、“一件小事也足以令人尋死?”

我們在新聞報章上經常看到一些人的自殺行為是因為輕微爭執或挫敗事件引致,例如曾報導一女生因被老師及同學懷疑她偷東西而尋死。其實自殺行為並不能以單一件事去理解,因為自殺者長期面對的壓力或被其它所困擾的問題經常被忽略。該次引發自殺行為的事件其實是一條導火線。若自殺者的根本問題未被察覺以致得不到妥善的處理,另一次簡單的小事亦可能再次引發自殺的行為。

7、“有自殺行為者不需要精神醫學干預”
事實上自殺者即使不能被診斷為精神障礙,至少其心理狀態是極不穩定的。因此,在處理自殺者軀體問題的同時,應進行相應的心理干預和適當的精神藥物治療。
8、“自殺者都有精神病”

事實上並非如此,給自殺未遂者貼上“精神病”的標籤,會使他們覺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視,往往成為他們再次自殺的原因。
9、“不能與有自殺可能性的人談自殺,否則會促發他死亡”
事實上跟可能自殺的人討論自殺的問題,可以及時發現他的自殺企圖,對其自殺的危險性進行正確的評估,使他體會到關愛、同情、支持和理解,因而不會促發他自殺。當然,談話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涉及有關自殺的方法、手段時要謹慎。

解決方法

張紫妍自殺張紫妍自殺

消除人們自殺的動機,並為自殺行為設定障礙,可以有效減少自殺事件。
死亡動機和執行死亡計畫的勇氣是自殺行為的兩個必要因素。專家稱,要防止這種可怕結局的出現,就要與這兩個因素作鬥爭。針對第一個因素,美國聯邦政府想要 從青少年入手。2009年,美國物質濫用與精神健康服務局發起了LAUNCH(Linking Actions for unmet Needs in Children’s Health,兒童健康中未滿足需求的聯合行動)項目,旨在促進 8歲以下兒童的生理、心理、社會和行為健康。這個項目以處境危險的兒童為目標,無論他們是否遭受抑鬱的折磨,都要致力於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
大腦右半球皮層變薄是識別兒童將來可能出現抑鬱症的一種方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彼得森研究小組正在將這種方法用於早期診斷有抑鬱症家族史的個體。彼得森 說:“除了出生在一個抑鬱家庭以外,沒有其他檢驗方法比查看大腦皮層更適用了。”他還補充道,有這種大腦結構的人一生中遭遇抑鬱的可能性有80%。因此, 這些人或許應該接受預防性的藥物治療或者心理治療。
健康護理培訓人員在防止抑鬱引發的自殺方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德國紐倫堡,一個小組通過培訓抑鬱初級護理醫師,並鼓勵他們將有自殺意向的人帶入急診 室,減少了自殺事件的發生。考慮到成癮問題可能會提高人們自殺的風險,許多專家也建議培訓自殺方面的成癮治療專業人員。
同樣,患有飲食障礙或者具有飲食障礙風險的年輕人也需要專門的自殺治療。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研究員、本特利大學健康經濟學和風險行為學專家達維爾•達瓦(Dhaval Dava)認為,當前扭曲的體型審美觀往往殘害著青春期女孩,矯正這種審美觀將對預防可能導致自殺的疾病大有裨益。此外,飲食障礙患者中有 1/4的人有自殘行為,他們應該受到警告:他們很有可能會意外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其他一些方法沒有改變人們的生存欲望,但也防止了自殺行為。嚴格限制酒精使用的法律似乎降低了自殺率。在 2009年《美國公共健康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者威廉•普賴德莫爾(William Pridemore)和同事發現,斯洛維尼亞頒布了一項新的政策限制酒精銷售的時間和地點,並規定飲酒的最小年齡為 18歲,此後這一地區男性和女性的自殺率都顯著下降。
使自殺難以實施——減小所謂致命手段的接觸範圍,也能夠降低自殺的發生頻率。在 2007年的一篇研究綜述中,丹麥哥本哈根的精神病學家發現,嚴格限制槍枝、家用天然氣、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巴比妥酸鹽(barbiturate)等 的使用,與自殺率的降低有關。1998年,英國通過法案,規定普通商店中銷售的乙醯氨基酚每包最多只能含 16片,藥店銷售的乙醯氨基酚每包最多只能含32片。此後,由於過量服用非處方藥物而中毒身亡的情況減少了。
設定物理障礙也可以降低自殺的發生頻率。如果在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下設定防護網,人們就不能跳橋自殺。多數人也不會轉而選擇另一種自殺方式。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馬克•賴內克(Mark Reinecke)說:“大多數人是不會執行另一套自殺方案的。”在無味的天然氣中添加難聞的化學物質,可以避免人們因吸入過量氣體而死亡。《柳葉 刀》(Lancet)雜誌2009年 4月發表的一篇綜述顯示,當英國供應的燃氣從有毒的煤氣改為無毒的北海天然氣後,英國的自殺率顯著下降(20世紀 60年代初,煤氣是英國最常用的自殺手段)。
這些措施非常重要,畢竟我們不可能識別並阻止每一位有自殺風險的人。儘管一個科學工作小組已經提出了一系列的危險徵兆,但延說:“我們還不能很好地預測自殺行為或自殺企圖。”

識別出潛在的自殺者,對防止他們實施自殺計畫至關重要。美國猶他大學社會學與行為科學學院院長戴維·拉德(David Rudd)認為,儘管抑鬱使人們長期處於自殺的危險中,但某些獨特的行為舉止標誌著他們很快就會採取行動結束自己的生命。拉德領導的由美國自殺協會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組成的聯合工作小組列出了一系列最顯著的自殺信號,其中包括:
處理好事務:更改遺囑可能是為死亡做準備。
行為魯莽:人們可能通過高速駕駛或者闖紅燈來顯示求死的決心。魯莽行為逐步升級說明他們是真的不想活了。
情緒變化劇烈:從一種消極情緒突然轉變為另一種消極情緒,比方說從極端低落突然轉變為焦慮或不安。
討論自殺:多達85% 的自殺者在自殺前都曾告訴某人他們自殺的計畫,或者在詩歌、歌曲或者日記中表達他們的想法。青少年甚至會留下日記給父母或者老師看。
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尤其是受虐者經常感到無助和慚愧。
喪失生活的興趣:當一個人不再關心曾經對他非常重要的活動或者事件時,這種空虛感就是抑鬱加重的一個信號。

國際自殺預防模式

自殺已成為世界許多地方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幾年前WHO就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並開始開展一系列活動來提高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與了解。在2003年自殺預防研討會上,由WHO、國際自殺干預協會、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澳大利亞政府衛生管理部門及自殺預防研究所、美國自殺預防基金會等國際預防自殺工作的十幾名專家介紹了他們在自殺研究預防中的方法和經驗。目前國際上已經形成自殺的三級預防模式,所謂一級預防措施,是指為防止引起致命後果的行為而採取的措施,目標在於降低自殺死亡率,這些措施包括治療精神疾病患者、控制槍枝、家用煤氣汽車排出廢氣的去毒化處理、有毒物質獲得途徑的控制、緩和新聞報導等。有關研究表明,減少自殺手段的可獲得性,如在一般人群中有效地控制毒物的使用可降低自殺率,也不會造成其他自殺方法使用的增加。二級預防指對處於自殺邊緣的人進行早期干預,其措施包括自殺或危機干預機構的建立、控制造成自殺的便利途徑、加強急診服務等。

三級預防則指對曾經有過自殺未遂的人防止其再次出現自殺,其措施包括:(1)心理諮詢和早期危機干預;(2)加強對高危個體的藥物和心理治療;(3)開展對導致自殺的環境因素的研究,並通過諸如職業訓練、提高教育文化水平、調整易導致自殺的亞文化心態等措施以儘量減少環境文化對自殺觀念或行為的影響,從而有效地預防自殺和矯正歪曲的行為方式。國外就有多方面機構和協會參與自殺預防,例如美國國家自殺預防資源中心、美國自殺預防基金會、澳大利亞自殺研究與預防研究所和國際預防自殺協會等。開展自殺原因和自殺預防的研究工作的協調工作,有效地宣傳精神衛生知識非常重要性,為不同種類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提供培訓,更好地識別和處理自殺高危人群,監測普通人群的自殺死亡和自殺未遂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