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推拿治療學

臨床推拿治療學

《臨床推拿治療學 》是 2008年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智斌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

全書共分三篇:第一篇為推拿基礎,主要敘述推拿學簡史、中醫基礎理論、推拿機制及治則治法、基礎功法、推拿臨床等常用手法。第二篇為傷筋推拿,重點介紹了中醫對傷筋、關節脫位、關節錯縫的治療手法。第三篇為內、婦、五官、兒科疾病的推拿,重點介紹了內、外、婦、兒等各科百餘種常見疾病的推拿療法。本書真實反映了我國當代的推拿發展水平,具有全面系統,全中求精,資料翔實新穎,實用性強,深入淺出,易學易用的特點,可供各級醫學教研單位推拿醫師、科研人員和專業學員使用,也是推拿業餘愛好者和患者的良師益友。

目錄

第一篇 推拿基礎

第1章 緒論

第2章 推拿的作用和原理

第3章 推拿治療的臨床套用

第4章 推拿與經絡、腧穴

第5章 推拿常用手法

第6章 推拿練功

第二篇 傷筋推拿

第7章 傷筋推拿常用的診斷方法

第8章 上肢傷筋

第9章 下肢傷筋

第10章 軀幹部傷筋

第11章 脫位

第12章 關節錯縫

第三篇 內、婦、五官科疾病的推拿

試讀部分章節

第1章 緒論

推拿學是闡述、研究推拿的起源、發展、治病原理和防治疾病方法的一門學科,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歷史中,推拿學已形成了一門以中醫理論為基礎,有著系統的、治療方法獨特的學科。

在2 000多年前的先秦、兩漢時期,當時有兩部醫學巨著,即《黃帝內經》和《黃帝岐伯按摩》十卷,這兩部書第一次完整地記錄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確立了按摩作為一門醫療學科在中醫學體系中的地位。《黃帝岐伯按摩》十卷雖已佚,但從現存的《黃帝內經》中還可以看到有不少內容論述了推拿療法。其中《素問》有九篇,《靈樞》有五篇,均論及推拿。

長期以來,中醫基本理論指導著推拿的臨床實踐,推動著推拿的發展。近代,人們又結合現代醫學的人體解剖、生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診查疾病,重視辨證和辨病的結合,使推拿內容不斷充實,治療範圍不斷擴大,並在此基礎上研究治療原理及方法,使這門古老的醫術進一步的發揚、提高,為人類的醫療衛生事業作出了新的貢獻。

第一節 推拿的起源及發展簡史

一、推拿的起源

推拿,是人類最古老的一門醫術。由於推拿不需藥物和器具,難以從出土文物中考據它的起源,又由於遠古按摩文獻的流失,也沒有直接的文字記載,以追溯它的發祥。但是,推拿直接起源於人類的自我防護本能及人類的群體醫療實踐,是人們的共同認識。

古猿,由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形成了前後肢的分工,後肢逐漸變成行走的器官,前肢則從爬行中解放出來,向勞動的器官——手的功能發展,功能越來越靈活,為運用手法減輕病痛提供了可能性。由於原始人類在繁重而艱苦的勞動生存過程中,產生損傷和病痛或身體某一部位不適,這樣就產生了一種本能性的不自覺的按壓、撫摸局部的動作,以減輕病痛。經過於百次的重複後,有智慧的原始人類認識到,以合適的壓力、方法,作用於合適的部位,可以減輕或消除病痛,並自覺地套用於醫療救助實踐,這就產生了原始的推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