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文廟

臨潁縣文廟位於縣城東南隅,距縣誌記載始建於隋朝大業四年(公元609年)。文廟坐北向南,其主體建築有欞星門,泮池,大成殿,東西廂房和拜殿組成。

簡介

臨潁縣文廟位於縣城東南隅,距縣誌記載始建於隋朝大業四年(公元609年)。文廟坐北向南,其主體建築有欞星門,泮池,大成殿,東西廂房和拜殿組成。

大成殿是安放孔子牌位的地方。殿前為磚砌平台,平台高1.2米,東西寬16米,南北長9.4米,左右各立一通紋龍碑,高3米。大成殿建築宏偉,富麗堂皇,面闊五間,進深3間,面積184.8平方米。殿高9.6米,其中殿基高1.9米,殿頂為單檐九脊歇山式,前檐為如意斗拱,後檐斗拱為琴面昂,用綠色琉璃瓦蓋頂,殿脊透花雕龍,色彩絢麗,脊獸形態各異,四角飛檐雙雙對稱,各吊銅鈴。殿內朱紅明柱8根,楹欄屏門彩繪山水,花鳥,24孝圖,氣氛和諧,畫工精細。殿內正中原置暖閣,閣前殿頂上有白底方形天花板,上面繪有9個龍鳳花卉湊成的圓形圖案,殿內東側掛有近一人高的大鐘,西側置一大鼓,供二、八月祭孔之用。後壁正中央有一石碑,上刻“萬古綱常”四個大字,明朝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立,現存文廟大成殿系明朝萬曆年間重修。

大成殿前東西兩側的廂房各五間。在大殿前20米處,還有一座拜殿,為單檐懸山頂如意斗拱建築。面闊3間,高8米,面積115平方米。殿頂綠色玻璃瓦覆蓋。

1999年,臨潁縣二高投資20餘萬元,重新修復了文廟大成殿。此殿高台聳峙,縱深橫闊,飛檐翼然、挑牙高啄、斗方拱圓,起浪騰花,殿脊二龍戲珠,栩栩如生。殿內偉柱碩礎,雕樑畫棟,莊嚴華妙,燈光輝煌,殿前祭台高闊敞亮,石階雕龍,四周石欄如故,巍巍雄風威勢不減當年。

臨潁縣文廟歷史悠久,是一塊文化聖地。1928年在這裡創辦了師範講習所和附小,1931年改名為臨潁縣簡易鄉村師範學校,1939年增添了女師班,1941年增設了中學部,1944年9月,成立了臨潁縣初級師範學校,1955年2月,為臨潁縣第二初級中學,1970年2月,為臨潁縣城關高中,1973年2月,為臨潁縣第二高級中學

保護現狀

臨潁縣文廟大成殿在1970年被列入縣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現在已申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