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山西臨汾平陽鼓樓,又名大中樓,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城中心,基座呈正方形,周長160米,樓高43.76米,依雲逼日,為我國現在最高的鼓樓。
鼓樓始建於北魏,樓上存有金明昌七年(1196年)年鑄2500餘公斤大鐵鐘一口。據方誌和碑碣記載,歷史上臨汾鼓樓曾有過七次修建;現在的鼓樓是1987年重建的。大中樓基座券砌門洞,十字相交,通連四條主街。門洞上方各嵌有依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原刻複製的巨形石雕匾額,分別為“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并”。樓基東西兩側各建有門樓,東曰“遠眺”,西曰“雲梯”。入門樓,沿級再登,拾級而上至中樓台坪及中、上樓層,近觀遠眺,別有風光。大中樓門廳匾額題詞為明清兩代所傳,由徐向前元帥、著名書法(畫)家啟功、李鋒、董壽平、段雲、舒同、趙朴初諸先生書寫,名人名作薈萃,胡為鼓樓增輝。
世傳民諺:“平陽府有座大鼓樓,半截子插在天裡頭。”座落在臨汾市區的大中樓,俗稱鼓樓,龍盤虎踞,沖大而立,以其高大雄偉著稱於世。千百年來,邑中父老引以為榮,外地遊客有口皆碑,此樓實堪為帝堯故都古老文明的象徵。
建築特點
大中樓因建於東、西、南、北四街的中心而得名。其基座乃正方形,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四向券砌門洞在其基座正中十字相交。門洞上方各鐫有石雕匾額,依其四面分別為“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并”。這一組按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原刻複製的匾文,蒼勁古樸,概括了平陽府的重要地理位置。大中樓基座的東西兩側,均建有石階門樓。登40級台階,可上到近10米高的台坪,並由此入一廳,上二層,俯瞰全城。樓閣乃木構巨製,為二層、三檐、四級滴水,十字歇山頂明式建築,總高43.75米。支撐兩層樓閣的12根通天大柱,直徑均在一米左右。遊客睹之,無不驚嘆:“非皇家殿宇無以比!”一層廳頂為天井式彩繪格板,精工描繪了孔雀開屏、祥龍盤鏇的民族傳統圖案,金碧輝煌,猶如宮殿;二層梁架拱頂,形如八卦藻井,四壁皆為格棱窗,棱窗上部的木格部位,以帝堯傳說為主,描繪上古故事60餘幅:或堯王訪賢,或大禹鎖蚊,或許由洗耳,無不色彩古雅,筆墨傳神。二廳外有迴廊,出廳憑欄四顧,臨汾之山光水色盡收眼底:鳥瞰市內,大街小巷奼紫嫣紅,花果城中鋪錦繡;放眼郊外,遠山近水疊翠流碧,麥棉鄉里溢金銀。難怪登樓遊客無不感慨地說:“不上大中樓,白來平陽游。”歷史沿革
大中樓究竟始建於何代,尚無文獻確證。據《北史·李崇傳》記載:“兗土多劫盜,崇令村置一樓,樓懸一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四面諸村聞鼓皆守要路,俄頃之間聲布百里,便爾擒送。諸州置樓懸鼓,自崇始也。”李崇是北魏末山東兗州刺史,既然北魏從山東兗州開始,州州興起了建鼓樓,那么作為晉州治所的平陽,於北魏始建鼓樓亦有可能。據史學界專家考證,平陽鼓樓有金代改建取名鐘樓之說,現在的大中樓上亦懸有金明昌七年(1196)鑄造的1口大鐵鐘。以此推斷,此樓最晚建於北宋時期。隨著歲月的流逝,城市的發展,鼓樓的作用逐漸由防盜變為報時之用,且因鼓樓均建於城市中心,可發揮人文景觀的作用,因此毀而復修次數越多,建築形制便愈壯美。據方誌和碑碣記載,在歷史上臨汾鼓樓共修過7次。自金改建往後,直到民國22年(1933)由各界人士捐資興工,使鼓樓又恢復了原貌。1948年,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反攻階段,徐向前司令員率部包圍了臨汾城。在城內頑守的閻軍,不顧市民的反對,將修復僅15年的鼓樓強行拆毀。自1984年9月至1987年5月,臨汾市成立修復鼓樓委員會,按明代風格重新修復了鼓樓,並恢復了明代對鼓樓的稱謂——大中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