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起源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在1943年其著作《動機論》中提出,認為人的需要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它們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包含愛與被愛,歸屬與領導)、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層次中最高層次的需要。實現過程
自我實現不是某一偉大時刻的問題,並不是在某日某時,號角一吹,一個人就永遠、完全地步入了萬神殿。自我實現是一個過程的問題,它是一點一滴微小進展的積累。當一個人自我實現時,他在做什麼呢?他是咬緊牙關在拚命嗎?在實際的行為中,自我實現是怎樣體現的?在這種時刻,體驗者完完全全成為一個人。這種時刻就是自我實現的時刻,作為個人,我們都偶爾體驗過這種時刻,而作為諮詢顧問,我們可以幫助諮詢者更經常地體驗這種感受。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對某事物全神貫注,拋開自己的偽裝、防衛和羞怯,全力以赴地投身於這件事。從外表看,我們會發現這是一種非常美妙的體驗,在那些試圖做出強硬、玩世不恭、老於世故的年輕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某些兒童天真的復甦,當他們一心一意地投入某一時刻、全神貫注地體驗它時,臉上又現出了一些單純、可愛的表情。表達這種體驗的關鍵字語是“忘我”。然而,我們的年輕人被自我意識、自我覺知干擾得太多了,很少進入忘我的境界。
2.有時可能會走向防衛、安全或畏縮,有時也會向成長邁出一步,一天數次地走向自我實現。自我實現是一種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它意味著一次次地做諸如此類的選擇:是說謊還是誠實,是偷竊還是保持清白,並且使每一次選擇都是成長性選擇。這種成長性選擇也就是走向自我實現的運動。
人非白紙,也不是一堆泥或一團粘土。人是某種既存的東西,至少是某種“軟骨”結構。從最低限度講,人是他的氣質、他的生化平衡,等等。人們都有著一個自我,我常說“傾聽內部衝動的聲音”,其含義就是要讓自我出來。然而,我們絕大多數人,特別是兒童和青年,不是傾聽自己的聲音,而是傾聽媽媽爸爸的聲音,傾聽權力機構的聲音,傾聽老人的、權威的或者傳統的聲音。
作為邁向自我實現的簡單的第一步,有時我向學生們提出這樣的建議:當面對一瓶酒,並被詢問意見如何時,應當試著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回答。首先,不要看瓶上標籤,這樣就不會利用這個線索來考慮是否應該喜歡這種酒。然後,閉一下眼睛,默不作聲,這時他們就可以努力擋住外界的聲音,朝內看,用自己的舌尖品嘗到酒的風味,並聽從自己身內“最高法庭”的判決。只有在此時,才可以最終說“我喜歡它”,或“我不喜歡它”。這樣得出的結論是與我們慣常遷就的虛假結論大相逕庭的。最近在一次晚宴上,我瞧著一瓶酒上的商標向女主人稱讚說,她真是選到了一瓶很好的蘇格蘭威士忌。但我立即停止往下說,自忖道:“我剛才在說什麼啊?”我對蘇格蘭威士忌幾乎一無所知,我所知道的全是廣告上說的,我實際並不知道這瓶酒是好還是不好。然而我們大家都常做這種事情,拒絕做這樣的蠢事就是在自我實現的不斷過程中又邁進了一步。
4.在拿不準時,要誠實。“拿不準”這一短語,在各種場合都可以碰到,因此我們在此沒有必要過多討論交際手段的問題。我們往往在拿不準時是不誠實的,來諮詢的人就是這樣,他們往往作戲,裝模作樣。他們不太容易接受要他們誠實的建議。向內心索取答案意味著承擔責任,這本身也就是向自我實現邁進了一大步。關於這種責任,以往研究得太少了,在我們的教科書中找不到有關的研究,有誰能調查白鼠的責任呢?然而,責任心在心理治療中卻幾乎像觸手可及的有形物。在心理治療中,人們可以看見它、感覺到它,了解它的分量。對於責任是怎樣一回事應有清楚的了解,這是最重大的步驟之一。每一次承擔責任,就是自我的一次實現。
5.我們迄今已談了不帶自我意識的體驗,作出成長性的而不是萎縮性的選擇,傾聽衝動的聲音,誠實,以及承擔責任。所有這些都是邁向自我實現的步驟,它們確保著更好的生活選擇。如果一個人在每個選擇關頭都一一做好了這些小事,他就會發現,這些小事合起來就是對生活更好的選擇,選擇在本質上對他合適的東西。他開始明白自己的命運是什麼,誰將是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以及他的人生的使命是什麼。只有一個人敢於在生活的每一關頭傾聽自己,傾聽他本人的自我,並且鎮定地說“不,我不喜歡如此這般”,他才能夠明智地選擇一種生活。
在我看來,藝術界已被一小群輿論和趣味操縱者把持,我對他們表示懷疑。這只是我個人的判斷,但是有些人自以為有資格並相當有理由這樣說:“你們應該喜歡我所喜歡的,否則你們就是傻瓜。”我們必須告訴人們要傾聽自己趣味的聲音,大多數人都不是這樣做的。當你站在美術館一幅令人迷惑的油畫前時,你很難聽到有人這樣議論:“這幅畫令人費解。”前不久,我們在布蘭德斯大學觀看了一次舞蹈表演。舞蹈用電子音樂伴奏,人們跳著超現實主義和達達派的東西,非常怪誕離奇。表演結束時,人們個個頭暈目眩、張口結舌。在這種場合,大多數人會七嘴八舌地說一些俏皮話,但就是不說“讓我捉摸一下這些舞蹈。”表達誠實的意見,這意味著敢於與眾不同,寧願成為不受歡迎、不隨和的人。如果不能告訴諮詢者,不管是年長或年輕的,都要作好不受歡迎的準備,那么這樣的心理諮詢家還不如放棄自己的努力。也就是說,要有勇氣,而不要瞻前顧後。
6.自我實現不僅是一種終極狀態,而且是隨時隨刻、點點滴滴地實現個人潛能的過程。例如,如果一個人較聰明,自我實現就是通過學習變得更有智慧。自我實現就是意味著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我實現並不一定指做大事情,但它或許意味著經歷一個艱苦、勤奮的準備過程,以便實現自己的潛力。自我實現可以包括在鋼琴鍵盤上練習指法。自我實現就是指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想當一個第二流的醫生,並不是通向自我實現的良好途徑,應當要求自己成為第一流的,或要求自己竭盡所能。
7.高峰體驗是自我實現的短暫時刻,是一些心醉神迷的時刻。這種時刻是不可能買到、不可能保證,甚至是不可能有意尋求的。你只可能象C·S·劉易斯所說的那樣“喜出望外”。不過,一個人可以創造條件,使高峰體驗更可能發生,也可以固執地設定障礙,使它出現的可能性減少。破除一種錯覺,擺脫一種虛假的觀念、了解自己不擅長什麼,知道自己沒有哪種潛能,這樣做也是在發現自己到底是什麼。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高峰體驗,但並非人人都了解這一點。不少人對這些細微的神秘體驗置之不理。在它們發生後,幫助人們認識這些微妙的心醉神迷的時刻是心理諮詢師或超越性心理諮詢家的任務之一。但是,一個人的心靈怎樣窺入另一個人的隱秘的心靈,然後再努力進行交流呢?心靈的秘密是不能寫在黑板上叫人一目了然的。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新的交流方式。我已經作過一種嘗試。在《宗教、價值、和高峰體驗》一書的附錄中,我以“狂喜的交流”為題,對一種方法作了描述。我認為從教育、諮詢、以及幫助成人充分發展自己這一方面來看,這種交流方式也許比通常那種教師利用黑板與我們進行的交流更為合適。假如我熱愛貝多芬,我在他的一個四重奏中聽到了你沒有聽到的東西,我如何來教你傾聽呢?顯然,聲響就在這裡,但是我聽到非常非常美妙的鏇律而你卻很茫然,你只聽到了聲音,怎樣才能使你領會其中的美呢?這是教育中更困難的問題,比教你ABC或在黑板上演算數學題或解剖一隻青蛙更困難。後面這一類事情對於教學雙方都是外在的,一個拿著教鞭,一個學習,兩個人同時都能看到目的物。儘管另一種教育更加困難,它卻是心理諮詢師工作的一部分。這種諮詢就是超越性諮詢。
8.發現自己是誰,是哪種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什麼對自己有好處,什麼對自己有壞處,自己要向何處去,自己的使命是什麼,也就是向自己敞開自己,這一切意味著心理病理的暴露。這也意味著識別防衛心理,這種防衛被識別後,就要尋求勇氣來拋棄它們。這樣做是痛苦的,因為防衛體系是針對某些不愉快的事而建立的。然而,放棄防衛是值得的。如果說心理分析文獻沒有告訴我們別的什麼,至少已使我們明白壓抑並不是解決問題的上策。
我現在講一下心理學教科書沒有提到過的一種防衛機制,它對於當今一些青年人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防衛機制,這就是去神聖化防衛機制。這些青年人懷疑價值與美德的可能性,他們覺得自己在生活中受了欺騙或挫折。他們大多數人的父母就很糊塗,他們也並不十分尊重自己的父母。這些父母自己的價值觀念就是混亂的,他們看到自己孩子的行為只是吃驚,從來也不懲罰或制止他們。這些年輕人由此已得出這樣一個非常廣泛的結論:他們不聽任何長輩的話,尤其當這位長輩的話使用了偽善者使用的字眼時更是如此。他們曾聽到他們的父親談過要誠實、勇敢和大膽,而他們看到父親的行為卻剛好相反。
這些年輕人已習慣於把人降低為具體的客觀物,不看這個人可能是什麼,不從人的象徵價值看人,不從永恆的意義上看人。例如,這些青少年已經使性“去神聖化”。性無所謂,它是自然的事,他們把性弄得過於自然,使它在許多場合已失去詩意,也就是說,性已失去幾乎一切含義。自我實現意味著放棄這種防衛機制,學會“再神聖化”。
再神聖化的含義如斯賓諾莎所說,是重新願意從“永恆的方面”看待人,或者從中世紀基督教統一的概念中來看待人。也就是說,能看到神聖的、永恆的、象徵的意義。例如,看待女性是看大寫的女性,看到這個大寫所意味的一切,甚至在看一個具體的女人時也是如此。再舉一例,一個醫科大學的學生解剖大腦,如果他沒有敬畏之感,缺乏統一的深度,僅僅把它看成是一個具體的東西,那么肯定就會有某種損失。採取再神聖化態度,一個人就會把大腦也看成是一個神聖之物,看到它的象徵價值,看到它的詩意方面,把它看成是一種修辭的用法。
再神聖化意味著要進行大量“不實際的”談話,年輕人會說“太陳腐了”。但對於心理諮詢家,特別是為老年人提供建議的心理諮詢師,由於人到老年這些關於宗教和人生意義的哲學問題開始出現,這是幫助人們走向自我實現的最重要的途徑。年輕人可能會說,這都是老一套,邏輯實證主義者也許會說,這是無意義的,但對於在這一過程中來尋求我們幫助的人,這顯然是很有意義和很重要的。我們最好能回答他的問題,否則就是沒有盡到責任。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自我實現不是某一偉大時刻的問題,並不是在某日某時,號角一吹,一個人就永遠、完全地步入了萬神殿。自我實現是一個過程的問題,它是一點一滴微小進展的積累。我們的諮詢者傾向於等待某種啟示的降臨,然後說:“在今天三點二十三分我自我實現了!”那些符合自我實現標準、被選為自我實現被試對象的人是不斷從這些小事做起的:他們傾聽自己的聲音,他們承擔責任,他們真誠無欺,他們工作勤奮。他們不僅根據自己一生的使命,而且根據一些細節發現了自己是誰,是乾什麼的。例如,穿什麼樣的鞋腳會疼,是否喜歡吃茄子,啤酒喝多了是否能熬夜。這一切就是真正自我的含義。他們發現了自己的生物學意義上的本性、先天的本性,那都是不可改變或很難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